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儒家想不下桌,得自己表现(1/2)
孔颖达好像雕塑一样,王皓帮其倒了一杯茶。
王皓虽然骂的欢,可心中对孔颖达个人没有任何意见,人都逃不脱时代的钳制。
能想象未来五年,已然是人中龙凤。
王皓的东西能结合道具和考古学,孔颖达没有,这些人真的就只能在书中得到所要的一切。
解释不通,那就多找一些藏书对比之后自己猜。
这位对五经的正义对于古代来说影响很大,本事是有,只是被时代给限制了。
针对东西不针对人,这是王皓的原则。
在一个时代能走到青史留名的人,谁还不是一个万中无一的天才。
“说实话,王神仙不恨我么。”
“不啊,我恨你做什么
“学问这个东西其实真的有排他性,能接纳其他学问并且融会贯通,那是孔子这等圣人。
“一般人,能做到不贬低其他学问,已经算是人上人。
“你的初衷我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学问嘛。
“这件事本身又没有什么错,你孔颖达又不是什么十恶不赦做伤天害理事的坏人,我恨你干啥。
“学问是学问,人是人。
“做人不正,那我鄙视很正常。
“可学问争辩,那是另外的一回事。
“我知道你来的意思,我的学校没有六经是吧,你可能觉得我是在打压儒家对不对。”
孔颖达点点头。
自己就是为这事来的,六经都没有招一个老师,这显然是对六经的不满。
对于皇帝来说,学问是哪家不重要。
重要的是哪家的学问能更好的统治天下,王皓的学问显然更有利于天下。
不管王皓拿出什么,都是能立马见效的。
这对皇帝来说就是最好的学问,什么源远流长,能保江山么?
儒家再多人说天地人和,不如王皓一场春雨外加拿出全新的粮食。
换成皇帝该怎么选,很难么。
孔颖达现在就怕的是朝廷放弃了六经,不能直接产出,这成了六经最大的问题。
对于帝王来说增产比学说重要。
帝王最现实,当六经的作用已经被另一门学科很明显的比下去,那他就没有什么价值。
孔颖达懂这点,所以很着急。
不能让儒家下桌!
这是现在最迫切要做到的一件事,做到这件事的第一步,六经入学。
六经能进王皓的学校,这起码说明有用。
只有有用,才能不下桌。
不管儒家要怎么发展,都要先在桌子上才能讨论,和墨、纵横、名等全都下桌了,再说什么都是扯淡。
“我要是刻意打压儒家,那马周就进不了学校。
“他也是儒家出身,不过是真正孔子那种儒家,学只是一种工具,用才是真正的法门。
“孔子宣扬儒家,只是为了成为圣人么。
“不,他是准备用自己的东西治世。
“所以,你们现在是反过来的。
“孔子因为要治世所以他的思想成了儒家,而你们是因为儒家出身而做了官。
“马周,就是前一种。
“他是儒家,只不过不是你熟悉的儒家,仅此而已。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觉得什么才叫我不贬低儒家,你今天准备几点死在我们家。”
孔颖达一愣。
“这。。。这。。。我。。。”
“一看就知道是没有说过谎的,你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你那气势就是准备血溅三尺对吧。
“一脸的悲壮,好像我夺你妻女,霸占你家产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