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95章

第95章(2/2)

目录

设备全部拆解分组后,全都进行了细致的编号和摆放,这个期间门口是有卫兵把守的,无论是谁进来或者是出去都要在三个人以上。

“磁控管已经拆出来了,接下来我要把这个原件再进行细拆,负责磁控管研究的同志,可要好好看清楚。”

虽然这是小功率的磁控管,但是人家的制造技术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拆完了所有的设备和需要研究的元件,南曼没有急着重新组装。

她领到的任务除了拆设备,还有一个就是要给这些设备进行重新的升级组装。

升级的元件她不负责研究,这得靠大家一起分工合作。

等什么时候其他人都有进展了,什么时候这台设备才能组装回去。

能做这个决定,童教授和上级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之前拆机器都是很快给组装回去。

从来没有过拆开后中间隔这么长时间不组装的经验,把卫兵里三层外三层地派过来监管也是因为这个。

其实不光童教授压力大,这次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压力都空前的大。

因为他们如果不出成果,南曼这边就得开天窗,不想坑队友就只能更加努力埋头苦干。

不干不行啊,南曼同志这压力太大了,隔三岔五就要到大家的实验小组中转悠一圈儿,而且她好像也怕给大家压力,用的借口都是“交流学习”。

“压力巨大”的南曼同志此刻正在后院盯着两颗果树发呆。

来蓝星时代后,这应该是她参与过工作量最少!的一个项目,零件升级不用自己动手,设计的平衡性也不用自己做测试,能动手的也就是拆和装这两个过程。

其余的动动嘴,在适当的时候给别人一点“启发”就可以。

真是太轻松了有没有!

比起化肥项目的大包大揽和农机项目的亲力亲为,她现在更像是在度假。

难怪大家都喜欢当教授,不喜欢当学生呢,感觉这活儿是挺轻松的。

“果然是压力太大了,这是在疏解吧?”

看到南曼跟人借剪子说要学习打理果树,钱秋和另外两个师兄不由有些心疼她,瞧瞧给孩子逼成什么样了。

关于南曼在老家学习果树的管理这件事,童教授是不知道的,所以看到南曼在树荫底下吭哧吭哧剪树杈子时,他也不由反思了一下。

难不成真给她的压力太大了?

以前没听说过她有这种爱好啊。

说到底他还是心疼学生,于是抽了个空,将南曼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宽慰道:“你不用太过担心,收发机这边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好的底子,现在只要磁控管研究明白,我这边负责的频率合成器升级也会加快进程。”

南曼:?

她担心啥了?她啥也没有担心呀。

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帮着大家增加研究经验,设备改得好不好,她都没有心理负担,反正这设备就算升级了也用不上。

就算是大家的研究成果不给力,她偷摸给某一部分改装一下也不是问题,反正最后能用就行。

不过她也反思了一下,可能真的是太闲了,导致大家都有些担心她,或者再去给自己找点事做?

然后大家就发现南曼同志终于不跟那两棵苹果树较劲了,她改成窝在屋里不出来了。

“放心,我去看了一眼,正在研究微波通信技术的基础原理呢,估计是自己也想参与一下研究加快进程。”

在确认了南曼已经“恢复正常”,钱秋第一时间就给大家通个气儿。

“那就好~”

大家终于就放心起来,又开始专心搞自己的研究了。

对南曼更了解的童教授却有些疑惑,他怎么觉得这小丫头似乎是憋着什么大招呢?

算了,想那么多也没用,还是继续做实验吧。

“找到了,找到了……”

时间飞转,已经进入10月的一天,基地的某一个实验室突然爆发出欢呼声。

突然听到动静,纷纷探出脑袋:“哪一个组出结果了?”

“我们找到了!”

发出欢呼声的正是钱秋这一组,今天这个小组的人极其兴奋地跑到院子中心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最新数据。

“磁控管输出天线通过极靴孔洞连接到阳极翼片上……天线做成锥状可提高输出功率……圆棒状可提高功率……条状……”

“这一下就找到了三种形体,这效率也太高了!”

虽然这算是研究中最简单的一部分,但是能这么快出成果也是很鼓舞人心的。

“我们正在尝试电磁铁产生磁场,咱们只要把管芯和电磁铁配合的技术再攻克出来,这磁控管技术还有什么难的?”

“我们调膜和极阴过热的问题,也有了解决思路,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能出结果。”

“同志们加油,胜利就在眼前!”

整个小院儿一片热血沸腾。

看着这样的情景,某人“深藏功与名”,打算继续利用“交流学习”机会,给大家输送“灵感”。

某人在心里甚至不由自主感叹一下,这学术氛围简直棒极了。

短短一个月内就有这么多的“突破”。

估计自主研发出具有实用性的模拟微波通信设备,指日可待啊!

再飘一下。

四舍五入就是以后种花家第一颗卫星用上微波通信设备啊~

正当南曼美滋滋地打算回屋,继续她的研究时,另一边基地的大门已经被打开,一辆军绿色的汽车缓缓驶进。

来人出示了工作证与一份调令,童教授确认过后便把南曼叫了过来。

“南曼同志,上级有命令,需要你立即跟我们离开。”

听到对方的话,南曼第一反应是皱眉,她现在还不能离开,先不提研究进度的问题,单说内设备,拆开后还没装回去呢。

已经看完所有文件的童教授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劝道:“只是临时离开一下,估计很快会送你回来。”

上面写的调动只是三天时间,一看就不是要把南曼真的带走,这是表明还要送回来的。

“好的,我去拿点东西,咱们就可以出发。”

看到调令上的签字,南曼一下就明白了对方找自己的目的。

那件事是出结果了?

汽车走出山林后,直接奔上了跨省国道,之后便是一路向北行驶,虽然南曼没走过这条路,但她也知道这个方向应该是回京城的。

这就更加坚定了她的猜测,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却雀跃起来。

汽车行驶到京城郊区时已经是傍晚,等到到达目的地时,天已经黑透。

“小同志,咱们又见面了啊。”

几位上级早早就已经等在了接待室中,大多都是都是上次见过的,

还有几位大佬人物,南曼上次没有见过,看打扮似乎也不像领导,更像是搞学术研究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今天这次见面大家都很重视,看表情就可以判断出来。

门被轻轻带上,南曼被对面这么多大佬同时“包围”,面上就带了一点忐忑和紧张。

别人眼中她可能是被吓的,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点都不害怕,她只是过于期待,所以害怕接下来听到的话让自己失望。

“今天咱们这个会,是连续上一次的见面话题,有几位新同志加入,大家认识一下。”

“这位是叶结同志,物理学与动力学的专家。”

“这位是于何同志,数学专家。”

“这位是林深同志,应用力学专家。”

“这位是南曼同志,她会成为什么专家,咱们以后可能要多想几个名头~”

一句玩笑话,让原本还有些肃穆的气氛变得轻松了几分。

也让南曼这个唯一一个暂时还什么“家”都算不上的年轻人,在几位后加入者心中增加了重量。

除了在场的叶结,在来这里之前甚至都没听说过南曼这个人,上级这句话其实就是为大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参加到今天如此重要的一个会议。

“前阵子,米国那边发了一颗新卫星,是民用的。”

机要秘书把刚到手的资料,非常自然地递给了大家,显然是把在场的人都被归入可信任的范围内。

“从他们公布的结果来看,的确用到了微波通信技术,而且还是尝试了成像技术,并且进行了全球电视直播。”

这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重大科技发现。

但对于此时的种花家来说,这件事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在种花家绝大多数人来说别说是国外的电视直播,就是电视机都是一个极其稀罕的新鲜事物,可能小城市的人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看着这份厚厚的分析资料,南曼心下有些起伏和感慨:“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卫星通信技术诞生了,我竟然在见证历史。”

“卫星是民用的?”南曼抓住了谈话中的重点。

“对,民用的。”

其中蕴含的信息太过庞大,一项尖端技术,如果没有成熟到一定地步,是不会拿到民间使用的。

可是距离第一次发射卫星成功,才过去了不到5年时间。

这种科研进步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

“所以卫星通信网络的可行性,已经能够被证实出来了。”

虽然他们还无法确认当时南曼说的那些可能性是否会成真,现在这颗卫星的成功已经为那种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概率。

无论大家愿意与否,一个可怕的新时代即将降临。

本文用到的专业知识都来自百度文库引用,为了阅读体验,以后就不一一标注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