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找不到(1/2)
海风带来了胜利,也带来了喧嚣。
两个月后,知味楼的生意前所未有的好。南来北往的客商,口中谈论的不再是哪里的丝绸价高,哪里的茶叶新出,而是东南沿海的战事。
“痛快!真是痛快!”一个满面红光的盐商,把酒杯重重顿在桌上,“你们听说了吗?俞将军在定海湾设伏,一把火烧了倭寇三百条船!海水都烧开了!”
“何止三百条!”邻桌的绸缎商人立刻反驳,“我从泉州来的,亲眼见过!俞家军的新式战船,船身窄,速度快,船头的火炮比咱们福船上的还猛!一炮出去,倭寇的安宅船就跟纸糊的一样,直接炸成几块!”
“新式战船?”
“可不是嘛!听说船舷两侧还有能快速旋转的炮座,转得比人都快!倭寇的船刚想掉头,这边炮口就跟过来了,躲都躲不掉!”
柜台后,杨莺正在拨弄算盘,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她脸颊微红,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兴奋,偷偷望向正在擦拭茶具的张奇。
张奇没看她,只是将一只青瓷茶杯翻转过来,对着光,检查着有没有细微的裂痕。
杨燕端着一盘切好的酱牛肉从后厨出来,脚步在屏风后停顿了一下。她的视线扫过那个唾沫横飞的绸缎商人,又落回到自己妹妹那张藏不住心事的脸上。
“要我说,关键还是俞将军用兵如神!”盐商又开了口,“他好像能未卜先知!倭寇的粮道、暗桩、藏兵的岛屿,他摸得一清二楚!一打一个准,官府里那些内应,也被他连根拔起!现在整个江南的官场,都跟筛子过了一遍似的,干净了不少!”
这话一出,原本热烈的气氛,微妙地冷了一瞬。
在座的,不少人做的就是需要打点官府的生意。
张奇放下茶杯,拿起另一只。
“朝廷这次是下了狠心了。”绸缎商人压低了声量,“听说那份清剿的名单,还有新战船的图纸,都不是兵部和工部出的。是皇后娘娘直接从宫里发出来的,交到了俞将军手上。绕过了所有人。”
“皇后娘娘?”
“嘘……这可不敢乱说。总之,天变了。”
夜深,食客散尽。
杨莺兴奋地收拾着碗筷,嘴里还在哼着小曲。
“夫君!你听见他们说的了吗?复合齿轮!多角帆!他们真的造出来了!我们的船……”她跑到张奇面前,比划着,“真的能打赢倭寇!”
张奇点点头,把最后一张椅子搬回原位。“嗯,好事。”
“夫君,那个故人……他一定很高兴吧?他把图纸献给朝廷,现在打了大胜仗,皇上一定会重赏他的!”杨莺的眼睛里闪烁着纯粹的喜悦。
“会的。”张奇的回应,简单而平静。
杨燕走了过来,将一本账簿放在柜上,发出的声音不大,却让杨莺的兴奋戛然而止。
“莺儿,你先去后院看看新送来的木炭,别受了潮。”杨燕说。
“哦,好。”杨莺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地去了。
书房里只剩下张奇和杨燕。
门被关上。
杨燕没有坐,就站在张奇面前。她不像白日那般精明干练,卸下了伪装,只剩下一种几乎要裂开的紧绷。
“那艘船,是你画的图。”杨燕开口,用的是陈述句。
张奇沉默着,为自己倒了一杯凉透了的茶。
“不,准确说,是你让莺儿画的。”杨燕继续说,她的逻辑清晰得可怕,“复合齿轮,多角帆,膛线改造,火药配方……这些词,莺儿这辈子只对你说过。”
“那份名单,也不是什么故人所托。”她往前走了一步,“每一个被拔除的暗桩,每一个被抄家的官员,都和我们送去沈万川那里的情报,有或多或少的重叠。但是,又更精准,更致命。你从我给你的那些卷宗里,挑出了最核心的部分。”
张奇端起茶杯,却没有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