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95章

第95章(1/2)

目录

第 95 章

来到蓝星时代,跟着这么多前辈交流学习,南曼在科研上越发信奉“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的真谛。

发现微波通信设备落后,自己现阶段研发还不如直接再购买一台合算,就不搞了吗?

当然,不!

以未来人的眼光看,花大量金钱与时间去仿制现有的落后设备,其研发价值的确不大。

可种花家现在还面临一个问题,设备落后的同时,无线电技术高端研究人才也很缺乏。

所以考虑了一晚,南曼觉得这东西还是得搞出来,只有给上面看到“希望”,才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参与到这个领域。

但这次搞,南曼不打算“大包大揽”全方位服务,她这次打算只当一个“组装者”。

磁控管最起码得做出大功率的吧?

通信容量最起码得达到1800路吧?

设备体积最起码得缩小三分之一吧?

三个“小目标”设定好,南曼的心踏实了。

完成这三个目标,应该花不了多少钱,但却可以培养种花家无线电人才在微波领域的钻研能力,也算值了。

当然这种心思不能告诉任何人,不然大家肯定觉得她“败家”。

不过能看出问题的只有她自己,她不说谁又知道现在研究的这类设备,其实没有多大用处呢?

都整理好南曼第一时间,就找到童教授汇报想法。

“看来你是有思路了。”

童教授对于学生这种高效率已经见怪不怪,他现在就想知道,南曼是打算怎么入手。

“我认为磁控管咱们既然能做出来小功率的,就能做大功率的,所以咱们可以尝试一下,不过……”

“不过什么?”

“教授,如果我说需要把这设备拆开研究,您觉得上面能同意吗?”

没有问童教授同不同意,因为对于南曼的动手能力,A大理工学院的师生就没有不信服的,可问题是这里不是A大。

童教授:……

“你确定?知道这套设备多少钱吗?”

其实也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现在就这么一台进口的设备,鉴于跟毛熊的关系降到冰点,想要再买这种设备真的不容易。

“嗯,我确定,而且零件弄明白后,会给它原样装回去。”

“这样啊~”童教授话中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

“那就拆吧。”

嗯?

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草稿,准备加大马力说服童教授的南曼,此刻脑门上有个大大的问号。

这么轻易就同意了,是不是显得有点草率?

咱们不应该起承转合来一场“推拉”大戏吗?

“这设备,你要是有信心能组装上,就拆吧,我同意了。”

看到童教授脸上风轻云淡的模样,南曼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事不简单。

怎么感觉就像童教授,似乎就在等着她开口拆机器一样?

面对南曼疑惑的神情,童教授也没有卖关子解释道:“这机器原本就拆开过。”

不然现在这种低配仿制版是怎么出来的?

零部件不弄明白构造,还能凭空搓出来?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套设备引进过来后,种花家自己也发现它的使用价值不是很高,虽然嘴上没有承认,但心里门儿清。

考虑到此时种花家的无线电通信,并不怎么使用微波技术,所以这台机器的价值也就是个学习借鉴的模板。

听到这番解释,南曼一时间有些无语,合着她又被套路了呗?

似乎是没有感觉到自己学生的“怨念”,童教授很是淡然道:“既然有思路了,那咱们就开会定向工作计划吧。”

磁控管技术突破可不是那么简单能解决的,不然之前也不会搞了这四五年,研发技术仍然停留在小功率范围。

“好的~”虽然心里有很多想吐槽的,但是谁让她是学生,人家是教授呢。

您是老板您说了算!

童教授是个务实派,说不定工作计划那当天就跟大家一起把大致的“攻坚”思路理顺。

现在的模拟微波设备主要包括微波收发器、微波放大器、频率合成器三大部分。

在无线电收发机研究领域,童教授算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一批人,所以他说要把研究重点首先放到发射机元件磁控管上,大家还是很认同的。

有了这个基调,研讨会议气氛也就更加热闹起来。

“咱们已经知道小功率波磁控管大多采用同轴输出在阳极谐振腔高频磁场……耦合环面积越大耦合越强。”

“可大功率怎么做,这一直都是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所以我认为……”

在这种气氛下,南曼也开始“畅所欲言”起来:“我看过咱们之前研发的一些资料,大功率磁控管失败的一个症结,在于阳极与天线上能量输出上,这问题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解决?”

因为有着之前扎实的无线技术研究的底子,童教授,这几位学生是最先想明白南曼这话的意思的。

“或许可以试一下改变与阳极相通的天线形状或者介质?”

说这话的人是钱秋,童教授参与苏城天线项目研究,她也是从头跟到尾的,所以对这方面的敏锐性就很强。

师姐太上道了!

如果不是在这种场合,南曼都忍不住要为她鼓掌。

瞅一瞅什么叫天分?

这就叫天分!

一点即通,都不用废话,不愧是A大出来的研究生!

“钱秋这个想法可以试一试。”童教授把几个学生的表现都看在眼里,南曼那点小把戏,他大概也看明白了。

“好的,教授。”这应该是钱秋第一次单独负责一个研究部分,可以看出来她整个人都很是紧张和激动。

“输出窗的问题也要考虑解决……”

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包括南曼在内所有人都领到了具体的任务。

走出开会的小屋子,钱秋有些担心地看向南曼:“让你拆设备给大家研究,你这个傻大胆,怎么就敢答应了?”

虽然说童教授肯定不会故意坑南曼,可这种事情责任重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组装不回去,南曼可是要跟童教授一起负责的。

听到师姐误会了,南曼解释道“不是让我拆,是我主动申请拆,这设备不拆开,大家怎么研究呢?”

钱秋:……

虽然知道南曼这算是艺高人胆大的行为,可钱秋的鼻子有些酸,这种行为算是“舍自己为大家”了吧。

“你呀~”

除了无奈嗔怪一声,钱秋没再多说什么。

他们这些人,如果不是真心想要奉献自己,原本是可以选择更舒服的路去走的。

一切都在心里,不必再多说什么。

想透彻这一点,钱秋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研究做好,绝对不能辜负南曼冒这么“风险”创造出来的学习机会。

拆机器的审批文件在一周以后送了过来,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各种会用到的拆分工具和组装工具。

果然是有经验的。

“真拆啊?”

众人看到这个架势,后面都有些紧张。

“李希,田岭,你们两位同志,给南曼打下手。”

这两位是有过拆设备经验的人,这时候资料上显示他们只是参与了一小部分工作,但有总比没有好,童教授对自己的手艺不放心,所以只能找两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

把设备的原图纸打开,南曼已经研究了将近一周,所以这次心里很有底气。

“大家不用紧张,设备结构并不复杂,我拆的时候大家可以认真看,没看明白的也可以申请近距离看一眼,李希和田岭两位同志,你们就帮我把所有拆解下来的零件编号存放吧。”

这设备估计得多拆几天,才能让大家看明白,所以南曼心下一点也不着急。

慢工出细活。

“照相机呢,负责照相的人也跟上。”

机会难得准备的工具也就格外齐全,上面送物资过来的时候,甚至连照相机与胶卷都准备了两套。

“大家看归看,别挡住光线……”

一场拆设备活动,硬生生被大家搞出来一种“发布会”的气氛与流程。

工具上手之后,南曼整个人的气场似乎都变了。

当然这可能是大家的心理错觉,谁让她看起来是那么专注且专业,之前很多人对这个安排还心有疑虑。

看到她拆解设备的手法,还有那种有条不紊的心态,怎么看也不像是没有经验的人。

甚至还有人在心里忍不住嘀咕起来,南曼同志难不成是上面特意请来的无线电设备组装“工人师傅”?

为了掩人耳目,才挂了个童教授学生的假身份参与进来?

但看着童教授其他学生与南曼熟络的模样,又考虑到南曼的年纪后,有这样想法的人又很快打消了这个猜测。

如果是设备组装工人,是不可能有这么深厚的无线电专业知识的。

尤其是那一手画图和看图的能力,只能说人家天赋异禀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