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2)
第 68 章
自己制造不了的东西,需要花钱买,这是个常识性问题。
当然在此时的种花家,“花钱”这是个奢侈性问题,对此南曼心知肚明。所以她一开始就声明说,这不一定是个好主意,种花家很穷这件事她早就深有体会。
“你知道合金钢的国际价格是多少吗?”老于同志答应不骂人,那就真的没骂人,但他瞪大的双眼依旧暴露了他此刻想教训人的想法。
这还真不知道,但南曼知道国内的价格,总之就是不便宜,好奇问道:“多少?”
“合金钢价格每年波动范围都很大,每吨大致在100刀至3000刀之间,三个月前价格是每吨218刀,现在的价格估计也差不多。”种花家在国际上举步艰难,买个东西都便宜不下来。
一整套设备合金钢用量在800吨上下,就是照着每吨200刀来做预算,那也是一套设备光合金钢预算就需要16万刀,要知道这只是合金钢部分的预算啊,更贵的不锈钢和碳钢还没算上呢。
这本帐老于同志甚至连算都不想算,因为光是算算账他自己都觉得这项目干脆停了得了,太烧钱的玩意儿种花家养不起!
话都说到这份上,南曼觉得自己应该劝一劝老同志转变一下思想,做事活泛一点才行:“老于同志,有句话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咱们既然想干点儿大事,就不能太抠门,钱是要省着花,但该花的钱也不能省,你弄这么大项目,几十万外汇的预算都没有吗?”
昨天听到林同志说这个项目计划真正目标是在全国各省建设25家左右的大型化肥厂时,南曼就觉得这个预算肯定不会低,所以她才会开口说要买一部分材料。
因为这么多机器用的材料肯定不可能都是国产,肯定是要进口一部分材料,所以必然会有外汇预算审批的。
果然,旁边的严韬很快为她报了一个准确数字:“去年计划启动项目前,上面给了12350万刀外汇预算,但是这不能都用来买合金钢啊。”
南曼点点头道:“这是自然,所以咱们可以只买合金钢原材料,买回来自己做合金钢,这不更便宜嘛。”
这话说得老于同志表示没法接,听南曼说了这么多,他这才发现南曼其实对现在的状况依然没有了解透彻。
南曼在省城时跟着他开会时讨论机械制造的问题大多都是关于技术性的,他这边的人似乎并没有提项目具体规模。
因为那会儿他们都以为南曼改图纸还要很久,具体项目计划自然要慢慢讨论。
但谁让南曼的设计图那么快就改完了呢?
后续扩大的计划的想法也是临时决定,听南曼这话的意思,林同志去接她时似乎也没给她详细说这个事儿。
看了一眼一直安静守在一边当“空气人”的林同志,老于同志头一回觉得保密工作执行的力度太大,有时候也耽误事儿啊。
“严韬,那什么,你给南曼同志把咱们具体的计划捋一捋吧。”
说这么多,合着还是没合到一个频道上。
严韬还能说啥呢,他也听出来南曼现在了解的情况跟他们是有信息差的。
二十五个化肥厂的计划其实是最初版本来着,经过一个月的“进化”,早就不是原来那个想法了。
H省这次化工项目为什么能这么兴师动众让上面突然派出“指导组”,那是上面的领导们怕老于同志是在“抽风”。
上面把项目放在h省开头,只是想让老于同志过来利硬偈』工的底子负责打个头阵,如果进行顺利种花家是打算在全国去大力建设化肥厂的,这才是老于同志真正要负责的工作。
在全国新建二十五家规模较大的化肥厂,这个目标的确是上面布置给老于同志的最终任务。
但老于同志的想法要更大胆一点,他想用这个项目去带动全国小规模化肥厂建设,五年内至少要推到各个地方市都建一个。
那就是至少上百家中小型化肥厂。
然后h省这边领导班子可能野心也比较大,人家敢跟着老于同志拼一把的。
等省城和兰城新化肥厂试点成功,他们是打算推到全省67个县,每个县都弄一个。
当然推到县为单位的工厂肯定不能搞太大,但南曼设计的设备是可以拆分为单肥和复合肥两条生产线的,如果推行顺利H省每个县都可以弄一个小型化肥厂生产单肥。
但不管是单肥还是复合肥的新设备,各种钢材用量是不打折扣的,先不说不锈钢和碳钢的成本问题,单就这合金钢买下来那就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这么算下来根本就不是二十五套设备的问题,而且就算只有那最初计划的二十五家化肥厂要用年产五万吨的新设备,也不是二十五套年产五万吨设备,保守估计得五十套年产五万吨的设备才够。
种花家的农业化肥缺口太大,大型化肥厂只弄一套设备还能叫“大型”?
听完全部计划内容,南曼静止了好长时间才缓缓挪动一下身子,看向老于同志,眼中带着深深的敬佩:“老同志,不得不说,你挺值得信任的。”
抽风成这样竟然还没有被撤职,仅仅是派过来个“指导组”给纠正错误,这得多大的信任呢?
真应该把童教授叫过来看看,人家这才是搞项目呢,就刚才这个计划全都落实下去,没有个几千万预算你敢吱声?
不对,几千万预算那是造旧设备的成本,如果是造她设计的这一款,这就是小一亿的项目啊!
六十年代的种花家能想着“过亿”的项目,只要有这么个想法那就很了不起了。
因为一般人吓也能吓死。
老于同志真不是一般人!
上千家化肥厂啊,哪怕是各个省分摊出资,那也得是每家出几十个厂子的地方财政压力。
不对,有些地广人稀的省份还分不到几十家,看看H省就知道了,这算是化工大省,市和县分摊下去那就是七一百二百350万家化肥厂。
南曼甚至都可以想象得到,再过几年H省的所有生产大队购买化肥的指标呈指数增长的趋势。
“你别这么看着我,这是未来五到十年的规划,咱们上面也是有这么个想法我才敢往上靠的!”老于同志被南曼看得不自在,立刻表示他真不是脑子一热抽风想的计划,种花家的化肥厂缺口是真需要再建这么多。
这还是最低标准呢!
只不过他稍微大胆了一下,把计划想在五年内一口气干完,因为之前上面的计划是先去和国外谈几套大型生产线出来,然后他这边落实具体工作,带着H省化工和这边慢慢去学习制造技术,争取五年内达到设备自主批量生产的目的。
可这回南曼一个人就把设计图给弄出来了,打基础的时间省了一大半后,后面铺摊子干嘛还要非得十年二十年再干呢?
指导组的老家伙说他“贪功冒进”,他真是觉得快冤枉死了,他明明就是按照上面的大致规划来定的计划啊。
只不过他这边运气太好,遇到南曼这么个“紫微星”,五年搞研发的过程给他跳过去了,那他想加快速度怎么了?
“你也觉得我太急了?”问这话时,老于同志神色带着一丝茫然,他的底气有大半是来自南曼的设计,要是连南曼都不认可他的想法,那是不是错的真是他了?
还是有些着急。
不,是很着急。
如果老于同志是南曼在星际时代的同事或者领导,她一定会去劝他不要这么激进。
摊子铺太大的风险过高,后果严重到整个团队都无法承担责任时,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看着这个脾气不算太好的老头儿,南曼很诚实地点头:“我认为您不是一般地着急,这很危险……”
“可是,我有信心做到!”南曼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老于同志眼眶因为熬夜带着红丝,带上这种固执的神情后就显得挺吓人。
“爸~”严韬怕老于同志又像昨天一样情绪失控,直接跟人家指导组吵了起来,南曼可不是那些跟他爸一样枪林弹雨一起走过来的老伙计,这么说话真容易吓到小姑娘。
儿子的提醒让老于同志收了收周身的气场,最终他颓然地闭了闭眼:“我等多久都没有关系,甚至我不做这个职位,现在退休又有什么关系,可是老百姓的肚子能再等十年、二十年吗?”
“你说得对,我是着急,我怎么可能不着急呢……”
看着情绪突然激动的老同志,南曼并没有被吓到,她轻叹一声:“我话还没说完,您这么激动干嘛,您这工作的确是看着着急,情况也看着很危险,但是……我觉得您做得对!”
听到南曼这话,老于同志没反应过来,“……什么?”
“我觉得您的想法是对的,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去完成这项计划,别人觉得十年内都玄,您有信心五年内做好,那就去做!”
这里不是星际。
这里是刚刚经历过几年粮食危机的种花家,是随时随地很有可能再次爆发大规模粮荒的时代。
农业依旧还是靠天吃饭,农民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不得解脱。
所以南曼不会用星际时代考虑问题的角度去考虑这里的问题。
她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帮着种花家推动农业经济?
还不是因为她同样也着急!
老于同志这辈子积攒的功勋足够他优荣一生,种花家的青史上也一定会有他的姓名。
他这么“冒进”能贪到什么功,图到什么名呢?
所以此刻老于同志的“着急”,在南曼看来正是最可贵也最让人敬佩的品质。
只有心怀天下,才会日夜忧心。
“你真这么觉得?”老于同志这几天接连遭受打击,其实他知道,就连项目组的人也有很多人认为他太着急,只不过是碍于情面才没有说出口。
南曼并不是个趋炎附势的人,更不可能为了讨好他说出违背自己判断的事,不然当初在A大也不可能给他钉子吃。
她说觉得他做得对,那就是真的认为他对!
如果是在平时听到南曼的这句话,老于同志心里肯定会偷偷高兴一下,毕竟南曼在机械设计技术层面的高度,已经可以让同时代的人仰望。
但再多也不会有,毕竟平日里老于同志还是很自信的。
可现在并不是,他刚才为什么会失礼地打断南曼,正是因为他这几天被人否定得太多了,多到他自己都有些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错了。
要不是多年养成的坚定意志力,换个人来早就放弃了。
这种情况下,他就很需要有人用专业的判断力来给他信心,虽然南曼可能还不够十足的分量,但这时候却是能真正帮助他坚定立场的镇静剂。
南曼神色平静且认真,她缓声道:“虽然我不知道咱们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具体水平,能不能支撑这个项目在短时间落实,但既然是强国利民的计划,就应该尽全力去做。”
像今年暑假时陵城县的涝灾,在种花大地上每年都会上演很多场,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有奋斗大队的运气,陵城县今年申请救济粮的公社很多。
有一些大队的人家因为人口多救济粮不够吃,过完年就不得不去邻村或者更远的公社乞讨要饭。
春天到来时,他们还要煎熬一段时间,或许要等到地里的野菜或者各种树上的叶子重新发芽情况才能好转一些。
然后继续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不然又是一个饥年。
在种花家的食谱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丰富的食材?
因为饥饿!
天灾一到,人类大多数努力都是徒劳,所以就得集中力量去抵抗风险,只有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力提高上来,像前几年大规模的粮荒问题才不会继续上演。
短时间内全国建设化肥厂,这个想法南曼其实也有过,不过以她个人的能量,这也只能想想而已。
之前去兰城开会时她的想法其实就是给种花家的化肥业“帮帮忙”,从而达到给农业经济发展增添点柴火的目的。
但老于同志就不一样,人家不但敢想,还敢干!
在不知道未来走向会是什么模样时,人家就敢承担起这么大责任,赌上自己和自己儿子的全部前程,就为了能把这件事加快几年进度。
这种勇气和担当,让南曼汗颜。
她是种花家的后人,她曾经在星际也享受过身为种花家后裔带来的种种便利和荣誉。
来到这个平行时空,这里的人或许跟曾经的她没有基因和血脉传承的真实关系,可他们有相同的文化认知与传承。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这个身份享受到的种种超高待遇,也都是来自国家和人民供养。
对于这个时空的种花家她也是有责任和义务的,甚至因为她享受到的照顾比普通人更多,所以她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必须更重一些。
来到这个时空南曼的身份是学生,所以她遇到了很多的老师,但真正对她有影响的还要属童教授与张老师为最,一位在她学业上悉心教导,一位在她学校生活中尽心照顾。
但今天,她觉得还要再加上一位,老于同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