首页 > 历史军事 > 暖风迟日 > 春日宴

春日宴(1/2)

目录

春日宴

琴城毗姬山而建,临望戚湖。

泽林家塾依山傍水,幽隐于姬山南麓,自城中步去并不远,但从车水马龙到渐闻鸟鸣溪潺,只跨一涧间,顿觉另一方天地。

几乎在踏进院门的一瞬间,肖子平和管临就感受到自己过于隆重了。他两个以面见贵客考,衣大袖长袍,着罗锦,两个小大人被装扮得那叫个一本正经,进门却只见来客多为本塾书生,一如平日素装谈笑往来于塾间,哪有什么高朋满座达官贵人?

寿星主角泽林居士魏老只在席初稍一露面便退居后堂,宴席本身亦只是寻常酒菜,要说一堂宾客原是心思也难在菜上——此生得与竹西君同席而饮,还有心观菜色?

管临循众人目光焦点看去,只见一着直领野服黄色下裳男子,年三十七八,朗目疏眉,神采奕奕,与旁几个年长者谈笑自若,不时举杯尽饮。

举手投足间,哪似从庙堂之高失意下放的当朝第一名仕,竟像个平生就穿行于庶民间、得趣于乡野里的自在游侠。对当下所处之简浑不在意,眼间眉里尽见旷达平和。

有那么一刻,管临想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父亲。今若尚在,亦当如此吧。

“这竹西君……竟这般深藏若虚,”肖子平侧头低声与管临议论,“瞧这装扮,若寻常遇见不知,只当是一闲散野夫。”

管临点头,心道野夫气度风雅至此,吾愿生为一野夫。

“不知哪个便是他那败家纨绔子?”肖子平又道。

两人放眼望去,席间年少者皆青衣素面,举止恭谨,并未见有哪个嚣张跋扈王孙公子的模样。

正张望着,不期竹西君离席直直朝此间走来,两人忙起身揖礼。

“可是肖至,管临两位公子?”

“晚学正是。”肖子平近临“野夫”竟甚为紧张,一时倨傲架势尽失,施礼之余,生生跟了一串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寒暄出来。

竹西君微微一笑,但转眼细端管临,只见少年翩翩,净如秋月,深瞳似了然万物,睫密若隐隐含忧,身形略显羸弱却不失其清举之姿,不禁轻慨:“小公子甚有乃父之风。”

管临颔首,一时竟觉无语以对。

肖子平一旁却别有暗想:故而我就不像外公?

“席后可否到后堂一叙。”竹西君留下一句,不待两人回话,已被旁人邀酒而去。

宴后,两人应邀至后堂。经家童指引,沿回廊一路至西侧院落,只见此院正房为一高阔书斋,斋前一丛芭蕉阴绿;院角一颗百年金桂,树冠如伞;院北邻山,竹掩角门,山雾轻笼,倒确比沐慈学堂来得更气韵清幽。

那家童廊前停步,却对二人说:“肖公子稍候,老夫人有请管公子面谈。”

闻之,肖子平略觉尴尬,不知这“老夫人”又是何等来头,早知如此,不如就在前厅等候。他隐隐越发产生一种气恼,自今日进得此塾来,自己仿佛变得时时配衬,处处多余。

“你且去。”肖子平故作轻松踱进院中,仿佛自己突然被那棵金桂树吸引,不想让管临察觉到他的没好气。

管临深看他一眼,即随家童走向厢房。

肖子平独自留在院中,眺山望树,百无聊赖,想着莫若再回前厅转转。正踟蹰间,忽闻得院侧窸窸窣窣,自那院角竹后闪出一个女子。两人照面,虽相距甚远,还是冷不防互吓了一跳。

那女子十四五岁,身着月白窄袖衣配罗裙,外披藕浅对襟刺绣褙,身姿袅娜,肤如凝脂,杏眸流光无限潋滟,长眉连娟却有几分英迈。

肖子平也不知瞬间被何等痴神附体,只觉平生所见任何女子都没有这般颜色,竟一时看呆,连揖礼也无。

那女子被呆鹅盯到羞愧,忙就近闪入书斋。肖子平这才自感失态,转身复又擡头欣赏那桂树,才想回前厅之意已片刻九霄云外了。

女子躲进书斋不久,察觉肖子平隐进回廊不见,又悄然出来超角门步去,不时又返回院中,如此往来踱步数次,一脸焦虑之色。

肖子平只躲在回廊阴影里暗暗痴望去,全然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管临都已返至身旁。

“走吧。”管临唤道。

“啊?”肖子平略略回神,清醒半晌方问:“是谁召见,何事?”

“竹西君之母沈老夫人。”管临简答,示意前行,“路上详叙。”

“哦。”肖子平痴态渐收,却隐觉恋恋不舍。

两人正擡脚欲去间,却只听得哐哐当当一阵急步声自那竹后角门传来,跟着连滚带爬进来两个少年。

为首一个全然狼狈,一身青色襕衫想来也是塾中童生,只见他上身微倾,左手艰难提笼着右袖,袖中似藏巨物,全身水斑点点,盛物右袖更是已被全然浸透。

后面一个悠悠晃晃的,身姿颀秀,却着旋袄,踩乌皮大靴,腰间一柄三尺剑。身上泥污点点,全无在意,步态闲散,顾盼烨然。

那踱步女子一见快步迎上,欣喜又责骂道:“只当你掉进山涧里了。几时了,还知道回来!席都散了。”

佩剑少年嘻嘻笑道:“二姐,快看我给你带了什么稀奇物。”

这少年轮廓鲜明,唇丰鼻挺,与称二姐者同款入鬓长眉,惟肤色更显日灼铜亮,最醒目的是一对琥珀色瞳仁,笑起满眼春色,笑罢凛光若现,隐隐似有胡相。

二姐毫无好奇,只过去一把拉住少年:“速去更衣,许还能赶上。你这又是泥里打滚,这副样子如何跟父亲交……”

话音被梆啷一声打断,只见旁边那童生甩下袖中物,落地竟是一方坚冰,水淋淋溅射满地,冰中乌突突似有事物。

见此间热闹非凡,廊中管临和肖子平也不觉留步,跟眼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