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之祀(2/2)
“白泽……”
“果真是神兽白泽……”
“这是真正的上天赐福啊……”
庄严肃穆的祭典之上,却有各色各样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地出现。就连台上那个念祝文的礼官也被吸引了注意力,不知自己要不要继续念下去。
但很快他就不需要再思考这个问题了。
因为底下那群着玄端礼服的大臣们,已经清一色地跪了下去,近乎狂热地朝那只传说中的瑞兽拜倒,口中还俱是念念有词。
于是那个被太常府安排到台上念祝文的礼官,也将那副文书妥善地收了起来,规规矩矩地避至一旁,随大流地跪了下去。
没多久,南郊坛的所有臣子都因为这破天荒的神迹跪了下去。
而那只被众人投以狂热视线的白泽神兽,则悠哉优哉地迈上了外坛,在众人瞠目结舌的神情中走到万年长公主的身边。
众人还没来得及吃惊,便见瑞兽将前足搭在了万年长公主的衣摆上。待公主蹲下身之后,瑞兽便微微张开了嘴,十分通人性地将口中衔着的玉石交到她手中。
有眼尖的臣子在看清那枚玉之后,差点便要惊呼出声——这看着委实不像是什么普通的玉石啊,倒是像极了印玺的式样。
刘晞接下来的话无疑印证了他的猜测。
有幸和“神兽”,也就是系统幻化的白泽有交流的万年长公主本人从容得很,风轻云淡地接过那枚玉石之后,便含笑站起了身,朗声笑道:
“上天赐下福祉,以瑞兽白泽为大汉寻回了传国玉玺。可见我大汉乃天佑之国,必能万古长青,国祚绵长!”
不少人听到此话后皆是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跟着喊道:“天佑大汉!”
“天佑大汉!”
传国玉玺在祭天之典上,幸运地被寻了回来,这对大汉上上下下的臣民来说,都是件喜闻乐见的好事。
但百姓们对玉玺的议论依旧未曾停下来,不过庶民们在谈论此事时,不再常常提起高居德阳殿的天子。
素有美名的万年长公主,以及在祭典中出现的瑞兽白泽,成为了百姓口中的主人公。
白泽通万物之情,通鬼神之事,只有在王者有德时才会出现在世间。
那么,是哪位王者的德行吸引了瑞兽降临,使上天赐下祝佑呢?
鲜少人会在这样的时候提起那位尊贵的天子,绝大部分百姓都会笑盈盈地拉着自己的父母、子女或伙伴、同袍,万分笃定地认为——定然是万年长公主的德行感动了上苍!
乘车到外体察民情的新任宗正对此忧心忡忡,甚至不由自主地对着自己的两位义弟感叹道:“天下百姓,已然是只知有公主,而不知有天子了。”
素来耿直的张飞闻言一横眉,无所谓地回道:“某没什么学识,但也听过不少公主平乱保民的事迹。至于天子,他虽登基了这么些年,可某却从没听说过他有何作为呢。”
刘备无奈叹道:“三弟慎言。陛下尚且年幼……”
张飞不解地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问道:“可是,若某没记错的话,今上不是早就办过冠礼了吗?”
“不可妄议陛下。”刘备被噎了一瞬,好一会儿才回道。
张飞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满口答应道:“一定一定。”
人力微浅,终究不能与大势相抗。没过几日,让刘备最担心的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从前那个久负盛名的术士襄楷,也就是如今在鸿都门学讲经的博士,竟操弄起了老本行,神神叨叨地在人前抛下一则谶言,或者说预言:
皇极不建,暨于大乱;天之不泯,诞生明圣;太白经天,民更其王;女主兴国,以济其难。
这则谶言一经发布,就以十分可怖的速度在民间流传开来。
而就在这则预言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之时,又有数名关中百姓现身说法,称自己近来频频梦见太白昼现的景象。
于是那则神秘的预言,仿佛一下子就变得真实可感起来。
成千上万的庶民自发地传唱起那则预言,欢欢喜喜地开始企盼皇位变革、女帝临朝的那一天。
唉,谶言什么的,都是瞎编的哈(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