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白龙鱼服

白龙鱼服(1/2)

目录

白龙鱼服

暮春之时,护乌桓中郎将荀攸呈上加急奏表,言公孙瓒图谋起兵,事不得已,只能设法取其性命,所幸料敌于先,未曾酿成祸事。

或许这在幽州的确是件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事情,但那些危险的硝烟味,早已在长长的距离中被尽数消磨。

在京都安享太平的公卿贵族并不会注意北疆那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雒阳的重重风波中。

就在前不久,御史中丞仲长统再次上表,请今上恢复前汉之制,让三公掌权,或置丞相总揽朝纲,如此,则上下有序,各人都能尽心尽责,达到政清人和的效果。

今上思忖再三之后,并未像以往那般采纳仲长统的意见,但似乎又对他的部分观点极为赞同,便大刀阔斧地改革起了朝堂的结构。

便是如此,原先尚书台的六曹变为了六部,分别为吏部、兵部、刑部、户部、礼部、工部。

六部依旧隶属于尚书台,是尚书台的下属机构,但与之前相较,其独立性无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众人对于此事,赞叹有之,质疑亦有之。雒阳城里的公卿百官,已围绕这件事来来回回地讨论了好些日子。

高居汉宫的皇帝陛下想来是知道这些议论的,不过……区区几句言语罢了,何须干涉?

只要权力与民心还在她手里,那么,那些由公卿贵族掀起的舆论便永远无关紧要,甚至对她造不成半点儿伤害。

皇帝全然没管那些流言蜚语,只是在一个暖风融融的日子里,换上一身寻常士女所穿的便服,回到了从前居住的万年公主府。

尚显稚气的少年紧紧地跟在她身后,而乔装打扮后的禁卫则远远地缀在后头。

年幼的诸葛亮稍稍擡首,略有些好奇地出言询问,“陛下,这便是您从前所居的潜邸吗?”

“嗯。”刘晞颔首应道:“走吧。你要是喜欢,日后可自己到这儿来。”

今日回公主府是为正事而来,绝非心血来潮。但当久居宫中的刘晞站在昔年的府邸时,心里没来由地有了些伤怀。

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倏然响起,一名皓首苍颜的老者带着几名府中仆从匆匆赶来,猛地拜倒,“公主……公主回来了!”

话音刚落,他又觉得自己的称呼实在不妥,再叩首道:“仆等参见陛下。”

此人正是丁肃,自小照顾刘晞长大的宦官。

从长秋宫到章台殿,从汉宫到公主府,他一直都跟在刘晞身边。在刘晞开府后,又做了公主府的家丞,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地打理府中事务。

“快请起吧,丁公。”刘晞上前两步,欲弯腰去扶。

丁肃不愿让她真的来扶,忙起了身,受宠若惊地喃喃道:“陛下真是折煞老朽了……”

“某能再见您一面,便是死也无憾了……”他将声音压得越来越低,近乎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但感官敏锐的刘晞还是听清了他的话,心里一紧,很不是滋味地应道:“怎么说这样的丧气话?丁公若要见我,遣人来宫里传个信就是了。”

那张布满皱纹的苍老面孔多了几分笑意,也是因此,丁肃脸上的沟壑瞧着越发深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嘶哑,“陛下日理万机,本就忙于公务,哪能用这点小事来烦扰您呢?”

说完这话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道:“陛下是来找小毕的吧,他已经在西厢房恭候多时了。”

“好,我这便过去。”刘晞朝他微微点头,本欲转身离开,却还是顿住了脚步,回头吩咐道:

“你年事已高,还是得好好歇息,切勿过度操劳。改日,我多打发几名可靠的人过来给你打下手。”

“陛下,不用为我这把老骨头操心了。”丁肃那双浑浊的眼睛好似亮了些,低声应道:“您从前派过来的人便很好,只是,我放心不下他们。”

他想好好为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守好这座府邸……万一,万一她日后突然要回家,却见到一个衰败的公主府,便该难过了。

“要是,要是阮女官在就好了,她是顶好的……”

丁肃话说了一半,又惊觉失言,懊恼地住了嘴,有些手足无措地望着刘晞,哑声道:“您快些去吧,仆知您还有正经事要办。”

“好。”

刘晞在这座府邸住了那么些年,自然不需旁人带路,挥退府中的侍从后,自己带着诸葛亮到了西厢房。

踏进西边院子后,一阵墨香便扑面而来。

里面的毕岚听到响动后,赶忙迎了出来。

刘晞手疾眼快地免了他的礼,径直问道:“吩咐你办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陛下,大喜!”毕岚立马眼笑眉飞,不管不顾地冲进里面的屋子,兴致冲冲地捧出一本书,献到刘晞面前。

刘晞将那本书接过来后,便仔细地翻阅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