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46章

第46章(1/2)

目录

第46章

府试之后的宴会放在知府的府衙中, 看起来比青川县的高档一些。

可再奢华,比起现代用科技所堆砌而成的各种晚会,又显得平平——最多只能让宁颂发出一种“原来古代也有类似的东西”的感慨。

这让暗中想要看他这个来自于乡下的案首的笑话的人大跌眼镜。

对于宁颂来说, 宴会着实没什么意思。

纵然是菜品更好一些, 参加的人身份地位高一些, 除此之外, 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尤其当他发现,府城里的人同青川县的人一样, 在寒暄时用着相同的社交辞令时。

不一会儿, 见仿佛是完成了任务, 方才还在宴会上的府尊大人悄悄离开, 宁颂便开始光明正大地摆烂。

“府尊貌似是被学政大人叫走的。”心明眼亮的同窗同宁颂说道。

“学政大人身边, 还有一位相貌俊朗的大人。”

同窗说起“相貌俊朗”时, 宁颂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眼神中的赞叹。

那是一种对于美的赞赏。

这让宁颂颇为好奇。

宴会仍然在进行,可惜同窗口中那位长得好看的大人始终没有再出现, 这个念头就被宁颂抛到了脑后。

到底是公众场合, 宁颂纵然偷偷摆烂,可给自己放了一会儿假后,仍然不得不回到宴会中。

好在来了一个有趣的人。

一位临州府职责是税收的人找到了宁颂,同他聊一些农田税收上的问题。对方是看了他的策论, 对此产生了好奇。

“我今日也是为了你而来的。”这位府衙的官员笑呵呵地说。

这一句“为你而来”的话彻底俘获了宁颂的心, 更何况这位官员所提出的话题都相当有见地。

于是, 接下来的时间,宁颂都在与这位官员的聊天中渡过。

两人聊到关键之处时,还找了纸和笔来写写画画, 等到宴席结束时,双方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友谊。

“改天再聊。”

两人互通姓名, 宁颂知道了这位新朋友姓秦,是临州府的一名通判。

“接下来你好好考试。”秦大人笑眯眯地说。

在府试之后,还有一次院试呢。

“不过院试也不必太过担心,学政大人很喜欢你。”秦大人这话说得宁颂很摸不着头脑。

宴会结束,人群散去。

回家的路上学子们同路,几个临州的学子望向宁颂的眼神极为复杂。

在道别时,对方犹犹豫豫,但最终仍然客客气气地对他说了再见。

“他们又怎么了?”

宁颂不是很懂。

“心情复杂呗。”由于一开始关系闹得很僵,因此在旁人倒霉时,同窗从来不惮于幸灾乐祸。

经过同窗的解释,宁颂才知道宴会上还有他所不知晓的剧情。

原来,也不知道是哪位喝高了,透露了之前府试中考官们改卷中的一些内幕。

在策论方面,对于第一是谁其实几位考官还有一些争执。最后宁颂这一篇,是学政大人力排众议,点了第一。

“学政?”

宁颂又想起了在考试入场时,对方那个意味不明的笑容。

不过,比起这等考试内幕,宁颂更好奇于学政大人是怎么能够力排众议的。

“主考官不是府尊大人吗?”

“你不知道?!”同窗又一次大惊小怪。

“怎么?”

“学政大人不光是临州府的学政,还暂代了东省学政一职。”

也就是说,这位陆大人目前是东省等级最高的学官,掌全省的学校政令,同时也负责岁、科考试。

当然,比起学政一职,这位陆大人让人称道的,还有他那显赫的出身。

“据说他的母亲是宗室的郡主,祖父曾经是正二品的礼部尚书。”

而陆姓本身也是一个显赫的家族。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出身,因此几乎所有人都默认朝廷不派正式的东省学政,是在为陆大人铺路。

“……原来如此。”

宁颂听了一耳官场八卦,不由得叹为观止。

府试结束,距离院试开始还有一小段时间。在这个时间间隙里,郑夫子没有再押着学子们读书,而是给他们放了假,让他们去玩。

“劳逸结合,都去吧。”

这一次府试私塾前来考试的几个人很幸运,除了第一场有人考过之外,其他两场都没有刷人。

郑夫子看着这几个学子,如同在看自己的儿子。

“之后再加把劲,现在先玩吧!”

年轻人哪有不爱玩的,虽说用心读书,可临州有什么好玩的,早在来之前就打探好了。

郑夫子给他们放了三日假,几人在头一天就商量好了。

第一天去爬山,第二日逛寺庙,第三日就在城内找个地方听戏。

“你去不去?”宁颂问神出鬼没的储玉。

“去吧。”

储玉犹豫了一下说道。

出门玩耍就是最让人开心的事,宁颂同几个同窗一起,恍然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从青川县来的几个人都没有什么钱,因此除了雇佣了一辆马车,带着他们去山边之外,其他时间全都是穷游。

临州的山不高,同时也没有怎么开发,几个人都是同游客一起,顺着被踩出来的小径,靠着拉着树干借力而往上爬。

爬到山顶时,正是阳光最好之时。

望着临州府鳞次栉比的房屋,几个人都有一种居高望远的舒畅。

“只愿下次我们几个一起来爬山时,已经是考过了院试。”

宁颂听懂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若是考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到时候选择府学读书,等到休沐的时候,自然可以随意来登山。

他的同窗说是休息,实际上心中想的还是自己的未来和前程。

“好。”

在明亮的天光下,这种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也显得格外可爱。

放假的第一日爬了一整天山,回去的当晚腿脚已经有些酸痛,奈何同窗们玩心未减,第二日拖着腿也要出门。

他们要去的是临州郊区的慈觉寺。

这寺庙是一座古寺,据说前朝就有,以抽签灵验而著称。不过,宁颂的这些同窗们倒不是为了去抽签,而是去拜佛。

“若不拜一拜,我这心里不安。”

宁颂听完,忍不住吐槽:“平日里也没见你们去上香。”

“那不一样。”同窗理直气壮地道,“我们这不是要考试了吗?”

起码要求个平安顺利。

怀着这样的念头,宁颂与同窗们“身残志坚”地到了慈觉寺,奈何还没能进门,就被门口的小沙弥拦住了。

“抱歉,几位施主,今日寺内不接待访客,诸位请过几日再来。”

宁颂几人面面相觑。

假期有限,更何况来一趟不容易,何况,听小沙弥的说法,这寺庙看似是连续几日都不迎客。

同窗试图从小沙弥这里打探具体原因,但小沙弥嘴紧,什么都不愿意说。

几人从门口退出来,远远地看着寺门。

“怎么办?”有人问。

出行不易,何况他们是真的想进去拜拜。

“我去找个人问问。”一名同窗想办法,去了寺外一处卖饮子的摊点上打探,不一会儿就回来了。

“没戏。”他说,“是临王府的女眷在,昨日就封了寺。”

在说话时,又有游客在门口被小沙弥挡住了,双方没忍住吵了起来。

“现在怎么办?”

若是包了慈觉寺的是旁人,或许还有一点儿让他们进去的可能,可若是临王府的,那大概是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了。

“走吧。”宁颂说道,“先去城内逛。”

如果不行,明日再商量明日的行程。

几人垂头丧气,准备打道回府,一旁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的储玉犹豫片刻,将人拦住了。

“我去问问。”

问什么?

宁颂还未来得及询问,就见储玉朝着小沙弥的方向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