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好巧,你也来买银行呀 > 第48章 找钱

第48章 找钱(2/2)

目录

当然,就算是一个银行,有这样大的变动,不同的经理也会笑着哭着给梁辉打电话,几家欢喜几家愁。

完全可以自己支配的流动账户,明天就能划一亿。范干津不知道梁辉平时是放在什么银行产品里。这调拨流动金的能耐,让范干津佩服了一瞬。他自己现在都调不动一亿的流动金,各种手续流程很繁琐,至少一天之内是绝对拿不出的。信托机构那里就能给他开会卡几星期。委员会都是些老头子,效率可想而知。

范干津算了算:“如果岳长风那里的钱没问题,你们有可能赶上4月截止的时间点。”

梁辉追问:“其实,注册公司的款不一定要完全到账,现在我国法律并没有要查实缴的流程。”

范干津道:“法律确实没规定。你当然可以弄个空壳公司。只是我有原则,不认可。”

并且范干津真心实意道:“梁辉,我希望你也有这个原则。”

梁辉回了个笑脸:“你很好。”

隔了一会儿,梁辉又发来四个字:“请看着我。”

范干津沉默不应,心里默默想:无聊的时候看你几眼,也没关系。

-

范干津收到班级辅导员信息,大一下学期,2A班的几人要准备提交雅思成绩了。大二上学期去金三角六校,走学校的渠道,不用准备太多材料。但要看科目成绩和雅思成绩,越高当然越好。

虽是校际合作,但这几年能申到牛剑的也很少,一般来说,金融大学的学子去伦敦政经(LSE)更对口。比如去年的2A班就没人申到牛剑。前年是梁辉申到了剑桥。

范干津准备申牛津,他报了雅思考试的名,辅导员说如果要申成功,雅思最好刷到8。这稍微有点挑战,范干津很快又忙碌起来。

范干津他们小班的数学进度已经开始学线代和概率论。欧阳山他们班还挣扎在微积分的洪水里。笔记不能互通的烦恼很快被开学的大把悠闲时光冲淡。不过有范干津这个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的学霸耳濡目染,室友们当然也不好太不上进。课程进度跟得还是比较稳。

范干津之前想早起跑步,但只要他那个点去操场就一定见得到梁辉。范干津就挑些其他运动场所,打一枪换个地方。这学期清早,武术课的老师会在小花园里带活动。范干津也去跟了一两次,当然,又有追求者来堵他了。范干津只好又游击战似的换地方。

渐渐地,也不仅在校园里,只要在二十分钟路程内,合适放本书或笔记本电脑的地方,范干津都能专注地待一会儿,尽情利用大清早的黄金时间。

有书店、咖啡馆、便利铺、奶茶店、汽车的前后盖、天桥栏杆、广场的雕塑、市民健身的步行机、砍了一半的树墩、废弃电玩的机器顶。

他像个城市中的冷静澹然的观察者,本身亦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范干津忙了几天,梁辉没有当面打扰,但不多久又在微信上找他了。

他又固执地给范干津发了张对公账户余额截图:一亿七千万。

范干津表示他真的不需要看这个。梁辉道:“我的钱划进去了。但果然岳叔叔说要等一等。他说这里面的钱已经足够注册,以后慢慢划账,不要紧的。”

“呵呵。”范干津发了个小黄饼默认的微笑表情,言下之意当然并不好。

一亿是梁辉个人投资,七千万是和梁辉那边有关系的普叶资本。

到目前为止,能落实的钱,全都是梁辉这边的。

岳长风那边至今还没有投入,也难怪他要“谦虚”地表示,未来支持梁辉当“一把手”了。

范干津知道梁辉肯定在询问岳长风的时候就纠结了这个问题。范干津决定再给梁辉一个忠告:

“岳长风既然不爽快拿钱,那就把他抵债列入可能。他的份额加城市商业银行是一亿九千万。你有没有办法把普叶资本的七千万弄在名下?再增资两千万,这样才保险。否则,等银行掐着注册时间把钱一起投进来。你说得好听是第二股东,说得不好听,这些钱就被绑住了,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本来两个合伙人平分秋色,各占一亿,四家私募排在他们后面。项目由梁辉和岳长风共同主导,那四家基金是跟随者。

但如果岳长风的份额抵给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就将成为这个项目的第一股东。

范干津给梁辉的建议,就是让他先增资,至少与银行份额持平。

“可如果岳叔叔能拿出一亿来呢?”梁辉反问,“我擅自增资两千万,和约定不一样,就是他的钱被绑住,成为第二股东了。这不是插刀吗?”

范干津的意见,是建立在岳长风确实欠债,和城市商业银行串谋的基础上。但那只是假设,并没有证据。岳长风可能是一时流动金转不过来。

范干津噼里啪啦飞快打字:“宁可被别人坑,不愿坑别人?”

梁辉笑:“我善良。”

范干津气不打一处来:“你这自以为是的毛病,改改罢。反正我的话说到了,随便你。”

梁辉沉默了几秒又问:“范干津,如果真那样,怎么办?”

“真怎样?”

“岳叔叔真的把债抵给银行,银行卡着注册时间,把一亿九千万划过来。那时候恐怕已经来不及调钱了。普叶资本的钱,是不能转到我名下的。我最多再额外拿两千万。”

还是剩八千万缺口。

范干津果断道:“先把原始认购书做了,最多让城市商业银行投九千万。剩下的八千万缺口,另外准备。现在就找。”

梁辉拨了个微信电话过来,他的嗓音微微沙哑颤道,“另外准备?你加入吗?”

“我几天之内调不动八千万。”这话违心,范干津其实调得动,但他并不想给梁辉的项目拼命。这也不是他的责任义务。“你其他的钱呢?”

梁辉叹了口气:“流动的基本没了。”

梁辉父亲给过他五千万的流动本金,梁辉这些年玩着做,把它弄到一亿,也没买太复杂的产品,转起来方便。梁辉父亲完全不干涉。梁辉不通过父亲,也可以动用家庭两三千万流动金。

但如果想要更多,说服梁父比说服商业银行放贷更难。而且现在时间紧张,基本来不及放贷。梁辉名下其他的不动产、股票、长期基金,一是兑出来需要不少时间,二是那些公司企业都好好的,他随便大量抛了,不是坑人么。

“现在找人,来得及吗?”梁辉道,“比如引一家风投进来?你觉得呢?”

范干津赞同:“思路不错。虽然大部分VC不在天使轮出手,但宇……”他差点提前说出这家还没起名的公司名字,“……与其他公司不同,体量挺大。我推荐伦盛。”

这是范干津自己上辈子的老东家,根据信息优势,现阶段的伦盛,简直靠谱得令范干津感动。“他们速度很快。”

伦盛总部在上海,是现阶段华东地区最大的资本风投公司。上辈子范干津毕业后,先去那里求职。它已经成立了二十年,拥有顶尖金牌投资人十五个,每个人都像一颗燃烧的恒星。

“不过。”范干津话锋一转,“我并不是觉得岳长风会真正出局。这是你更该仔细琢磨的事情。”

“我明白你的意思。”梁辉道,“但我还是会去见见伦盛的人。名头大,没打过交道。最重要的是你推荐了,那就值得结交。”

范干津否认道:“别通过我,他们不认识我。”

他认识伦盛那些合伙人而已,熟得不能再熟。不过他们目前当然不会认识他一个刚成年的大学生。

“放心,不用你的渠道。你帮我够多的了。我自己去。”梁辉俨然误解了范干津的意思。у

“也不算帮忙。我随便说说,你爱怎样都行。”范干津轻描淡写。

电流音中梁辉那磁性嗓音温柔道:“你对我真好,谢谢。”

梁辉心里涌起一股奇异的感激,比“一个小帮助”的程度要浓烈得多。梁辉不太明白从何而来,但不妨碍他迫切希望:没机会也要制造机会,再对范干津好一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