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 > 第141章 猛兽与宠物

第141章 猛兽与宠物(1/2)

目录

第141章 猛兽与宠物

世上居然还有人希望别人折腾自个的。又或者说在梁辉大脑认知里, 不折腾等于不爱。于是他故意频频试探底线,就像不断去扯一扯虎须。

范干津头疼想,可是要怎么给梁辉讲清楚:把老虎须扯痛了, 它一口咬下去, 并不是在爱你啊。爱一个人,并不需要折腾对方来证明。但如果把这个认知打碎,梁辉从小洗脑麻痹父亲爱他的理由也会消失, 是不是更残酷呢?

浴室水流氤氲, 两人被淋成落汤鸡。沾湿的衣服一脱掉, 信息素和酒精作用下,梁辉开始亲范干津,把他往浴室墙壁的镜子上面按。他的亲吻炽热而绵密,细细地呢喃着醉语。

范干津的不安有所缓解。他模糊意识到, 比起他担心“梁辉的爱情”成为风险。梁辉更怕他离开似的, 要在折腾中索要证明……这竟然让范干津感到一丝愉悦,就跟从前觉得梁辉是个憨憨时, 产生的那种“强者才能可怜别人”心态。

之前范干津没接他的那些招,梁辉这时候就转成了更简单直白的办法, 来确认安全感。

渐渐, 梁辉在水雾中笑了, 他低头去舔范干津眼角边的泪水。

“我终于懂当时焦学长说的那是什么感觉了。”梁辉笑, “你挺喜欢看我为你发疯的, 是不是?”

范干津直不起腰, 没好气瞪了一眼:“你发疯就发疯,甩锅给我作甚?”

“信息素的正向激励。”梁辉低头与他额头鼻尖相贴,随即在他耳朵上亲了一下,“我今晚, 不想停。”

范干津惊恐看了他一眼,梁辉是终于要试着开匝不保留余力了吗?范干津浑身一僵,大祸临头,赶紧告饶:“你别……你不能……”

“你的信息素让我做的。”梁辉一把将他拦腰抱着走进卧室,“……放心,上次去医院开的那种最好的消炎止痛药,还备得很多……我会细细给你揉好的。”

-

回到日常工作中的范干津,在召开第一次高管会议时,愈发觉得必须要阻止某种变化的影响。

这种变化来源于高管们对范干津微妙的态度——表面上还是恭敬,但有意无意地,自从范干津在婚礼上宣布自己体质的变化后,流露出一点“照顾”的“绅士风度”?

比如他们在电梯里会小心地移开半个身位,不“冒犯”到范干津。

又比如会主动询问提着厚重公文包的范干津:“需要帮您拿吗?”

更比如,在向他汇报工作,或是员工食堂罕遇的时候,他们在诚惶诚恐中,会多出那么几分“额外关切”,连说话都会和蔼、细声细气几分。

云江每每骂起人来半条走廊外都听得到,过去他见到范干津来了,会变本加厉吐槽。但自从搬进新园区,远远看见范干津,他骂人的口风都停了。

他们都非常自觉地,和Oga的范干津隔出一条安全不逾矩的职场礼节线。

这种看似“优待”的礼貌和距离感,在另外的时候,会转化为意想不到的阻力。

比如对宇派公司未来战略方向的构想,范干津计划着,借着与C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合作的大数据东风,成立由宇派全资控股的二级金融公司,作为万川融的前身。

照理说,在岳长风把股份转卖给范干津后。现在范干津和梁辉的控股共占92.5%,梁辉又支持他恢复万川融,这件事范干津来决策不应该有阻力,别人也阻止不了。

云江虽然技术占股现在只稀释到5%,但他是合伙人长期委员。范干津也自然要征求他的意见。云江说他自个不懂金融,只要钱够覆盖研发成本、还能给工程师发奖金,他就什么都不在意,也不会阻止范干津。

但范干津还是感觉到了内部的阻力。

被聘任的高管们纷纷“斗胆”激烈谏言,仿佛古代痛心疾首的老臣,要阻止皇帝开小金库赈灾。

万川融这种普惠性质的民间金融平台,要真正起效,不仅要艺高人胆大,说得不好听点,还要靠良心用爱发电很长一段时间。就算都兼备,这其中还有无数的坑洼和艰难险阻。

当然,都是聪明人,理由包装得也很好。范干津甄别取舍,要辨别那些搅浑水捣乱的,吸收真正有价值的意见。

范干津在大会上环顾四周,有些人眼中是不以为然,有些人则是真心忧切。在过去他们要么拍桌子反对,要么直陈利害关系。但此刻似罩上一层“照顾感”,无论支持或反对,都欲言又止。

简直像怕被范干津的信息素蛊了,又像是对待一个易碎的小琉璃人。

范干津想:这些家伙,是觉得一只老虎变成了布偶猫?

范干津于是先讨论那些必须驳斥的意见:

“什么叫做‘不符合股东的分红率要求?’我和梁辉是最大的股东,你替我们觉得分红率不符合要求?还拿辞职来威胁。我知道你们想辞职的底气是什么。在座各位,多少都有点宇派股票的代持吧。我替你们说出心里话:不想烧利润。这样年底分红可以多分一点是不是?现在宇派股票估值高,订单排到2024年,可以躺在技术红利上混吃等死,财务自由多么美好,是不是?”

“人性的客观规律是这样。”有人很小声地说。

“下一句就是有了足够的钱谁还想工作,对吧?这也是句大实话。但你们定义着的‘足够的钱’是多少?现在觉得,手里搞了几万股,每年分百十来万,美滋滋。什么事都不想做了。可想想三五年后,想想这些资产进项能不能完全覆盖你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消费欲.望。一辈子还有那么长,市场风云瞬息万变。今天的宇派是很风光,十几年后呢?那时候各位还都活着的吧。你们想有便利富足的晚年生活吧?你们想要到了那时候依然无病无灾享受科技红利吧?是自己从大树上脱落飘荡过得好,还是继续吸附大树的营养过得好?这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离开的人,我祝福。想要留下继续吸附营养的人,如果一定要反对我的决策,就拿出更像样的意见。”

范干津见众不作声,又说:“我收到了很多建议。比如这样的意见就很好——如今的国情决定金融发展不可能脱媒。政府和银行必须参与。不能以宇派全资子公司的站位去建立万川融。过去十几年前万川融的尝试,其成功之处更多在于创始人的技术手腕,可以暂时弥补它立根不稳的缺点。但它的倒台失败说明了,自发市场行为的民营经济是无法抵御全球化的金融风险的。这是它先天的不足。既然要重建,就不能蹈覆辙。”

万川融的事,在高管会议上,范干津也不再避讳地放到台面上说。当初国家遮掩是为了防止动摇人心、打击金融业积极性。就像是暂时找不到办法治病,就把旧疮盖住。经历了几次金融危机、全球化的冲击,到如今的全球化逆序,各方面经验都积攒得更多。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也在金融安全方面,多了一重可控保障。

梁辉之前告诉范干津,新西部发展讨论会议上,那些汇勉斋出身的董事成员们,也在讨论从前万川融的问题。这些年国家在经济工作发展研究中,也不再讳疾忌医。万川融重新出现在官方文件案例中。就像主刀医生修炼之后,可以在灯下讨论病例、揭开暗疮、研究该如何解决。

范干津继续在会上说:“还有一种建议也很好——宇派注册地是在北京。它的识别产品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宇派的交税地也在北京。但万川融前身和C省关联太多。如果重新在C省建立,就要考虑母公司和子公司区位不同、纳税地不同、经营性质不同。有那么多不同,可以算是两个不同公司了。都是不想让宇派给万川融输血。这种理由是不是更高明?我当然会考虑。”

高管们这才都松了口气般。但范干津并没有就此放他们一马。

“我们搬进新园区两个月了。我一直等待着有人能向我提出,要防范生产中可能的风险问题。可惜没有人提。这从职责划分来说,理论上是后勤部门和风控部门要去琢磨的事。我也不知道大家是藏拙还是确实不知道,我们生产环节有个相当大的隐患?”范干津先点了后勤部门负责园区安全的高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