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昭月长明 > 见我(重写)

见我(重写)(1/2)

目录

见我(重写)

这天,卫姝瑶抄了一整日药方,直至深夜。她稍松了松手腕,还想再誊写时,却发现笔墨不够了。

卫姝瑶自知要说服宁王联合沈兴良一同抗击北狄,必须找借口留下来。思来想去,唯有学医这办法以做权宜之计。

只是,这条路怕是难走得很。况且,哪怕能说服谢钧,沈兴良那边又该如何?

卫姝瑶心中叹气,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恰好这时,魏谦来找卫鸣,卫姝瑶顺口提及自己缺墨,问他何处可取。

魏谦急着要走,随意说:“去隔壁院子,我原先的书房里有许多墨。”

隔壁院如今是谢钧的居所,亦是库房所在。

不过只是去拿一方墨而已,卫姝瑶没有多想。

院里静悄悄的,谢钧应是出门去了。

卫姝瑶依着魏谦所言,走到最末尾的一间书房里,果然见桌上摆了几方新墨。

她正要伸手拿过,突然看见镇纸下压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

《祭姐文》

“呜呼!吾年少失恃,惟长姐是依……彼时汝与吾俱幼,未尝一日相离也……余捉鸣蝉,汝奋臂出其间,虫僵同xue,吾言与汝同死,汝笑言捂腹……今祭姐念昔,当时情形,犹赴耳目。汝在九泉,应分明忆之。凡此种种,虽为陈迹,然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如影,思之悲凄,逼取骤逝……然汝已不在人间,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笔力遒劲行云流水,只是笔者落笔时应是极尽抑制着心中悲戚,字字力透纸背。

卫姝瑶只粗略看了一眼,也被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哀恸之情所打动。

“没想到魏知州看着粗犷,实则内心如此细腻,文采斐然,诚挚动人。”

她正要离去,忽然听到门前有轻微的脚步声。

虚掩的门倏地被人推开了。

卫姝瑶浑身僵硬着回头,眸中哀色一下凝固住。

谢钧站立在阴影里,朝她睨来。

他面容冷漠,投来两道凛冽的寒光,与她记忆里任何时候都判若两人。

卫姝瑶勉强扯起笑容,解释道:“我只是想来拿一方墨,不知这是你的书房。”

谢钧一语不发,望了她片刻,冷声道:“动了什么?”

卫姝瑶连忙摇头,举起手里的墨,又低下眼眸,道:“你放心,我什么也没碰,就拿了这块墨。”

谢钧冷冷道:“最好如此。”

卫姝瑶头皮发紧,悄悄觎了他一眼,见他冰冷的眸光里隐隐有一丝仓皇失措。

像是被人窥破了心底最隐秘的地方。

原来,桌上这祭文是他写的?

卫姝瑶心里正是诧异,察觉一片阴影蓦地笼罩下来。

她惊恐擡头,见谢钧张开双臂,竟是将她整个人圈在了案桌前。

那双素日里温润如水的眸子,正冷冷盯着她。

“随意出入本王书房,你可知罪?”

卫姝瑶脸色煞白,攥紧了手里的墨条。她心中懊恼,明白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释得清的。

“我不是故意的,我确实不知……”她声音有点抖,全身紧绷。

这时,外面又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君上!五郎回来了,有要事禀报!”

萧知言这几日在前线打探消息,卫姝瑶也有所耳闻。她心里一咯噔,难不成是谢明翊亲自北上讨伐天门关了?

她僵硬着垂下眼帘,盯着足尖。

谢钧凝眸看了她片刻,忽然直起腰,从桌前慢慢退开。他一句话也无,径直撇下卫姝瑶走了。

卫姝瑶全身还紧绷着,侧耳倾听他和来人低声说话,不多时脚步声就远去了。

她终于松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后颈,这才察觉身上渗起一层薄汗。

前几日,谢钧得知探报,北狄要在崀山迎击沈兴良大部,以雪上次溃败之仇。

萧家本想隔岸观火,坐等渔翁之利,但不知为何,本该前往崀山的北狄大军突然改向,令谢钧心生疑窦。

得知了北狄真正意图后,萧知言日夜疾驰赶到了天门关。一刻钟前,他刚叫开了城门,顾不上下马歇息,直接就闯到了太守府。

“军情紧急!”

萧知言在书房拜见了谢钧,单膝跪下,双手呈上一封染血的信,急道:“北狄根本不是要去崀山迎战沈兴良,而是朝着天门关来了!”

谢钧神色一怔,接过他手上的信,蹙眉扫了一遍,眸中渐渐肃然。

“密探拼死送出了这封信,据言,北狄王子隗烈率领八万精锐,正往天门关而来。此外,他还指使臯落同时发难肃州,若是天门关失守,两相夹击,只怕肃州也将成他们囊中之物!”

此前,北狄已经与紧邻肃州的臯落部族达成同盟。隗烈让臯落攻打肃州,一则是为了避免天门关求兵肃州,二则也是为了离间人心,方便后续再一鼓作气拿下肃州。

天门关驻军不到四万,难以抵御北狄八万精锐。眼下天门关告急,按理前往最近的肃州求援方是上策。但……

谢钧揉了揉眉心,轻声叹了口气。

且不论皇帝一心要置萧家于死地,肃州是否愿意出兵。单论肃州能否力战臯落时分兵力救天门关,便是大问题。若肃州出兵援助天门关,恐臯落痛咬一口。若肃州按兵不动,则天门关不保,肃州此后也将陷入夹击之势。

“隗烈这狗东西,倒叫他想出了这么个顾此失彼的坏计!咱们该当如何应对?”萧知言眉毛拧成一团,愤愤道:“以北狄赶路的速度,只剩五日,哪怕现在去信求援玉水郡等地,也赶不及了!”

萧家虽然还有八万将士驻扎于玉水郡等城池,但行军耗时不短,定然赶不上。

谢钧指腹捏紧了信,慢慢踱步到窗前。

朗朗晴夜,一轮银月高悬。

澈亮月辉洒落在他柔和的五官上。

似是觉得那月光太过刺眼,他闭了闭眼,冷声吩咐,“速召人议事。”

萧知言急忙撒腿而跑,匆匆离去。

谢钧在书房等了片刻,邓衍、萧迎、萧知行、魏谦、卫蒙、卫鸣等人及一众心腹急急从睡梦中赶来。

众人商讨至天色将明,仍是僵持不下。

萧知言的父亲萧迎道:“除去六万兵马需提防北狄及沈兴良,玉水郡等地可调兵力不过区区两万,合计天门关兵力拢共不过六万,难敌八万北狄铁骑。”

邓衍也道:“天门关虽易守难攻,但背靠祁兰河,一旦被攻破,咱们将毫无退路,即便背水一战侥幸保下,若肃州突然发难,难以全身而退。”

“不若暂时撤离天门关,放北狄大军过祁兰河,令肃州与臯落、北狄先行一战,待两败俱伤之时,君上再全力发兵肃州,灭北狄收肃州,何愁肃州人心不归?”萧迎摸了摸胡须,郑重道:“君上志在逐鹿中原,正好以肃州为基,大业指日可待。”

一番话毕,众人多数陷入沉思,有几个已经颔首赞同。

“放你们的狗屁!”魏谦刚喝了口水,一听立即摔了茶杯,怒吼道:“你们要弃城当逃兵,老子不依!”

“当初你们要拿天门关,口口声声说国之本在民,如今出尔反尔视百姓为草芥,弃之敝履!”魏谦气得胡子抖动,指着萧迎等人,怒骂不止。

“你们什么王权霸业,老子不在乎,老子在乎天门关数十万百姓的命!你们、你们说弃就弃,他们是比北狄的马跑得快,还是命硬得过北狄的大刀呐!”

眼看魏谦越发激动,撸起袖子就要去揍萧迎,一旁的萧知行和卫鸣连忙上前拖住了他。

卫蒙跟上来拉过魏谦,去角落里好生安抚他了。

卫鸣眉心紧拧,沉声道:“其实并非全无转圜余地,尚有一策,能顾两全。”

“确实。”萧知行也擡起眼来,与他对视一眼,“卫兄与萧某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等卫鸣和萧知行说完,谢钧沉默了片刻,眸光晦暗不定。

良久,他终于淡淡开了口:“诸位所想,本王已有所知。夜色甚晚,诸位且先散去,等本王知会。”

除了魏谦被卫蒙领走,其余人等散去了。

书房烛火通明。

晨曦微亮,一丝光亮打在窗户缝隙上,钻进屋里来,与烛火交相辉映。

谢钧独坐在长案后,双眸泛着血丝。

他将祭姐文慢慢展平,低眸看了许久,最后才小心翼翼折叠起来,放进匣子里。

他自言自语,“长姐,今日若想要保全天门关,便只能低头去求慎王。”

“当年慎王见死不救,你叫我不要恨,可我终究放不下。”谢钧低声喃喃,眸子里是沉甸甸的痛楚。

“长姐,我究竟该当如何?”

卫姝瑶早起后,就去了卫鸣房中。

昨夜整个府邸动静不小,她知道定然是出了大事。

卫鸣不肯如实相告,敷衍了她几句。

兄长的反常,让卫姝瑶感到莫名忐忑。

联想到昨夜谢钧被急匆匆叫走,甚至没来得及追究她擅闯书房,更是不安。

不过,很快她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萧知言来嘱咐她,让她收拾行李,以备不时之需。她见他面色焦灼,再三逼问,终于得知了来龙去脉。

卫姝瑶震惊了半晌,整个人都如坠冰窖。

十四年前,北狄大举侵扰边关,屠城埋坑,掳妇虐童,诸多暴行罄竹难书。直至长公主谢锦率军痛击北狄,将其驱逐出境,才保住了大魏北线十几年安稳。

此次若是天门关失守,肃州唇亡齿寒,一旦沦陷,大魏必将陷入水深火热。

卫姝瑶心乱如麻,她坐了好一会儿,听见外面有仆从来往吆喝,在准备搬运行李。

看样子谢钧最终还是决定弃城,打算要先行遣散民众。

卫姝瑶从窗户望向外面乌云密布的天际,手指捏得指节发白。

“沈奕……我该怎么做?”她低声喃喃。

层叠的厚云垂落,遮蔽了日光。

卫姝瑶独自安静坐在榻上,没有收拾东西。她心里百转千回,面色却始终淡淡的。

良久。

卫姝瑶站起来,行至案前,挽了袖子,将拿的新墨磨开,提笔沾墨,开始写信。

第一封信是写给父兄的,很快便写好了。她将信纸装起来,封了口,放在案桌上,又取了张纸。

第二封,是写给谢明翊的。

本有千言万语,但落笔时却不知该从何道来。

她悬停在半空的手腕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一笔一划认真落笔。

待墨迹稍干,卫姝瑶搁下笔,从腰后抽出谢明翊赠予她的那把匕首。

匕首的刀柄是空心的,里面可以装暗器或是药粉,当初她觉得谢明翊颇为多此一举,不曾想今日竟然能派上用场。

卫姝瑶把薄薄的信纸卷起来,小心塞进刀柄里。

她攥紧了刀柄,重新擡头望了一眼乌沉沉的天色。

窗外凉风吹拂,风雨欲来。

卫姝瑶回想着初到天门关时,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声鼎沸,是北境难得见到的一片安宁。

但愿不虚此行,护住这一份安宁。

卫姝瑶掌心被刀柄的卷纹硌得发红,却莫名生出几分激动来。

她想起离开曲州时,暗自藏在心底的决定。

山河无恙,盛世安宁。是他心系,亦是她所念想。

卫姝瑶深深吸了口气,换上一身婢女装束,将匕首插进靴子里,推门出去。

临走前,她隔着镂空的窗格,望着隔壁安睡的父亲,兄长正守在他榻前,不知在看什么。

卫姝瑶用力咬了下唇,收回视线,转身果断朝着隔壁院落走去。

院里已是人群攒动,一面收拾东西,一面窃窃私语。

卫姝瑶穿过身穿铠甲的将士们,缓步走到最末尾的书房前。

没有人注意到她。

她擡起眼,看见谢钧正站在廊下,在和萧知行低声交谈。

卫姝瑶的心砰砰砰狂跳起来,手心渗出了薄汗。

谢钧已经看见了她,侧目望过来,眸中掠过不易察觉的一丝诧异。

他轻蹙眉头,对萧知行低声道:“稍后再议。”

卫姝瑶停下脚步,望着他,咬了咬唇。

谢钧果然迈步过来,沉声问:“寻本王有事?”

卫姝瑶垂下眼帘,轻声道:“姝瑶有要事禀报,请殿下移步书房。”

庭院里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悄悄看向谢钧。

却见他神色淡淡,转身推开了书房的门,做了个请的手势,一如既往地温和疏离。

一片沉默中,卫姝瑶目视前方,毫不犹豫地踏进了房里。

入屋的刹那,她反手关紧了房门。

谢钧负手立在案前,敛了虚浮的笑意,冷声问:“何事?”

卫姝瑶顿了顿,神情庄重,开门见山道:“我可以帮殿下解天门关之困。”

“天门关乃是北境要塞,殿下若弃城而逃,不仅失了战略要地,更有损威名。为今之计,若求和肃州,不仅能保全天门关,殿下亦不必令百姓寒心。”

其实卫姝瑶觉得现在贸然开口并不妥当,可她不能再等。

卫姝瑶沉吟片刻,一字一句道:“请殿下将我送往肃州,我愿替殿下说服慎王。”

谢钧一直没有情绪的脸色终于微微松动,朝她看来。

屋外忽然惊雷炸响,紧接着暴雨轰鸣,倾泻而至。

谢钧凝目盯着卫姝瑶。

“你何德何能?”他冰冷的嗓音伴着雷雨声,“本王最厌恶慎王,他亦如是。无论本王送谁过去,都是送死。”

谢钧突然笑起来,轻呵声在雷雨声中尤为刺耳。

“你根本见不到慎王的面,就会死。”

他声音里却带了一丝几不可察的颤。

卫姝瑶站得笔直,拢在袖中的手指戳进掌心,掐得生疼。

“仇敌之敌,或可为友。殿下应当明白这句话。”她压下心中的不安,与他错开眸光,望着窗外的落雨。

“殿下可先处置我,再将我送过去,言明是卫家女,慎王必定会接见。殿下送我过去,并无任何损失。但若是事成,岂非皆大欢喜?”

不等谢钧再出口拒绝,卫姝瑶忽然行了大礼,深深叩拜下去,额头触地,声音肃然道:

“若能事成,我想恳求殿下一件事。”

“盼殿下,暂以大局为重,摒弃前嫌,与沈兴良将军同仇敌忾,共同抗击北狄,护佑大魏百姓免遭铁蹄踏践。”

谢钧神色霎时僵住,身后的镇纸倏然被他碰落在地上。

“哐啷”一声,响彻他耳畔。

他注视着叩拜的卫姝瑶,久久未动。

“你不怕一去不回?”谢钧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声音有一丝抖。

卫姝瑶慢慢退了两步,深深弯腰,拱手作揖。

“那便,一去不回。”

谢明翊启程前往河州时,贴身随侍只带了梁锦,周秦留在宫中以保芫华安危。

才出了京城不过半日,就遇到南下的云舒。

谢明翊拆了慎王亲笔信,细细阅了两遍,当即决定将大部一分为二。一批从雍州前去支援沈兴良,一批则去肃州攻打天门关。

他领着亲兵,日夜兼程沿着官道一路北上,终于在数日后赶到了肃州。

入城时,天色已经黢黑。

大军已经在城外就地扎营,只有数十位亲信随同谢明翊,朝着慎王府打马而去。

快到时,西面一条官道上由远及近,一队七八人疾驰而来。

两方人马在王府门前碰了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