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从众所周知的暴躁大臣到人人咒骂的女帝 > 遥想公瑾当年

遥想公瑾当年(1/2)

目录

遥想公瑾当年

澳洲。

某个衙署内, 孙策愕然擡头看着天空。

虽然那奇怪的“大鸟”早已不见踪影,但是孙策依然无法将目光从天空中挪开。

那……真的是大鸟吗?可为什么没看到翅膀?难道这片海外大地中的飞鸟竟然也不用翅膀吗?

孙策看着天空,蓝天白云中没有一丝那大鸟的踪迹。

他心中有些茫然,自从登陆这片陆地后“珍禽异兽”见得太多了, 对鸟需不需要翅膀竟然都产生了怀疑。

而且, 假如那不是大鸟, 又会是什么?

孙策心中默默地想着, 可是,那“怪鸟”只怕非常非常非常得大……

衙署外传来仓促的脚步声, 有人飞快冲向了衙署。

孙策惊愕转头, 却见周瑜发疯般冲进了衙署。

他心中一怔,在他的记忆中从来不曾见过周瑜如此惊慌失措。

哪怕是当年被胡轻侯追杀, 周瑜依然淡定从容,脸上不曾少了士人公子的雍容。

他急忙问道:“公瑾, 出了什么事?”

周瑜见了孙策, 眼神中又惊又喜,伸手扯住孙策,厉声道:“仲谋呢?快走!”

孙策感受着周瑜的惊恐, 回答道:“仲谋在农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周瑜扫了一眼附近惊愕地看着他的衙署官员,大声道:“看到天上的怪鸟了?”

“那不是怪鸟,那是胡轻侯的东西!”

衙署内所有人瞬间脸色大变:“胡轻侯!”

孙策厉声道:“可确定?”

周瑜厉声道:“确定!快跟我走!”扯着孙策就出了衙署。

衙署内其余人看着两人的离开的背影,神情中满是惶恐,胡轻侯竟然追杀到了这里!

胡轻侯有完没完了?

一个衙署官员飞快转念, 道:“陛下定然是召集周瑜和孙策讨论如何抵抗胡轻侯?”

一群衙署官员用力点头,周瑜犹且是少年的时候就智计卓绝, 而别看孙策温和有礼像个憨厚的老实人,其实武力爆表。

这两个人都是吴国的栋梁, 陛下自然要立刻召集他们议事。

那衙署官员继续道:“我等也不能落后了,必须立刻准备粮草,召集人手。”

一群衙署官员重重点头,大事突发,白亓只来得及召集朝廷肱骨商议,但开战是必然之事,士卒、粮草后勤等等必须立刻筹备,一刻都耽误不得。

原本悠闲的衙署官员瞬间充满起来,马上就要开战的消息如涟漪般向四周扩散,越来越多的人紧张又一脸的早知总有这一天。

……

周瑜扯了孙策一路急奔,孙策有些好笑,哪怕胡轻侯已经打过来了,又何必如此焦急?

吴国南下十余年了,对这片土地早已有了简单的了解。

这片土地虽大,但本质就是一个巨大的岛屿,四周都是大海,与任何陆地不相连接。

胡轻侯想要进攻吴国必须先战胜吴国的庞大水军,然后登陆靠岸,面对吴国的大批士卒的反击。

孙策微笑着,公瑾看似足智多谋,其实还是不够稳重,竟然被胡轻侯吓住了,忘记了吴国一直以来都在模拟训练如何阻止胡轻侯的大军登陆。

他看着脸色铁青的好朋友周瑜,有些感慨。

周瑜与胡轻侯在长江交手的时候还是十来岁的少年,众人都认为诛杀胡轻侯的计划极其完美。

没有成功只是因为胡轻侯的武艺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周瑜虽败犹荣,是个帅才。

孙策一直以为周瑜会吸收教训,谋划更完美的计划诛杀胡轻侯,而且一定会成功。

但是如今看来他错了。

“胡轻侯”已经是周瑜心中的魔怔,智慧过人的天才周瑜周公瑾竟然听到了胡轻侯一丝消息就立刻理智崩溃,惊慌失措,与平时判若两人。

孙策暗暗叹息,想想也是啊。

当日长江上何等的严密布置和重重埋伏,竟然被胡轻侯轻易突破重围,更孤身深入扬州,单枪匹马就夺取了整个扬州。

哪怕不曾参与当日渡江之战的孙策看着文字记载,遥想当年胡轻侯的风采,唯有拍案赞叹,惊为天人,心驰神往。

这亲身经历了当年的战役,眼睁睁看着胡轻侯“一人破军”,不,“一人破郡”的周瑜的心中怎么可能平静?

“闻风丧胆”才正常吧t。

孙策脚下不停,反手捂住周瑜的手,眼睛深深地看着周瑜,温和地道:“公瑾,胡轻侯已经老了,我们正当壮年,必胜胡轻侯。”

算算年纪,胡轻侯已经三十五岁了,而他们二人都是二十八岁,再不是十四岁的少年。

人过了三十岁就会体力下滑,所以他们二人在智力、见识、经验上已经追上了胡轻侯,而在体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胡轻侯。

他们二人又何必惧怕胡轻侯?

孙策神采飞扬,大声道:“公瑾,让我们与胡轻侯痛痛快快决战一场,纵然身死,也不枉了这一生!”

周瑜愕然看着孙策,道:“胡轻侯……”他脸上的神情陡然变得复杂无比。

孙策用力点头:“只有战胜了心魔,才能向前迈出更大的脚步!”

周瑜看着脑子里都是肌肉的好朋友,似笑非笑,似哭非哭,道:“你以为我是惧怕胡轻侯?”

孙策微笑,周瑜这是要反驳?反驳是克服心魔的第一步。

周瑜压低声音,飞快地道:“陛下为人阴狠毒辣,猜疑心极重,但凡对人有了猜疑,绝不会相信那人的言行。”

“纵那被怀疑之人言行如何忠心和谨慎,陛下都会认定了那是演戏……”

周瑜看着脸上带着温和微笑,随意听着的孙策,心中凄苦,若不是你一直藏不住心思,我何至于不告诉你?

他继续道:“……当年黄盖阵前投降,陛下允了。”

孙策脸色微微一变,黄盖那叛徒!

周瑜恍然未见,继续道:“可纵然黄公履如何为陛下浴血断后,陛下从来就不曾信任过他。”

孙策用力点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那黄盖若是真心投降白亓,就活该被白亓怀疑杀了,一个叛徒算老几?

那黄盖若是假意投降……

孙策从来不信黄盖是假意投降,父亲死后,孙氏何等凄凉?

若无周瑜伸出援手,孙策自问孙氏满门多半不是死在白亓或胡轻侯之手,就是死在乱军和难民手中。

若是黄盖当年真心忠于父亲,黄盖就该以父亲旧部的身份照顾孙氏,免得孙氏死于战乱之中。

在孙策眼中,黄盖就是一个贪生怕死,背主投敌的垃圾。

这种垃圾死一百次都活该。

周瑜看着脸上带着讥笑的孙策,脸色更加古怪了,继续道:“……陛下对降将犹且猜疑和绝不信任,何况敌人的子嗣?”

“我将伯符一家带入吴国,陛下早就知道,却不曾斩草除根,只是因为当日我在长江中的表现不错,陛下认为我尚有利用价值,不愿意因为伯符一家而连累了我……”

孙策重重点头,这点他早就想到了。

所以他这些年从来不曾表露过一丝对白亓的憎恨,更不曾对任何人说过白亓与他有杀父之仇,就是不想连累了救了孙氏全家的好朋友。

周瑜苦笑,伯符真是单纯啊。

他一边跑,一边继续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伯符岂能不报仇?”

“若是伯符是个废物,陛下还能容忍,谁在乎一个废物的仇恨?”

“但伯符勇冠三军,陛下岂能容忍一个仇敌就在麾下成长?”

十余年来,为了不露出一丝破绽,周瑜和孙策已经习惯了在任何场合都称呼白亓为陛下,哪怕在此时此刻依然改不过来。

“……在陛下眼中,我将伯符一家带入吴国就是不忠,就是有了反心,就是罪该万死。”

“陛下不曾诛杀你我,依然是因为我还有些许利用价值……”

周瑜心中无奈,有些话听着像是施恩图报,但此刻不说清楚,量榆木脑袋的孙策也想不明白,反而耽误了大事。

他不去看孙策的神情,继续道:“吴国之中多有武勇胜我百倍之人,陛下多年操练水军,水军也不需要我了。”

“但吴国之内再无比我更精通格物道之人,吴国学格物道之人虽众,却只有我能做出拖拉机。”

周瑜很清楚自己以及孙氏一家的性命就系在自己对吴国、对白亓还有多少利用价值之上。

他用尽全部精力苦学格物道,这才在白亓的心中有了活下去的价值。

孙策点头:“这点我也想到了。”

他有些苦涩,也有些抱歉。

公瑾明明是个风流倜傥之人,可为了他一家放弃了音律,放弃了诗画,埋头日夜苦学格物道,这份苦心他如何报答?

周瑜继续道:“今日胡轻侯找到了吴国,大军征讨吴国就在旦夕之间。”

“陛下留着你我还有什么用?等着你我找机会反杀陛下报仇血恨吗?”

周瑜斩钉截铁地道:“胡轻侯发现吴国之日,就是陛下下手清除内部的所有叛徒之日!”

孙策皱眉,道:“你是说陛下要杀了你我?可是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我背叛了陛下?”

“陛下就不怕滥杀无辜,寒了其余将领官员和百姓的心?”

周瑜看着孙策不怎么信的脸,他早就发现了,这些年在吴国平静的生活已经让孙策的感知迟钝了。

十余年前,他在乱世中冲入了孙氏家宅,等待他的是孙策紧握剑柄的手和满是杀气的眼睛;

十余年后,他同样冲入衙署,孙策却连握剑柄的举动都没有。

周瑜一字一句地道:“当年陛下杀黄盖黄公履的时候可有证据?可曾有一丝的犹豫?”

他心中凄苦,怪不得当年孙坚明明手中有精兵猛将,却轻易被白亓斩杀了,原来孙氏麾下就没有一个有脑子的人。

他慢慢地道:“黄盖也以为陛下会与他讲理讲证据,然后毫无防备地被严白虎斩杀了。”

孙策一怔,脱口而出道:“所以……陛下一定在你我身边也安排了刀斧手……仲谋……仲谋……”

他脸色大变,脚下陡然一软。

周瑜一把将他扯住,这才没有栽倒在地。

他大声叫着:“伯符!伯符!”

孙策仿佛终于回过了神,神情陡然狰狞,当年的狠辣和犀利尽数冒了出来,厉声道:“若是陛下敢动我家人,我定然将陛下化骨扬灰?”

两人一路急奔,寻了孙权和两家的家人,急匆匆离开了城池。

周瑜低声道:“去西部沙漠!”

他调查地形的时候曾经发现沙漠中竟然有一个巨大的绿洲,有湖泊有沃土,足够建立城池。

他悄悄地遮掩了消息,没有上报,留作自己的退路。

虽然两家人不可能接受躲在沙漠中种田一辈子,但至少在危急时刻有个落脚点,然后才能谋划未来。

两家人重重点头,竭尽全力向西而去。

到得天黑的时候,周瑜仔细查看地形,道:“那边有个树林,且去里面休息。”

孙策提着剑,率先进了树林,检查一番后笑着出来,道:“安全!”

两家人急急忙忙进了树林,只觉腰酸背痛,且饥饿无比。

周瑜道:“包裹内有些馒头,都记住了,万万不能点燃灯火。”

他时刻担心白亓翻脸,早就备有食水和种子,今日虽然事发仓促,倒也不算毫无准备。

两家人点头,天知道外面有多少人在寻找他们。

孙策的幼子取了馒头,乐颠颠地跑到了父亲身边,道:“父亲,吃馒头。”

孙策伸手抚摸幼子的头顶,心中苦涩无比,当日父亲与他们离别的时候也曾摸过他的头顶,想来父亲定然是不曾有他今日的惶恐和绝望的。

孙权低声道:“大哥,我们且躲几年,待胡轻侯破了白亓,我们就能以难民的身份混入胡轻侯的黄国。”

孙家众人从来不曾与胡轻侯打过照面,胡轻侯连宿敌孙坚有没有留下后人都未必知道,怎么会搜捕他们?

而周瑜与胡轻侯为敌的时候才十四岁,如今十余年过去,又远在海外,日晒雨淋,海风吹拂,终日劳苦,也不再是那翩翩美少年模样。

胡轻侯真的能记得周瑜,记得周瑜的模样?

孙权嘴角带着自信的微笑:“虽然那片绿洲定然是要从头开垦的,运气好能吃几个月的野菜,运气不好可能要为了粮食发愁。”

“但是这些都是小事情。”

“只要一两年的时间我等就能看到白亓的脑袋。”

“虽然不能亲手杀了白亓,有些遗憾。但是白亓能够死于非命,终究是大快人心。”

孙策缓缓点头,微笑道:“想到一两年后就能大仇得报,在沙漠中躲一两年也算不得什么了。”

孙权笑道:“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黑暗中,有人淡淡地道:“不想提心吊胆?那‘提头吊尸’如何?”

周瑜、孙策、孙权等人一齐t脸色大变。

下一秒,树林四周亮起了无数火把,瞬间将树林照得犹如白昼北北。

孙策厉声道:“杀出去!”就要冲出树林。

却见树林外的火光中至少有数千士卒围住了树林,人人手握长矛严阵以待,更有数百弓箭手弯弓搭箭瞄准了树林之内。

孙策脸色微变,脚步一顿,这如何杀得出去?

他转头看着妻儿,眼中微微有泪,早知今日,何必娶妻生子?徒害了爱妻爱子的性命。

无数士卒的簇拥中,白亓缓缓走到队伍前列,负手而立,傲然看着周瑜,淡淡地道:“公瑾,你是聪明人,可惜你手中的资源太少了。”

“朕胜之不武。”

周瑜震惊的脸色缓缓变得平静,微笑着道:“是啊,周某岂能想到陛下计算了脚程,在周某的四周都安排了大军,耐心等待了周某十几年。”

只是片刻间,周瑜已经想明白了为何被白亓逮住。

他为了有“利用价值”苦读格物道,为了不引起白亓的怀疑任由白亓夺去了他的兵权,哪里能够知道吴国的军事调动和安排?

白亓可以从容地计算了路程,在各处要地安排驻军,就等周瑜送死。

周瑜笑道:“陛下不是仁慈之人,今日周某必死。但是周某还是要说一句。”

“周某从来不曾想过背叛陛下。”

“周某是为了争霸天下而投靠的陛下,是为了友情而救助的孙策。”

火光中,白亓冷冷地看着周瑜,下令道:“放箭!”

数百支箭矢激射。

周瑜、孙策、孙权等人尽数中箭。

孙策身中十几箭,犹自强撑着身体不愿意倒下,恶狠狠地看着白亓,道:“白亓老贼,今日你杀我,明日你也会被胡轻侯砍下头颅!”

“我在

又是一阵箭雨激射,孙策带着满身的箭矢倒在了地上。

孙策身边,周瑜身中数箭,看着星空,心神渐渐涣散。

他并不后悔当日投靠了心狠手辣的白亓,也不后悔救了好朋友孙策一家,终于连累了自己全家身死。

大丈夫敢作敢当,做错了选择就该接受后果,何必扭扭捏捏后悔?

后悔又有什么用……

周瑜看着漆黑的天空中闪耀的星星,努力将手伸向妻子方向,指望着能够触碰到妻子的身体。

他只是遗憾自己不曾能够与周渝交手。

她也是周渝,他也是周瑜。

天下皆知军阵第一的周渝,却不曾知道他这个周瑜。

若是能够与周渝交手,哪怕输了,又有多好?

周瑜再也支撑不住,缓缓闭上眼睛,喃喃地道:“既生瑜,何生渝……既生……”

再无声息。

火光中,白亓丝毫没有亲自进入树林检查尸体的意思,挥手。

百余长矛士卒缓缓进入树林,对着倒在地上的周瑜、孙策等人一阵刺杀。

一个将领举起手臂,大声道:“启禀陛下,他们已经尽数死了。”

白亓这才缓缓进了树林,她看也不看孙策,只是盯着周瑜,冷冷地道:“周瑜,若是你对朕忠心,岂会有今日?”

“不过,你能够死在这里也算是走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