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娶双姝,我乞丐逆袭最强权臣 > 第141章 天分

第141章 天分(1/2)

目录

又是一个寻常午后。

知味楼里,茶香与市井的喧闹被柜台后那串算盘珠子分隔开。张奇的手指在乌木算珠上滑动,不快不慢,每一次拨动都清脆如玉石相击。他的账本上,数字的进出,也如这茶楼的人来人往,一丝不乱。

内院,杨燕的喝令声混着木棍破风的轻啸。她面前站着五个半大伙计,正扎着马步,汗水从额角滑落,滴在青石板上,瞬间蒸发。她没有教什么精妙的杀人招式,只是最基础的拳脚,最枯燥的桩功。强身,健体,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能挡住一把挥向自己的刀。

“腰沉下去!马步不是让你站着睡觉!”她一脚踢在一个伙计的小腿上,那人身子一晃,硬是咬牙撑住了。

最清静的,是二楼的雅间“闻莺”。杨莺正坐在一席竹垫上,为对面的客人烹茶。客人姓刘,是个面皮白净的中年人,穿着一身暗纹绸衫,手指上戴着一枚羊脂玉扳指,一看便知非富即贵。他并非熟客,却是张奇亲自迎上楼的。

“莺儿姑娘的‘雀舌’,果然名不虚传。”刘姓客人放下茶盏,“入口微涩,回甘却如春风拂面,妙,实在是妙。”

杨莺浅浅一笑,像是对自己作品最纯粹的欣赏,“刘大人过誉了。茶是好茶,只是需要一点耐心。火太急,则焦;水太慢,则寡。世间万物,莫不是这个道理。”

她的话天真烂漫,听在雅间门外廊柱阴影里的杨燕耳中,却字字惊心。

她刚纠正完伙计们的姿势,心里那股莫名的燥动却怎么也压不下去。自夫君那夜摊牌后,这茶楼里每一寸熟悉的空气,都似乎变得黏稠而危险。她信步走到二楼,本想透透气,却恰好听到了雅间里的对话。

刘大人。

能让夫君亲自作陪,又被莺儿称作“大人”的,绝不是寻常富商。

杨燕靠着廊柱,心沉了下去。她看着院中那几个还在苦苦支撑的伙ceji,忽然觉得自己的作为有些可笑。她在这里教他们如何用拳头保护自己,可真正的危险,却是在那间茶香四溢的雅间里,用最文雅、最无形的方式,悄然逼近。

雅间内,刘大人又开口了:“莺儿姑娘说得对,世间万物,讲究一个‘平’字。就如我朝,南方的倭寇平了,是天大的好事。可北方的边境,却总有些寒气,吹得人心里不舒坦。”

他端起茶盏,看着里面沉浮的茶叶,“我听说,北关都护府送来过一批‘雪尖’,味苦性寒,寻常人喝不惯,被丢在库里无人问津。不知莺儿姑娘可有法子,让这苦茶,也变得甘甜?”

杨莺的兴致被提了起来,她对茶的痴迷,胜过世间一切。“苦寒之茶,必生于苦寒之地。其性烈,是根骨,不能强去。若想调和,需用阳火之物相佐。比如南疆的‘火云芝’,取其一小角,与‘雪尖’同焙,再以山泉文火慢煮,可去其七分寒气,留其三分风骨。如此一来,入口虽烈,入喉却暖,正合沙场武将的脾性。”

刘大人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去其七分寒气,留其三分风骨’!莺儿姑娘真是奇才!若让你去调理朝政,怕是也能让那些顽固的老臣,变得服服帖帖。”

杨莺被这突如其来的夸赞弄得有些脸红,“大人说笑了,莺儿只懂茶,不懂朝政。”

“不,你懂。”刘大人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你懂‘调和’。有些东西,就像那‘雪尖’,本身是好的,只是性子太烈,用错了地方,就会伤人。可若是换一种方式,就能变成一剂良药。”

他顿了顿,压低了音量,“比如,当朝的户部尚书,胡维庸。此人是理财的能手,为国库充盈立下过汗马功劳,可谓‘雪尖’。但他为人贪酷,手段狠辣,经手的银钱,十有三四都进了自己的口袋。皇帝想动他,却又怕国库生乱。你说,这该如何‘调和’?”

廊外的杨燕,全身的血液几乎在这一刻凝固。

来了。

她死死攥住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就知道,这不会是一场单纯的品茶。张奇赌上帝国的野心,而野心的第一步,就是清除内部的阻碍。户部尚书,这块最肥的肉,终于被摆上了台面。

而她的妹妹,那个只懂茶的杨莺,正在为这盘“菜”设计最精妙的烹饪方法。

杨莺蹙起了眉头,她显然是将这当成了一个有趣的谜题。她思索片刻,认真地回答:“这就像两种相冲的茶叶,不能硬混。胡大人既然是‘雪尖’,性寒而烈,那就不能用‘火云芝’去强攻,那会两败俱伤,茶汤尽毁。”

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天才般的光芒,“要用更柔的东西。有一种产自云梦泽的‘忘忧草’,本身无毒,甚至能安神。但若是与‘雪尖’的根茎一同研磨,再以蜜浸泡三日,就会生出一种奇特的‘甜’。这种甜,能完美盖过‘雪尖’的苦,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饮下穿肠之物。”

“它不会立刻发作,”杨莺补充道,语气像是在介绍一种新奇的茶点,“只会让人渐渐变得嗜睡、健忘,不出三月,心神衰竭,就像是自己病死的,谁也查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调和’,润物无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