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和唐太宗对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 第188章 孔颖达最后一搏,为儒拜访

第188章 孔颖达最后一搏,为儒拜访(2/2)

目录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商朝国君。

“大邑商距离太史公已经是九百年前的事了,可他对于商君的记载准确率达到了九成。

“对于黄帝之前的他不敢妄言,因为确实调查不到。

“学问,是走出来的。

“孔子周游列国,当然列国不大,可他确实是在行走,到处拜访,成全自己的学问。

“你不一样,你一直都在治学。

“我看过你的正义中有很多都是望文生义,这是治学态度。

“你想要正义六经,当然你手上只有五经。

“这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人生天地间总要有点大梦想对不对。

“可你没有行动过啊。

“几本书一起看,然后望文生义,按照你自己的解释就哐哐写。

“这东西对么,那能对么。

“比如诗经,他分的很清楚。

“你注释正义郑风,那是不是得去郑国故地去看看?

“风是当地诗歌的采集,语言变化那还是有规律的,就算是很多读音意思都变了,可很多东西你去听了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变化。

“你再对照历代的正义,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说法。

“这也是太史公的做法,你蹲在长安城正义,这件事本来就不可思议。

“比如吴地,他很多东西看着很奇怪,那是因为这些都是当当地土音。

“越人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还有太伯奔吴,这件我看你正义的就是太伯当年一口气跑到了现在的吴地。

“实际上这件事,他存在一个明显的徙封。

“吴国最开始封的是现在太仓一代,在武王称王的初期吴国也能称王。

“康王时代吴地慢慢纳入周人统治,康王将太伯的后人徙封到吴地一带。

“太伯的后人继续南迁,和当地的土人混合,最后形成吴越。

“这些东西你要去当地考察,然后顺着线索脉络溯源,如此才能算得上是正义。

“再比如你注释的兕,也是望文生义。

“看到荀子寝兕和持虎并列,你注释的是兕是一种和老虎一样的猛兽,这纯粹就是一种臆想。

“这兕就是一种周初逐渐灭绝的牛,圣水牛。

“商人祭祀最重要的三个东西,圣水牛、山羊、羌人。

“这种牛七八九只一起活动,比现在的水牛稍微小一点,狩猎难度小又较为集中,所以是祭祀的重要动物。

“什么威猛的老虎,你这都是什么。

“所以我不是说你正义不对,是在坐在家里空想正义,这显然不对。

“不要贪大而全。

“太史公一辈子就写了史记,你孔颖达能严谨的正义一本经那就是贤人。

“总想着一起把所有的东西一个人搞定,贪多不烂的道理不懂么。”

孔颖达沉默。

和王皓争论自己不怕,可这样跳过来在自己的领域挑刺那自己反而无话可说。

自己今天是抱着必死的心来的,为自己的学问争取一个空间。

大唐最好的学校不传授六经,这件事的可怕孔颖达压根不敢想象。

所以自己来了,就是自己自己死了,也不能让六经就此死了。

可王皓既不贬低六经,也不和自己辩论。

就这么心平气和的聊天,这让孔颖达更加难受。

就这,自己的特长发挥不出来,不能发挥自己要怎么为六经争取地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