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 > 第91章 敏捷宣言

第91章 敏捷宣言(2/2)

目录

满足需求、解决问题。

商业市场上的技术产品,如果不满足用户需求,就不会出生。

太有自己主意的人,在需求职能的岗位上,容易出问题。他不是产品经理,不是创意设计师,而要做技术官。这种秉性脾气,不合适。是投资人第一印象的判断。

-

“无外乎你想当合伙人。”

第一份文件就闹得不愉快,这种氛围谈下去只会加剧分歧,不利于会议顺利举行。岳长风提议暂停十分钟。各位投资人也给面子,都说第一次开会,大家慢慢磨合,不着急。

范干津单独和云江谈,他知道这是岳长风留给他解决问题的时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比起充满火.药味地激怒投资人来试探界限,我建议你换种策略。”

“双向了解,”云江悠悠道,“小范总,刚才岳董说钱才是真正驱动力。这也几乎是在场除了你之外所有人的想法了。你那天说技术是第一位,我信你。但哪怕加上你,你和我,对抗这些投资人,并不乐观,结果不重要——对抗一旦形成,公司就走不远。很遗憾。”

范干津道:“刚才岳叔叔说:钱才是真正驱动力,你不痛快。那我不妨告诉你一件事,他和我一样看重技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岳叔叔曾坚持这项目合伙人不超过三个,为此有一位与我同质的合伙人退出了——很优秀的一位年轻人。”那就是梁辉。

范干津低低咳嗽两声,竭力甩除对梁辉的其他主观感受,现在只是在客观陈述的阶段,他要摈除感情影响。

范干津继续道:“至于其他投资人,他们不是对你和技术有意见,但你得让他们看到。你在那位置的价值能与我和岳叔叔的贡献相当,待会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我们从互联网公司挖来了不少优秀工程师。你要当CTO,甚至要做合伙人,价值是怎样凌驾于他们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至于他们没有明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这样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怎样去应对‘需求’?如果带着强烈个人色彩去替用户选择,或者消极处理,对于商业公司就是死路。大家是担心这点。”

云江在纸面写了几行数字,沉吟片刻,眼神沉下来:“明白了。我愿意再谈谈。”

云江瞧着范干津那立领和口罩,半天又低声嘱咐:“小范总,头发捋到耳边吧。”

范干津一愣,脸色霎时滴得血红,他的短发打理过造型,别在耳后——没遮住耳垂,委实没注意那么小的地方都能种着一枚齿印。百密一疏。

他本来在心里要骂梁辉,但是今天自己充满能量,精力充沛,便也暂且承认梁辉昨晚的帮忙,并非一无是处。

让他能顺利度过做手术前的最后一天,完成这个重要的会议。

云江见小年轻害羞,宽容笑了笑:“是个辣妹子啊,艳福不浅。”

-

重新回到会议中,简单招呼后,云江开始陈述第一个问题。

“岳董和小范董各拿了一亿,其他几家董事也拿了几千万。我却没投一分钱。但我也不是空手而来——财富,不一定指钱。”

有投资人讽道:“CTO的年薪,开个一千万,也顶破业内的天了。”

云江道:“我的团队还有一百二十人。里面水平最差的,放进独立小公司里都能拿三十万的工程师年薪。当然,简单粗暴加起来也就几千万,而且也不能一下子把他们找过来,过来了也不会立刻就严丝合缝钉在岗位上。”

另一位投资人道:“剩下那几千万,云先生是准备大干几十年?还是自信能弄出刻度机?造个十台八台,倒也抵得上了。只不过云先生学的是IT,又不是光蚀刻。”

云江道:“蚀刻芯片的手艺匠人虽然主要替军队服务,但外聘当顾问,顶天也就是几十万。工程师的价值,不完全在个体能力上面。蚀刻手艺人,无可替代,但产能限制发挥。”

有投资人帮着说话:“团队很重要,这是我们最在乎您的地方。”

“我刚入行的时候,对团队来说太重要了。我并不是在自夸,而是分享惨痛教训——很多问题只有我能解决。那时所有的开发部门、市场部门、甚至人事部门,都要求我救火。而且确实都是些十万火急的事情,什么程序上线来不及,安全要求满足不了,甚至工资发放系统坏了——只有我能以最快速度处理解决。我就像个塞子,手上排了太多的事,包括公司最重要的项目,却因为不断的加塞和救火,让整个系统都迟滞——后来那家公司就倒闭了。这是我开始组团队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加入公司的时候,一定会带上几个与我水平相当的伙伴,多有几个出水口。我要说的就是,工程师不能是水泵式,中枢一破全盘皆输。而应该像是铁丝网,那一点松了,其他的依然能牢牢附着。我聚集起来的人,或多或少都吃过单打独斗的亏,互联网猎头挖不到他们。我能策动的,现在已经超过一百个。”

有投资人点头认可:“懂了,您的团队确实很难得。”

范干津道:“去中心化,和我们公司的理念也是匹配的。”

云江道:“我想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个人主见会影响回应需求吗?有种说法:如果有一个词是程序员最痛恨的,那一定是‘改一下’。这代表背后无穷无尽、时刻变化的用户需求。有些程序员恨不得掐产品经理的脖子让他立军令状不再改要求。但改不改需求不由产品经理说了算。是市场和用户决定的。优秀的程序员和普通程序员的区别就是,有觉悟——要走多远,就要改多久,永不停歇。”

又有投资人故意唱反调:“觉悟倒是有了,就是听上去不太聪明。从供给侧改革来看,创新价值也能带来需求——还以为云先生会这样来辩解呢?”

云江道:“乔布斯的童话,渐渐也越来越不好使了——苹果的设计师提出新点子,工程师把它做出来,消费者乐意买单,掀起新时尚——条件极为苛刻。和宇派接下来要攻坚的技术问题并不搭。要用机器代替人力来规模量产,机器产品形态还是未定数,军人装备里有很多位置可以安放小芯片。但识别技术在应用在日常生活里,它到底在明在暗、是大是小、便携还是固定、不同场景、不同叠代,诸如此类的需求问题,我相信并不是纸上报告就能选对的方向——直到成功前的那一天,无数的最小化需求产品(MVP)会充盈周期——作为一个熟练掌握《敏捷宣言》的程序员,根据实际情况不计代价地持续改善,是我和同舟共济的伙伴们,都认可奉行的准则。”

有投资人道:“刚才云先生担心执行董事一年一换,会影响项目长期持续性。”

云江道:“如果我当不成合伙人,会纠结这个问题。当成了,就无所谓。怎么换,都不会换我。”

范干津看到有不少投资人眼睛都亮起来,他又去瞥岳长风,岳长风对他和云江各自一点头。

范干津于是替在场认可者说出共同心声:“那就让我们携手,在很多次的失败后,迎接伟大吧。”这也是程序员的《敏捷宣言》的终极诉求。

接下来是复杂漫长的合同条款拟定了。云江的那一百多号工程师,到底怎样进来发挥效用,还有得磨。

-

解决了云江进入宇派的问题,范干津晚上乘飞机回湖城。

一切顺利,他明天做割腺体手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