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旧忆(1/2)
昔年旧忆
“买一束芍药花吧,郎君。您二位一定能和如琴瑟、白首齐眉……”抱着花篮的女孩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吉祥话,满怀希冀地望向荀彧。
“你误会了,我与这位女郎并非恋人。”荀彧甚至不敢去望前方之人的神情,只慌忙打断了卖花女郎的话。
“抱歉抱歉。”小女孩微愣,反应过来后便赶紧道了歉,忙不叠道:“多有打搅,实在抱歉。仆这便离去,祝二位贵人平安顺遂、喜乐无虞。”
说着便要重新背起那个同她身量差不多高的花篮,匆匆离开。
……罢了,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荀彧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心中那些不堪言说的复杂心思,在触及女孩陈旧的衣裳,清瘦的脸颊,以及那小心翼翼的眼神时,尽数化为了虚无。
他换上更温软的调子,出言唤住即将离开的卖花女郎,“还请稍待。”
他温柔地蹲下身来,询问那个卖花的小女郎:“除了芍药之外,你这儿还有别的花吗?”
今日这明媚的春光,实在赋予了芍药太多……不合时宜的寓意。
“抱歉啊郎君,我今日只采了芍药。”小女孩有些赧然,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红着脸再道一声歉,而后便要离去。
却又听见了秀逸青年的声音,“我很喜欢你的花,你能帮我将这些花送到永和里的荀府吗?”
荀彧取出钱袋,弯腰递到女孩手里,轻声询问道:“可以吗?”
“自然。”女孩子眼笑眉飞地应了话,可当钱袋到了手心之后,她脸上的笑容便不复方才明媚,转而多了忐忑的意味。
“一束芍药花只收一枚五铢钱。”小女孩擡头道:“郎君给的太多了。”
荀彧微微一笑,温声安抚她:“今日出门匆忙,并未带多少银两。若有剩余,便当做你为我送花到府邸的酬劳吧。”
小女孩似乎有些心动,但还是出言拒绝了突如其来的横财,嗫喏道:“那也还是太多了些。”
“往后一个月,我都往您府上送花,可好?”犹豫不决的小女孩突然弯起了眉眼,欣然问道。
“好,那便多谢你了。”
得了允准之后,卖花的小女郎再无顾虑,开开心心地收了荷包,笑着向荀彧与刘晞二人福了福身,行礼告辞。
“阿宝,阿宝……”远处忽然传来妇人焦急的呼声,一声高过一声。
女孩子听到这道声音后笑得愈发开怀,忙向那人招手,高声应道:“阿母,我在这里呢。”
闻得回应之后,那位妇人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既担忧又心疼地牵住女儿的手。
如荀彧所料,这的确是个贫寒的家庭。小女孩身上那件陈旧简陋的橘红色衣裳,或许已经是这个家庭最奢侈的衣裳。
——因为母亲的衣着远没有女儿那般整洁。她身上那件短打,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
满脸担忧的妇人握紧了女儿的手,话中满满的关切几乎将那缕细微的责怪之意尽数盖过了去。
“阿宝,怎么又自己出来了,万一碰上什么歹人,可怎生是好?”
“不会的,不会的,阿母不要为我担心。”
不一会儿,一名同小女孩长相有几分相似的中年男子也飞快到了母女俩旁边,一边接过女儿紧紧抱着的那个花篮,一边望向自己的妻子,嗔怪道:
“早就同你说过莫要瞎操心,女儿这不是好好的吗?阿宝最是聪颖了。”
叫阿宝的女孩子紧紧抓着母亲的手,高高兴兴地附和父亲的话:“对啊,阿宝最聪颖了,不会被歹人骗了去。”
“阿母放心吧!”
虽贫寒,却也有着自己的幸福。这只是雒阳城里最普通的一户人家,过往的行人甚至不会多在他们身上停留哪怕片刻的目光。
但也有人因此悲不自胜、情不自已,无法控制地陷进了往事的漩涡中。
阿宝,阿宝……在那遥远的记忆中,她的妈妈也曾用这样温柔的语调一声声,一声声地唤她阿宝……
可是……可是,她的妈妈在何处呢?她要何时才能再见到那个唤她阿宝的人呢?
身体先意识一步反应过来。霎时间,刘晞便湿了眼眶,不由自主地便向几人离开的方向追去。
“女郎……女郎……”焦灼的呼声被她置若罔闻地丢在了一边,她蓦地提起衣摆,用尽全力地追上去。
带着女儿离开的夫妻俩很快就发现身后跟了位素不相识的女郎,不约而同地回首望去。
纤瘦的妇人温婉开口,询问她是否有事相询。两鬓微霜的男子却已然将自己的女儿护在了身后,戒备地望着这位不速之客。
“无事,无事。”迎着妇人温柔如水的目光,蒙着面纱的女子浅浅抿了抿唇,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她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无事,只是一时恍然,竟仿佛见到了故人踪迹。”
那位父亲见她衣着不凡,生怕惹上些旁的干系,忙拉着妻女离开。
刘晞一点一点地蹲下身,放任自己架空思绪,去思考那些被她刻意忽略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