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上巳佳节

上巳佳节(2/2)

目录

不多时,两人也注意到了不远处的刘晞,彼此对视一眼后,温吞吞地上前见礼。有多年的默契在,他们自然不会擅自点破刘晞的身份,只是小小地做了一揖,再道一声安好。

“安好,安好。”刘晞不着痕迹地将二人打量了一番,而后将目光停在了郭嘉衣袖上的芍药花瓣上,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似乎打搅了奉孝与佳人的邀约?

《诗》曰“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因古音的“勺”与约同声之故,所以可以假借为“结约”之义。

在上巳游春时看对眼了的年轻男女,时常在分别时赠给对方一支芍药,以期再次相约。

“倒是有些不巧了。”刘晞话里已然带了些打趣的意思,“刚刚我才同阿亮讨论完那边的动静。谁曾想,那阵仗竟是你这风流客招来的。”

郭嘉连道冤枉,“嘉今日是受了无妄之灾!”

那女子看上的分明是荀彧!可怜他只是想趁休沐日拉着好友赏赏景,就平白遭了牵连,被堵在人群里险些出不去。

早知现在,还不如好生待在府中呢。

郭嘉本欲出言辩驳,奈何站在一旁的荀彧已然温温和和地开了口,低眉道:“柳绿花繁,春光正好。彧便应了奉孝之约,携友来此踏青。”

话虽没错,可听着怎么就这么不对劲儿呢?郭嘉气势汹汹地瞪了眼旁边的好友,不死心地盯着他干干净净的衣裳……然后,无可奈何地泄了气。

念及荀彧与刘晞之间那段不明不白、牵扯不清的情思,郭嘉最终还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蔫巴巴地向自家主公拱了拱手,转移话题道:“甚巧甚巧,您也是来踏青的吗?”

那自然不是的。

郭嘉不用想也知道,眼前这位绝没有游春饮宴的闲情逸致——她简直恨不得将自己泡在那堆奏折。

刘晞闻言沉默稍许,淡声道:“来吊唁已故的车骑将军。”

称自己要致仕返乡、逍遥山水的王越,不久后就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卧房。因其无病无灾的缘故,倒也能称寿终正寝,故而丧仪是往喜丧的规格办的。

朝廷公卿顺应帝王心意,给王越上了个还不错的谥号;而朝中的百官也看准形势,一个比一个殷勤地在王越过世后上门吊唁……以其毕生经历来看,已能称一句生荣死哀。

荀彧与郭嘉等人俱是送过了礼,也上门吊唁过了的。但闻言并没多嘴,安安静静地跟在刘晞身后,随她去了已故车骑将军王越的府邸。

今日上巳,是何等的喧嚣热闹。但那座挂着白幡的府邸却是冷冷清清,格格不入地立在这片车水马龙的世界。

当车骑将军府的牌匾映入眼帘时,刘晞便停下了脚步。她望着那扇朱红色的大门默然许久,继而端端正正地擡起手,深深一揖。

“走吧。”

“您不进去瞧瞧吗?”诸葛亮似有不解,皱眉劝道:“就此折返,岂不可惜?”

“不必了,既然已同故人告别过了,又何必再去惊扰府里的人?”

她今日蒙着面纱,过往的百姓与行人也许不识得她是刘晞,但王越府上的家眷弟子却绝不可能都不知道她的身份。

她今日若是进了府邸,里面的人免不了又要一番折腾,何苦来哉?若死者真的在天有灵,那么无需她进府上香,想来也是明白她心意的。

“走吧,时辰也不早了。”

一行人便按来时的路,慢慢返回。

大大小小的街巷依旧步满了欢声笑语,但几人之间的氛围却没有起初那么轻松了。

郭嘉摸了摸鼻子,有意要缓和气氛,说起了玩笑的俏皮话。刘晞始终平平淡淡,荀彧又素来端方,于是捧场的便只剩诸葛亮一人。

郭嘉倒也不甚在意,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少年聊起了闲话。两人越聊越投机,到后来,玩性大发的郭嘉甚至拉着诸葛亮告了辞,双双跑到一处小摊贩前。

原本四人的小队伍,便只剩下荀彧与刘晞两个人。

“事情已了,我该回去了。文若不是来踏青的吗?你同奉孝他们走吧。”

荀彧并没依言而行,会心一笑后,继续用他那悠扬的声音款款应道:“您一人独行有些危险,彧陪您回去吧。”

刘晞惯来谨慎,自然不会独自出行——就在他们身后的不远处,就有好几名乔装打扮过的精锐禁卫跟随。

但当眉目如画的青年征询似地望向自己时,心忙意乱的她竟鬼使神差地点了头。反应过来后,青年已然应了是。

此时若再改了主意,反而显得别扭,倒不如就这般将错就错。

于是,两个乍然相遇的人,一同踏上了……归途。

荀彧不曾逾矩,依旧守着臣子的本分,恭谨地以落后一步的距离跟在她身后。

即便位置一前一后,两人却并没隔着多远的距离。远远望过去时,倒像极了一对携手出游的恋人。

偏偏两人的容貌气度俱是不凡,结伴走在络绎不绝的街巷时,免不了要让旁人多留意几分。

一名抱着花篮的女孩子更是带着笑容上前,直截了当地询问道:“二位要买束芍药花吗?”

见两人都没答话,穿着橘红色衣裳的小女孩也没气馁,含笑望向荀彧,殷勤劝道:

“郎君买束芍药花吧!这花是刚摘下来的,既芬芳馥郁,又典雅美丽,正衬女郎的容貌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