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何为仁政

何为仁政(2/2)

目录

“自幼时起,老师便教导我要为家国社稷做打算。”刘晞声音微滞,说话的语调微微上扬了些,仿佛带着些少年人的稚气,“难道我便不能为自己做打算吗?”

“匡国济时,扶危救乱,我辈之责也。”卢植拒绝了此间主人的搀扶,固执地伏拜于地,一字一句地回道。

“好,老师的教导,学生会铭记于心。”

“容我稍稍打理衣着,便随您入宫觐见陛下。”

有曾任刘晞太傅的卢植出马,万年长公主终于摒弃前嫌,答应回朝。

而刘晞回朝的第一件事,便是驱散聚集在南门外的数万民众。

据传,万年长公主当日未带一兵一卒,独自驱车到人群之前,温温和和地与为首的几名领头者出言交谈,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之后,聚集已久的人群很快就散去。

之前还满脸愤然的民众,脸上都换上了的欣喜的神情,近乎喜极而泣地与身边的人交换新得的喜讯——长公主再次临朝了!

让百官群臣措手不及、左右为难的惊天变故,到了刘晞这儿,却不过是小事一桩。

不需千军万马,不需冷血镇压,也不需流血牺牲,只要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就能让忿忿不平的民众,甘之如饴地回到自己的家或学校,欢欢喜喜地做着手头上的事情。

功臣身退的刘晞径直入宫,去见焦急不已的皇帝。而卢植则一身常服,拄着手杖立在街巷之中,默然不语地望着即将散去的人群。

今日的变故能如此顺利地解决,而不让朝廷与陛下背上屠杀无辜士人、百姓的名声,实在是幸运至极。

可此时的卢植心中……可谓百感交集。

原来,在他未曾深究的角落里,万年公主的声望已经攀升到了如此地步吗?

仁名远播,声驰四海,手中握有兵权,底下还有许多忠心追随她的僚属。

甚至于,朝中如今的中流砥柱,皆与她关系匪浅。廷尉陈群,少府陈琳,御史中丞荀攸,中书仆射郭嘉,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这些人皆是经万年长公主之手,提拔至朝中。

此外,掌羽林、虎贲二卫的王越,分别屯兵于都亭、平县的张辽、孙坚,监管北军五校的程立……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将,也都是公主的故旧亲信。

心中的私情蠢蠢欲动,意图让卢植就此打住心中的思绪。可理智却让他不得不继续朝下思考。

还有,还有……在中枢之外,在雒阳之外,也有着公主的亲信旧交:并州刺史刘陶,兖州刺史贾诩,冀州刺史曹操。

而且因为其平定凉州之乱的缘故,公主在凉州深受爱戴,威望颇高……

卢植几乎不敢再深思下去。

他颤抖着拄着手杖,哆哆嗦嗦地立在人来人王的街巷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卢植方才压制住心中的滚滚思绪,努力抚平自己的声调,出言询问从他身边经过的一位老人。

“老丈年事已高,为何不在家中休养,反倒出现在此?”

“我虽老了,可身体却好着呢。为何不能出现在此处?”

卢植勉力挤出一丝笑容,向老者道了声歉,继续问道:“老丈今日出现在此处,难道也是因为万年长公主吗?”

“然也。”

“为何呢,究竟……为何呢?”

老者倍感奇怪地望了他一眼——因为觉得卢植的问题奇怪,所以连带着觉得他这个人也奇怪极了。

老者满脸不悦地瞪了眼卢植,本欲拂袖而去,可没过多久,又气鼓鼓地折了回来。

“老朽本觉得同你这样的人没话说,但今日若不同你说道说道,心中的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

年迈的老人絮絮叨叨地谈了很多,说公主当年推广的曲辕犁和翻车好用得很,干农活时省了不少力;说若不是中平元年那年,公主在雒阳施粥,他阖家老小早就饿成了白骨……

说去岁朝廷发放的寒衣很暖和,说公主除去了欺压他们许久的贪官污吏,还说邻居家的那个遗孤很幸运,竟然被选为了羽林孤儿,日后说不定能成为郎官……

卢植毫无不耐,安安静静地听完了老人滔滔不绝的絮叨。

“若是公主当真回了封地,那老朽也要带着合家老小,一同搬过去。”老人以一句喟叹似的话,总结了刚刚的话。

卢植便继续发问:“老丈为何想搬走?即便公主走了,朝中也还有陛下,有许多忠直的耿耿之士。”

老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对面家的傻儿子,冷冷应道:

“朝廷?朝廷!我活了大半辈子,难道还会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样子吗……”

留下这么一句话之后,老人头也没回地迈步离开。

本周目真的很顺利耶~收拾收拾,差不多可以登基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