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2)
【言:你什么时候回来?】
他尽量控制着自己,不能发太多,只说——
【言:我去接你。】
发了消息,他又把手机揣进兜里,继续往前走,去赶回家的车。
往前的街道豁然开朗,毕竟还是在城里,过了一个小集市后,人来人往的现代化建筑在他眼前铺展开来。
看了一会人群,他决定自己走回家,散散步也好,散散心也罢,总得散散。
还能省两块钱。
过了一会,冯陌发消息过来。
【Cos:不用了,我爸开了车来接我。】
沐颜看了消息,好像如大梦初醒一般,恍了好一会。
离开那条街道后,走上一个天桥,沐颜戴着耳机隔绝声音,独自停留在城市一角,茫然无措。
车流不断从身旁掠过,和他好像在两个世界。
眼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脚下是混凝土浇筑夯实的大地,再擡头看,整个城市都那么美,落日余晖下,好像只有他格格不入。
于是他走入人流,没入风里,想找一条自己的路。
迷茫的时候,他在思考——
中庸之道。
不在人前哭,不往人后藏,喜怒不形于色,锋芒尽收其中。
不求毕露锋芒,反求平庸、无为的思想,是教室里学不到的,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
把梦想化为泡影,捏碎再独自吞噬其中的情绪、痛苦,然后自己悄悄攒钱买一组绘画工具,陈桂也不会说什么;学习看上去不求上进,却也在班级中上列;朋友比别人肯定不算多,但也有几个。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不完全依赖某一方、不刻意躲避某一方,自己能分辨是非的同时,弱化存在感以在夹缝中生存,是他的道。
习惯了这样的调和,万物有规律有因果地互相制衡运作,他就能在适应的轨道里过得很好。
只是,他还是太小了。
中庸之道可不是小家伙能掌握的。
对世界认知程度不够,对人情事物的把控还太小,中庸之道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没了解透彻,也就不那么好用了。
他原以为自己想的很好,等过了这一年,他就能脱离父母,就算当一根浮木,也能顺理成章处理好所有事。
可恰恰就是这样的自信,好高骛远的少年还没沉下心来,中庸、就破了。
中庸是说:“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可、会因为读不懂文章就怪上月光才是少年心性。
在应该锋芒毕露的年纪选择一味收敛,把握不好脾气的情况下自以为是。
没有那个心性,偏往那条路走,最后弄巧成拙、大智若愚。
沐颜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收余恨、免娇嗔。
不知为何,他心里突然就蹦出来了这几个字。
或许是另一个自己在提醒他:再没有什么能给他依靠的了,陈桂走了,他不想依附沐杞,就只有自己想办法。
中庸不管用了,就得有别的路。
黄昏没入地平线,他自己与自己作伴,走出人群,走入黑夜。
想通了一些事过后,就是漫长的接受和消化过程。
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他想了很多很多东西——哪有什么天生敏感,都是日积月累的看人发面。
回了家、关上门,他独自念叨着:“收余恨、免娇嗔,收余恨、免娇嗔。”
他脱了衣服,躺在沙发上,喃喃:“收余恨、免娇嗔……”
上一次他丢掉了梦想,保下了自我,这一次连自我都要丢了吗?
那他呢?死了吗?
他委屈地落下一滴泪来,道:“收余恨。”
又笑了两声,“免娇嗔……”
最后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