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找钱(1/2)
第48章 找钱
梁辉怔了半响未答, 最后挤出一个笑容:“我们的友谊总是在的。”
他也没多逗留,知道范干津既然答应了帮忙,就一定会看。便攥着一堆徽章离开了。他手腕青筋攥出。
范干津暗想, 他就看梁辉能忍到什么时候。梁辉总以这样那样的理由靠近他, 待在他身边,和他的事业产生交集,公事私事都有理由找。
一次次地凑来, 又一次次地被不咸不淡地推开。然后用“朋友”来挽尊。
末了还一副“那啥不成仁义在”的云淡风轻……
想正常和我接触?那你就忍着吧, 梁辉。我不喜欢你。
范干津心想, 要是反过来,是自己提要求,要梁辉帮这个帮那个,那就是标准吊着人的绿茶了。
不过范干津还是坐下来,开始看那几只私募金。他这时候确实在考虑这项目,不是他投的钱, 不是他负的责, 甚至识别AO的个人需求也因为要割腺体变得没太多意义。就好像他纯粹是在帮梁辉的忙似的。
范干津又摇头想, 不,我不是为了梁辉。
每一笔投资都代表一种对价值的期盼,也都承受着血本无归的风险。放在范干津面前,就像他亲眼看见一只羊羔走在一排屠刀前。
看不见也不会多管闲事, 见到了,就忍不住“怜悯”。
范干津说服自己:就梁辉这霉星体质,重生一遭似乎也霉着,参加个比赛都因为体质被拒之门外。上辈子就遍布骚操作的宇派种子,梁辉这憨憨,栽坑里都不知道。
这种“可怜梁辉”的心态, 令范干津意外舒服。
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可怜人,不是么?
民间要融五亿,梁辉发来的资料里有三亿私募预案,范干津了然想,剩下两亿应该是梁辉和岳长风自己的份额。
这三亿私募资金由四家资本认购,表面上看,都是国内的,也不存在外资问题。
第一家是某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第二家是依托烟草大厂成立的二级子公司,第三家是纯基金公司,第四家是房地产信托公司。
范干津相信,除了那家纯基金公司,另外三家企业主体本身,都是有钱的,一两亿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划过来的过程中有没有问题,他就不保证了。
基金公司最可能空壳,资料反倒最详尽,还附着已经成型的合同草稿。范干津心想梁辉连这种东西都拿给他看,岳长风知道了得多无语。不过一查那基金公司的注册地在A省,范干津蓦地又有个猜测。他发微信问梁辉:“普叶资本,跟你家有关系?”
梁辉迅速回:“算是吧。已经划账过来了。不用管。”
梁辉给范干津截了个对公账户余额,七千多万。
范干津发了张“地铁老人看手机.gif”,无语:“真的没必要给我看这个。划过来就行了。”
梁辉笑:“怕你不信嘛。”
范干津讽道:“对对对,截图我还是不信,毕竟可能是你P的嘛。”
梁辉哈哈大笑。
那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料最含糊,梁辉一并发过来的资料里有后续融资方向。
范干津又问:“你们计划后续要从这家城市商业银行贷10亿?现在他们不同意贷?只想当原始股东?”
有两种情况从银行贷不到钱,一是小微企业没实力抗风险,银行不愿出钱。
二是银行想占原始股权,未来上市卖出,比放贷利率更赚。银行说白了也是想赚钱的金融机构。它看好项目,坚持入股而不是放贷。
梁辉道:“这项目,有其他的商业银行愿意放贷,负债和融资不一样。这家银行是岳叔叔找的。他说既然要满足五个亿条件,那么都一样。”
范干津心中了然,多半是岳长风和这家城市商业银行里面的人熟,有钱一起赚。
范干津提醒:“那就尽早手续对接,不管谁找的,钱没进来的前一刻都是虚的。对了,你再注意一下以资抵债的问题。”
梁辉迅速问:“抵债?什么债?你怀疑岳叔叔私下欠这家商业银行的钱,把它拉进来,以自己的原始份额抵押吗?都没注册呢,份额定不了,哪里抵得动?”
范干津暗暗感慨梁辉的天真:“没定份额?那两亿不是你和他承担吗?可别回头发现,岳长风那一亿其实是银行的债务,总加起来这占比……”
如今四家私募分三亿,银行预备认九千万,但如果岳长风那一亿也是他们的,银行就有一亿九千万。
银行的份额就比梁辉的更多了。
范干津见梁辉那边“正在输入”了半天,不知纠结成什么样。
范干津几乎是懒洋洋打字:“最简单的证实办法:你让岳长风先把一亿划进账户里。看他会不会犹豫。”
梁辉那边迅速应:“那我应该先划,这样才有理由去找岳叔叔。对,就这么办。我先把我那一亿弄进对公账户里。然后让岳叔叔也履行。”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也是狠人。
范干津微怔:“你和岳长风那两亿,是你们平分?一人一亿?”
这其实并不是个好的原始股份额,因为这代表着,两人旗鼓相当,如果有分歧无法达成一致,就不能做出决策。
一般来说,原始合伙人以2至4人为宜,其中一人要占到原始股50%以上,是领头羊。每个知名企业都有一个代表人物。
梁辉点头道:“我和岳叔叔讨论过。理论上,我太年轻了,不该占这么大份额。但他说我不是跟着人走的性子。这个想法是我提出的,但我经验不足,他先带着我做。未来他会慢慢退到幕后。”
范干津也懂了。如今岳长风经验更多,但日后他愿意“辅佐”梁辉成为一把手,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人吗?
如果达成了这样一致价值观,最开始的阶段,只要大方向决策分歧不大。份额确实是次要的。但这个阶段不能太长。
范干津问:“要是实在有分歧呢?”
梁辉道:“岳叔叔说,下一轮融资进来的时候,会找第三个人。”
范干津便明白了,那就是云江了。
范干津又提醒了第二个方向:“如果要咬住今年政策基金的一亿,最好在4月份前注册,否则就等明年。不然3月份每年的全会一开,政策都有微调的。”
“好。”梁辉说:“等明天我的钱进去了,就跟岳叔叔、烟草公司和地产公司落实。”
范干津有些吃惊:“你的钱,明天就划得过来?公对公吗?”
根据反洗钱法,如果是私人账户,这么大数额,转账挺麻烦,一两天手续基本办不完。公对公账户比较快,但如果是公司转的,又不能作为梁辉个人的认购。
范干津好奇他要如何解决。现在时间很紧张,快一天是一天。
梁辉道:“个人账户。努努力,差不多可以。我委托代理办加急手续。幸好我的钱和项目账户,在一个银行里,他们左手倒右手。不会太阻拦的。”
如果梁辉的钱和项目账户不是一个银行,梁辉怕是半夜都会接到银行经理的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