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重复的阶级斗争史(2/2)
不合理的贫富差距、结构性的资源集中、对劳动成果的掠夺、阶层固化的上升障碍,这些才是动荡的根源。一切稳定都必须建立在正义之上,而不公正的稳定只是压抑的火山。
社会的矛盾从不会因为沉默而消失,它们只是被延后,被压抑,最终以更激烈的形式爆发。阶级斗争之所以必然发生,不是因为有人“煽动”,而是因为剥削关系无法长期掩盖。
历史从不会因统治者的“仁慈”而进步,也不会因人民的“忍耐”而改善。社会的每一次前进,都不是从上而下的恩赐,而是从下而上的斗争。奴隶并不会因为主人的宽容而获得自由,农民也不会因为跪得更久而被赦免赋税。
一切权利都是斗争而来的。工人阶级用罢工赢得八小时工作制,女性用游行争得选举权,殖民地人民用反抗挣得国家独立。从未有哪个压迫者主动放弃利益,所有改变都靠被压迫者以生命为代价争取。
历史不是进化论,而是斗争史。不斗争,不存在任何实质的历史进步。
阶级的沉默是最深的意识形态陷阱。在当代,最可怕的不是阶级的存在,而是阶级的沉默。今天的很多人,他们被消费主义、娱乐工业、成功学、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包裹,甘于成为资本的奴隶,不再去抗争,也不愿去思考。
不再斗争,不是因为压迫消失了,而是因为反抗意识被抹除了。一个阶级如果失去自我认知,那它就成为了彻底的奴隶。意识形态的最大成功,不是说服你认同统治者,而是让你否认你曾被统治。
现代社会以为自己“比过去开明”,但实际上,只是换了一种更精致的统治方式。在奴隶社会,人用皮鞭统治人;在封建社会,用血缘与宗教统治人;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用教育与文化塑造“服从者”。
学校不教你阶级结构,只教你个人成功;媒体不揭露社会不公,只推销消费焦虑;文学不再批判现实,只讲述“温情与妥协”。在这一切话语构建中,斗争成了“激进”,抗争成了“破坏”,唯有顺从才被冠以“理性”。这是统治阶级的再生产机制。真正的压迫,不是枪杆子上的高压,而是让你主动相信——你不需要反抗。
革命不是偶然,而是阶级矛盾成熟的必然。没有哪场革命是偶然爆发的。它们的发生从来不是阴谋、煽动或突发事件,而是阶级矛盾长期积压后的必然反应。
当被压迫者再也无法忍受生活的苦难,当剥削已经无法用谎言遮掩,当统治阶级拒绝任何妥协——革命就会到来。革命不是被“组织”出来的,而是人民在痛苦中自主凝聚的结果。
革命不是“非理性”的冲动,而是历史逻辑的体现。它不是“暴力”的泛滥,而是秩序无法修复时的重启机制。每一次革命,都是阶级斗争的高潮,是历史进程的跃迁。
阶级斗争从不会自动消失。它不是一种阶段性的“问题”,而是需要永恒警觉的“结构性张力”。斗争停止之时,就是阶级复辟之刻。
历史没有终点,只有继续斗争的人民。只要世界上还有剥削、还有压迫、还有制度性不平等,历史就不会沉寂。它将继续在工厂、田野、街头、书桌、法庭、监狱中以各种形式燃烧。
历史不是谁的编年史,而是人民的斗争史。那些被掩盖、被篡改、被抹除的声音,终将成为未来新世界的种子。唯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作者;唯有斗争,才是通向自由的唯一路径。历史不会善待沉默者,它只铭记抗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