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 > 第91章 敏捷宣言

第91章 敏捷宣言(1/2)

目录

第91章 敏捷宣言

范干津穿上领子最高的衬衣, 这种近乎包到下颌的立筒,两个白领外翻搭着。通常是年纪很大的老总,为了掩盖老态松弛的脖颈皮肤才穿。多亏范干津的颜值撑得起来这种立领衬衣配西装,再是老式的版型在他身上都有新花的味道。

范干津还以感冒为由, 戴着口罩。

否则, 他脖子上、嘴唇上、脸颊上,没完全消掉的红痕和牙印, 太刺眼了。

他当然也可以解释成蚊子, 但还是不好看。

今天的会议,很重要。

大部分人对新公司的概念停留在创业公司——优秀的创始人,在车库里、在校园宿舍内,在破落廉价的车间中, 熬过最初艰难揭不开锅的时刻, 拿出全新的技术或新颖的产品, 得到投资大佬的青睐, 走上人生巅峰……这是乔布斯、扎克伯格和任正非的版本, 富于传奇色彩而人尽皆知。

但事实上,除了那种“创始人找资本为梦想买单”的草根崛起式创业公司,还存在大量去中心化的“资本找打工者”的公司。比如宇派,它就是一个典型的由资本来驱动的科技公司, 合伙投资人共有七方, 董事委员会有十一人。不存在什么“个人魅力”。

在《宇派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委员大会会议纪要》文件中,提出管理模式为:

每年召开一次合伙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届董事委员会, 由长期合伙人票选出董事委员会成员,由董事委员会票选出执行董事长,执行董事长任命执行总经理。

也就是说, 如果做得不好,执行董事长,可能一年就被换掉了。

资本就是这样冷酷。

-

岳长风道:“这个制度,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资产不被滥用。”

说得非常坦荡直接。

但对此,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比如被范干津力邀前来的云江。

“只看数字上面的回报率,有些东西永远做不出来。而且每年都要重新轮选高层,非常不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

云江和范干津签了一个意向合同,里面罗列着双向选择考察的条件。他没有正式答应加入宇派,范干津也没有交代最后的聘用条款。今天邀他到场,只想加深彼此了解。

岳长风他们自然也早就听范干津说过这位芯软总工程师的大名,要看他几斤几两,能彼此交换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结果今日这“宇派有限公司第一届合伙人大会暨董事委员会”所讨论的第一份文件,就无法达成一致。

-

他们使用的北京经贸大厦顶端最高档的商务会议室,椭圆桌形如同一个弹头。从弹头往两侧分坐。大部分合伙人都是第一次正式参会。

坐在椭圆桌最左端的是岳长风,他的左手边第一位是政府部门代表,右手边第一位是范干津。他们三方是长期合伙人,出资也最多,自然要坐在头部。

左右两边依次坐下来,则是各方私募,先是中实地产、绿河烟草、伦盛基金、电力集团,这四家是第二梯队的合伙人股东,投了不少,对上市回报率要求也高。又有两家证券和三家银行,还有范干津找的几个小合伙人,占比都低。

云江坐在子弹头的另一侧。很多人都觉得聘他当CTO是不错的选择之一,但那该是选出执行董事、组建管理层后,由董事和经理决定的事情了。此刻的参会者都是被各方资本推进董事会的人。范干津却一力推荐云江也来旁听,哪怕只签了意向合同,也有点微妙。

技术再牛逼,还没有实际担负起项目责任就占住董事会的位置,不太符合规则。

规则就是,这阶段只是钱在说话。

-

中实地产的代表孙东福指着文件:“哦?云先生还有高见?我没有冒犯的意思,今天在这里的大家都很实在。实在到钱都进来了。当然都是真心想做事的。我们为了做事付出诚意,想听实在的指导意见。”

潜台词就是:要么你也给点东西,否则别在那里空口哔哔。

云江也长期跟投资人打交道,他听得懂潜台词。但今日他并不是为了讨好别人或融入团体。他最喜欢先说丑话,来试探那些投资人的心胸和气魄。这使得他经常在外人眼中面目可憎。

“有钱的人,不一定懂管理,不一定懂技术,甚至什么都不太懂。”

骂了这屋子除了他以外的人。

静了一霎,暂时没有人回他。大部分人都瞥向范干津,云江是他推荐来的。打那啥要看主人。

在钱能说话的地方,这些金融精英们并不会怠慢范干津。但几乎所有人都在那一瞬间想着:果然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找了这刺头。

范干津若有所思,却没有打圆场,而是瞥向岳长风。

岳长风感受到诸多目光缓缓汇到自己身上,这才和云江在椭圆桌子弹头的两侧遥向对视,沉稳道: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钱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

云江一副技术当主导的强硬架势——虽然大部分人也看得出来他是装成恶劣的模样在试探。

但这不是投资人喜欢的样子。并非因为投资人都小肚鸡肠听不得批评意见。而是这暴露出来的“太有主见想法”,与程序职能的一个终极目标相违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