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人事代谢

人事代谢(1/2)

目录

人事代谢

王越刚刚在小黄门的指引下入殿,头上便传来了女帝清亮的声音。

“不必多礼了。”

“快赐座。”

王越甚至还没来得及施礼,就被热心的小宫女引到了席位上。

他顿时哑然,失笑道:“臣多谢陛下体恤。”

“小事而已,何足言谢?”刘晞已放下了奏疏,笑吟吟地望着下首的人,温言问道:“王师今日如何来了?是羽林孤儿的事情出了什么差错吗?”

“非也。”王越脸上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笑意,轻声应道:“有您的照顾,哪会出什么差错呢?那帮孩子现在很好,陛下无需担心。”

他挺直了如松柏一样的脊背,拱手一礼,道:“臣此次前来,是想举荐羽林左监孙伯符担任羽林中郎将。”

“孙郎虽然年少了些,可勇武不下其父。既有忠君报国之心,也有服人的本领,能得部下效力。以孙郎之才,足以担起宿卫禁中的职责了。”

刘晞眸光微动,恰到好处地露出些惊讶的神情,斟酌道:“王师所推荐的英才,自然是极好的。况且,我也见过孙伯符,知道他的才略才情。”

她顿了顿,略有些疑惑地问道:“可……王师为何突然有了举荐孙郎的念头呢?我原本是打算让人多磨砺几年,再行提拔之事的。”

“少年人意气飞扬是好事,但终究失了几分沉稳,日后恐遭小人所害。”

“陛下考虑的是。”王越满脸歉意地抱拳道:“是臣思量欠周了。”

他忽而叹了口气,以一种既怅惘又无奈的眼神望着上首的皇帝陛下。

针扎似的疼痛再次从胃脘处漫了上来。

刘晞的心瞬间沉了下去,手指也不自觉地揪紧了膝上的衣襟。

“可是陛下,臣老了……以臣的残年余力,恐怕要不了多久,便要日暮途穷,大限临头,不能再为您守卫禁中了……”

“王师。”刘晞笑着打断老将军的话,“可别再说胡话了,您还正值壮年呢,哪里能与垂暮的老者扯上关系呢。”

出言安慰臣子的皇帝笑得风轻云淡,却又情不自禁地打量起了不远处的王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霜雪之色爬上了他的双鬓,将一个年轻力壮的将军侵袭成现在这个平和得不能再平和的老者。

“陛下莫再哄臣了。臣活到今日,已没什么遗憾了,唯一的担忧也就是怕自己死后,没有可靠之人护卫禁中……”

鬓发苍苍的老人长长太息一声。其实,他的神情并不像他所说的那般轻松……

“是臣想岔了,今日之朝廷已是人才济济,怎会缺个守卫禁中的将领呢?”

他轻声呢喃起来,脸上的笑意浅淡而温和,叹道:“臣也能放心离去了。”

刘晞轻轻为自己倒了杯温水,闻言回道:“王师为国操劳了大半辈子,也是时候该歇歇了。”

从刘纯熙到刘晞,一路走来的她不知已经历过多少生离死别,但是,要怎么才能对离别真正释怀呢?

于玉堂殿的皇帝而言,这是个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她只能垂下眼眸,掩下神思,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平平静静地与眼前的人告别。

“我可是少时便听过您凭一把剑游走江湖的故事呢,日后您若退隐江湖,可得记着多往宫里捎口信。”

想起年轻时那段日子后,王越有些赧然,莞尔道:“一定,一定。”

王越离开玉堂殿时,刘晞亲自起身,直将人送出了宫殿外。

周围的侍卫见状皆暗暗赞叹——今上果真是个礼贤下士、温以待人的君主。

王越起初很是有些受宠若惊,忙出言阻止,奈何刘晞已定了心意。推脱不过的王越只好同女帝一同出了玉堂殿。

到回廊之后,王越便再不愿刘晞继续相送了,忙侧身一礼,抱拳道:“臣去矣,愿陛下珍重。”

“王师也要珍重。”

刘晞同他告别之后,便转身回了宫殿。

暮色渐深,夕阳的余晖透过汉宫的红墙绿瓦,斜斜地照在人身上。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1]?

碎金般的夕阳洒在肩上时,刘晞脚步微顿,蓦然回首,望了眼那道逐渐离去的身影。

“陛下?可是有何事要吩咐?”身旁跟着的宫人见状微楞,躬身行礼,试探性地出声询问。

“无事,回宫吧。”

艳丽的夕阳被孤零零地抛在身后,大汉的皇帝陛下带着疏疏淡淡的笑容回了自己的宫殿,继续处理着未完的公务。

时间与晚间的微风好似无甚区别,俏皮地闯入殿中之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夕阳不知何时已隐去了行踪,恍若残雪一般的月光自小窗中透进来,将殿中人衬得愈发清丽缥缈。

刘晞望见窗外的天色后,下意识地揉了揉胀痛的额头,随即起身入内室洗漱,阖眼躺在床榻上。

流淌在四肢百骸中的困乏在拼命地叫嚣着,可躺在床上的人偏又没有半点睡意。

……那些东西,又来了。

每每阖眼前,那些不愿面对、不愿正视、不愿忆起的事情,总是负心违愿地出现在脑海中,循环往复,无止无休。

越是想将其掐断,越是深陷其中。

具有丰富失眠经验的刘晞很快便明白,今晚怕是难以再入眠了。

遂披衣而起,临窗而坐,安静地注视着夜幕中的那轮明月。

寂静的春夜里,似乎有鸟啼声模模糊糊地响起。

屏息静听的刘晞倏而叹息……是子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