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2)
第 48 章
坐上回程的汽车,南曼在摇摇晃晃中就有些犯困,脑袋靠着车窗边就迷糊了起来。
正迷糊着突然耳边传来同车人的惊呼:“这是要下雨了吗?”
南曼一下就睁开了眼睛,透过车窗看向远处的天空,翻落的乌云从西北方向以肉眼可见的变化在往这边靠近,隐约还能听到远处的闷雷声。
夏天的雷阵雨几乎一两天就来一次,要不说这时候的天气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啊。
眨眼间“噼里啪啦”的雨点就落了下来,车窗被紧急拉上后,光亮被雨幕遮挡整个车中的视线很快昏暗了起来。
虽然这雷阵雨来得猝不及防,但车里的乘客也没显得多着急,主要是这时候的雨一般下不长,顶多一两个点就会停,更多的下半个小时就会放停,耽误不了他们回家。
雨点打在玻璃的声音听着更让人昏昏欲睡,南曼最终还是没抵挡住困意,迷糊了过去,反正县城就是终点站,她不担心坐过站。
迷迷糊糊再次醒过来时,车里的乘客少了一些,中途停车放下乘客的动静南曼迷迷糊糊中还是听到的,只是今天这雨水似乎还挺多,到现在了还稀稀拉拉的下着。
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估摸着再半个点儿就能到站,南曼摸了摸自己的书包,想着要是一直不停雨那也只能先把这些资料放生活区了。
“到站了啊,到站了!拿好自己东西,从后车门下车。”
售票员扯着嗓子提醒乘客拿好东西准备下车,南曼就一个挎包还一直背在身上第一个站起来走到车门口等着下车。
雨还在下,南曼犹豫着要不要在车站等一会儿等雨停再回家,但她又担心这雨一会再下大了那更没法回去,正纠结着就听到有人喊她。
“曼曼~”
转头一看,正是穿着蓑衣的南和平,看着像个钓鱼翁,如果手里还拿着一件雨衣就更像了。
“爸,你咋来了?”
南和平把雨衣递给女儿道:“下雨我能不来吗?”
下午睡着午觉时他就被王美秀推起来,说是要变天让他赶紧去借雨衣接闺女,南和平此时在车站已经等了一个钟头。
穿上笨重的雨衣,南曼感觉自己视线受到了阻碍,但这也没办法,谁让这雨衣是个男款的,南曼这单薄的身板儿指定是撑不起来的,但就这还是人家看南和平面子才借出来的。
因着下雨县城的路上好些水坑南和平来车站就也没骑车,所以父女俩现在只能冒雨走着回去,还好这小县城也不大走半个小时也能走回去。
“书借到了?”南和平看到女儿下车时包里鼓鼓囊囊的书就知道女儿此行应该是收获不错。
“啊?嗯嗯,弄到了。”南曼差点忘了自己是以去图书馆的名字去的兰市,这会儿只能打哈哈。
路走到一半,原本已经是细丝的雨滴随着几个惊雷过后,突然又变成了瓢泼大雨,南曼无比庆幸自己穿的是凉鞋和裙子,这要是布鞋和裤子那肯定已经彻底完蛋,就这样她还感觉自己下裙摆湿了好一截儿。
“咱们加快速度,今天这雨估摸着还有的下。”南和平看了一下天色,只庆幸这雨不是上午下的,不然什么都没带的女儿怕是要淋成落汤鸡。
父女俩冒着大雨回到家时,天已经暗沉得像六七点钟的模样,但这会儿其实才不到五点,进屋换了衣服后,摸了摸包里的资料还是干燥的,南曼彻底放下心来。
王美秀看着窗外那雨幕不由感叹着:“好大的雨啊。”
南和平在送下女儿后又拿着雨衣去接小儿子放学,至于南江南路俩大儿子两口子都表示,反正厂子到家就几步路的距离,大小伙子淋就淋吧。
雨一直下到快吃晚饭的时候才停,看着南江南路在院子里晾晒湿衣服,王美秀心疼了俩大儿子几秒,然后就该干嘛干嘛去了。
光明公社
今天下午这场雨在光明公社下的没有县城那边大,但从下午开始也是一直稀稀拉拉没停,南川带着徒弟大有子在光明一队干了半天后只能先暂停开着拖拉机回家。
然而就干了这一上午也已经在光明一队引起了轰动,听人说和自己亲眼见证完全是两码事。
一上午他们一百多号壮劳力一起干也不过才收割了二十几亩高粱,人家开个拖拉机却刷刷几下就弄完三十亩,当真是不服不行啊。
原本还有些心疼钱的一队二队两个队长脸色也好了许多,总归明白张喜来没有糊弄他们就是。
下午下雨全队都去麦场抢收晾晒的高粱,同时又有些遗憾没能早点把这机械租过来,七八月的大太阳一晒粮食一两天就能干透,早点收上来就能不像今下午一样被风雨折腾个半死。
俩大队长同时又庆幸另外一件事:“还好当时定好的是按亩数给钱,要不然这种天气可太吃亏了。”
然而很快他们的庆幸就消失不见了,雨在后半夜又下来了起而且雨量极大,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停,因着雨水过多所以拖拉机没法下地,南川和大有子接见试了好几块地都不行,
一大队和二大队一看这情况也明白只能等地里干一些再说。
张喜来在看到二人回村后又提起另外一个“下单”的大队:“西楼大队过来问了一下,他们大队那里雨水小一点,坡地估计都能进拖拉机,想问问今天能不能去给他们先收高粱。”
南川点头:“只要地里没那么湿,车开进去不被软泥卡住,那就能割。”
而后下午南川就带着大有子去了西楼大队,试了试地里的湿度感觉勉强还能进车。
在西楼大队一共帮着割了将近一百亩高粱,到第二天傍晚才回来,南川他俩走的时候还接到了下个月收割晚熟品种的订单,
西楼大队薄地多,种的高粱红薯也就多,早熟高粱品种就两百多亩,社员人数却只有奋斗大队的一半,往年这时候冒雨抢收粮食那是家常便饭,今天却不用受那个罪了,这机器一来就帮着收了近一半的量,加上他们前几天自己收的差不多就都快弄完。
因着收割速度给力,可是把西楼大队长老刘给高兴得不行,所以就提前排号,省得再被人抢先,可见是很满意这套收割机械。
南川刚到家洗手吃饭,张喜来大队长就找上了门,一般乡下饭点时候绝对不会上门,但他这会儿已经顾不上。
“川儿啊,明早带着大有子去光明大队一趟。”
张喜来脸色不太好看,他其实一点也不想让南川大晚上去,但公社书记亲自打招呼了,他不能不给这个面子。
“咋了,叔?”
“一队二队他们听说咱们大队去给西楼大队割了高粱,告了咱一状。”
张喜来只觉得自己要冤枉死,这十里不同天,人家西楼那边雨不大所以能进车这又不是他能做主的,有能耐你让老天爷别在你地头下那么多雨啊。
南川听了这话后皱皱眉:“叔,他们自己知道那地下不了车,这意思是觉得他们用不上也不许别人用?”
“可不,这就是横惯了,看不得别人抢在他们头里。”张喜来其实已经快要气死了,但公社书记一直在和稀泥让他们各自退一步,再加上又提前收了人家的钱,当真是憋屈至极。
“行吧,那我明早去给他们再去看看。”
高粱地里庄稼太高,积水一时半会儿根本干不透,这才一天多的功夫哪能晒干呢?
南川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带着大有子开车到了光明大队的地头儿,此时一队的村民已经开始拿着宽镰在那里割穗子,看来是打算放弃一起把高粱杆收割的打算,先要把粮食收回去。
“哥,这地没法进啊。”大有子看了一圈儿地里的情况,小跑着回来就跟南川嘀咕了起来。
南川无奈道:“我当然知道没法进,我起码还得再等一天。”
不然车卡住不算,只怕线路都得烧了,但这一趟他不能不过来,不然别人看着就像他们大队故意拿钱不办事儿一样。
“大队长,您这地进不去啊,叫我过来这不耽误功夫嘛。”南川坐在驾驶座上声音喊的老大。
一队长站在地头儿看着南川道:“小南啊,这咋进不去了,人西楼大队你不就给割了,咋我们就不行?”
“人家西楼一多半都是坡地,你这里一半是洼地,再说你们这里下的雨水多啊,要不然你们怎么连高粱杆子都不一起挖了?还不是太费劲?”
南川一点也没客气,直接把事情说了出来,在乡下谁不知道田间地头情况都不一样,任谁都没有这样找茬的。
“你们大队可是收了我们的钱的。”
南川笑了:“合着收了钱我们就得啥也不干等着你呗?你们那钱是包亩数,可不是包天数,大队长你要是想包天数也行,我三天啥也不干都陪在这里,就问你干不干?”
那必须不能干,车进不去地其实一队二队都明白,可凭啥他们先给了钱要排在别人后面用车?
看一队长不说话,南川又道:“要不我先去二队看看,他们那里坡地还没割,说不准能进去。”
事实上二队的地此时也进不去,这一片下的雨是最大的,此时地里还是有些泥泞。
再看看不远处那个存水的石头坑都冒出来了水,满上遍野全是蛙声,这场雨水得威力大约还得延续个一两天。
“我看还得等个一两天,你们要真着急,那只能把钱退给你们。”
退烧是不可能退的,尤其是现在连雨天开始要出现,哪个大队不是争分夺秒抢收,一大队二大队看到了收割机的效果压根不舍得放弃。
南川其实心里明白,就现在这个情况,别的大队也用不了机器,毕竟除了西楼大队雨水稍微下一些,整个公社都差不多情况,但他就是不想惯着这些人。
“行吧,那后天你早点过来。”
两个大队长在张喜来面前横,却不知道为啥对南川倒还算客气,估摸着也知道真正能割高粱的人是南川,怕真把他得罪了,给是个坏故意不好好割或者割慢一点,他们想说什么也没用,南川又不受他们管。
然而一大队二大队终究还是没等够两天的时候,第二天下午好不容易地里经过两天的暴晒后没那么湿了,大家全都松了一口气时,那乌云又翩翩而至。
没办法,南川也知道再等下去不是办法,直接下午怕你大有子带上大队长家手电筒就去了二大队那地头,这是打算连夜收割。
“你们得去多准备点电池和手电筒,这拖拉机的车灯用不了多久。”要不是心疼粮食的本能让南川做不到袖手旁观,他压根舍不得这么给外人用拖拉机,可此时在庄稼人心里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其余一切不满都得给这让道。
南川和大有子下午出门到了第二天中午才冒雨回来,俩人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拖拉机做清洁,又仔细检查了一边收割机器确认没问题后才顾上给自己擦一擦雨水。
今天早上小雨就稀稀拉拉下着,奋斗大队此时没有要收的粮食自然不用冒雨下地,张喜来在大队部等着南川他们回来,却不想一等就等了一上午。
“咋这么久才回来,不是说就割坡地吗?”
大有子听了这话脸色一时有些古怪,昨晚折腾一晚他也算是见了世面。
“咋了,那俩瘪犊子难为你们了?”张喜来之所以等在大队部就是不放心这俩后生,怕他们吃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