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2)
一些后世很基础的生物学原理此时还没引起学术界重视,又或者根本没出现,南曼在学校时不知道该怎么和老师们探听真正的情况,所以这次她原本也是想摸清这时候生物学的发展状况。
然而就此时这个情况来看,她怕是不可以多说什么,万一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她可没有什么理由说这是自学的。
如果她在星际是个生物学学生,那在这种环境中说不准过些年可能成为个“理论发起人”,可问题是她知道的知识只是中学时应付考试学的。
就像一加一等于二,课本那么教她就那么学,然而这不代表课本教会她怎么证明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
生物基因遗传学那些知识她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可把这些论证放到现实,去把这些后世烂大街的理论在此时一一证实出来。
她做不到啊!
她上辈子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物理数学学得贼好,也就工科动手能力能拿出手得个奖什么的,其余真是啥也弄不明白啊!
其实就算是她真可以做到,又能去哪做呢?
如果生物学一直不独立出来成为高考的学科,大学就更不会有这种课题研究。
南曼此时无比庆幸她学得是飞行器设计,最起码在这个时代她还能找到适合她待的地方。
思绪翻滚的有些远,回归现实,南曼无奈的想挠头。
虽然如今这种情况早晚有一天会被打破,毕竟国外人家对生物学的探究从未停止过脚步,种花家有这么多人口,想要真正摆脱粮食危机,农业学和生物学就不可能分离。
因为种子的问题不可能被机械和化肥农药的进步代替,种子才是一切之本,这是绕不过去的课题。
但如今大约真的就是一团迷雾吧,而她不能也不可以多做任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事情。
除了危险她也怕误人子弟,给人弄偏了道路,她有信心和牛老爷子还有爱老先生去讨论三天三夜物理学甚至还能把他们镇住,但就生物学这块儿她一个字也不敢瞎提。
就她那中学玩智能显微镜做生物小实验的水平,去给人讲生物概念?
张下嘴说不定就能把自己埋进去。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在科研领域瞎搞,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小南同学,你笔记上的资料,有一些对我们研究所来说很珍贵,能不能请你多待一天,让我们把它们抄下来。”
南曼天马行空的思绪被终于被扯了回来,她点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帮不上大忙还可以帮个小忙,要不是这笔记有些糊弄,她都可以直接送给人家,但她又担心自己抄写时有什么错漏,所以还是不要送了,等她回去挑些更靠谱的送过来比较好。
想到这里南曼心情除了复杂还有些沉重。
农业研究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育种提高粮食产量,然而育种这件事不是简单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做到的,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的种子也满足不了如今种花家越来越大的粮食缺口。
此时国内“基因遗传”这个概念既然冷门到这个程度,想必是有国外的技术封锁太狠的缘故,不然真不至于到这么个程度。
先进的科研资料人家根本不对你开放,自己家也只能磕磕绊绊自己摸索。
“这些资料都是我从图书馆抄下来的,现有的图书就可以查到,你们如果需要当然可以拿去誊抄,但我觉得最好把原书找到跟着学习研究,毕竟我抄写的算是二手资料,很可能有错误。”
听了南曼的话,几位农技师苦笑:“小南同学,看来你是真不清楚咱们这些地方单位的情况。”
先不说这种书压根不是可以随便买到的,单就说能卖的地方,除了京城还有哪里呢?
然而要去京城必须得申请,上面哪来的经费给你出差外加买这么多书?
如今他们研究农业的单位哪个不是苦哈哈,换句话说除了几个“刚需”单位哪个不是苦哈哈?
南曼是被拖拉机厂那种动辄可以去京城亲自请外援的“财大气粗”做法给误导了,以为现在所有单位都有这种底气。
人家那是产机械的厂子啊,还是现在重点扶持的拖拉机厂,有几个能和他们比?
行吧,来请教的行程变“传播知识”,南曼除了留下多住一天还能说什么?
再说人家就种各种作物的方法上也是真有技术可以指导她,南曼干脆就住了下来顺便请教了一下种土豆和南瓜的经验。
兰城农业研究所就是主打研究红薯的,其余粮食也涉及一些,然而像蔬菜和水果这些就很少有农技师去研究,毕竟前两年吃不饱饭大家只想填饱肚子,谁有心思研究果蔬问题啊。
土豆和南瓜没被遗忘,那也是它们俩在乡下算是半粮,吃了顶饿那就有被研究的价值。
南曼是在乡下见过奶奶种的南瓜的,但那种是长绿色的,研究所地里种的却是圆形的,类似她在星际见过的那种。
“如果你真对种果蔬感兴趣,那就从研究南瓜开始,它生长条件不高,只要管理好阻藤和授粉的问题,年年都能丰收。”
这玩意除了吃完很快就饿外,当真没有别的毛病。
南曼看着研究所地里那一片南瓜,她此时已经下定决心如果系统让她再种蔬菜时必定要选择种南瓜。
除了种植没那么麻烦外,她突然意识到南瓜收获时她甚至都不用自己收,藤蔓系统会回收,收完藤蔓的南瓜地那不就只剩南瓜了吗?
这个思路打开后,南曼突然意识到是她格局小了,她的作物又不需要运输到外面,所以干嘛要收上来后再卖呢?
所以说还是要出门多走一走涨涨见识,老家那菜园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哪有人家这研究所试验田的蔬菜地看着敞亮,种植规模也大,这灵感一下子就给她碰撞出来了。
南曼学习了一下午加半晚上“种南瓜”技巧,第二天走的时候跟大家已经成为了互留通信地址的朋友,这个时代革命友情就是这么热情纯粹。
起因除了大家被南曼积极学习的态度感动,更因为南曼答应回京城后帮大家代购或者抄写一些资料寄回来,
此话一出把人家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不但给了她一小包新型南瓜种子,还同时塞给她一沓上课用的教学材料,反正这玩意儿也不需要保密。
这些材料科技含量肯定不高,但都是农校老师们一起研讨过后自己写的教材,称之为《种花家种地经验总结大全》也不为过,南曼看着这些资料眼睛都在放光。
虽然远远比不上系统提供的技术指导详细全面,但这对农业小白的南曼来说已经足够强大,至少能给她省几十积分。
此行不虚啊!
研究所的几位农技师在南曼眼里当真算是实在人,那她自己也不能差事儿,等回京城肯定要淘换些书籍给人送来,就是有些书是外文书籍可能寄回来大家也很少能看明白,她得好好挑选一下有译本的。
带着鼓鼓囊囊一小书包教学资料坐上回市区的车,看了一下手表此时还不到早上八点,南曼干脆决定真去一趟市里的图书馆。
毕竟来都来了。
看到图书馆的模样,南曼认为这里准确来说这里应该叫作“图书室”,两间教室大小的屋子放着几十排书架,哪里就是“图书馆”了?
南曼终于彻底明白为什么此时在人们的心里只要带着“京城”这两个字,那就代表着某种权威性,因为差距大大了。
无论是农业研究所那可怜兮兮的一点书籍,还是这个“市图书馆”的规模,都清晰明白的告诉南曼一件事,原来她真是处在“繁华都市”上学啊。
在图书馆逛了一圈儿,她最终象征性的翻了几本代数基础书籍,估摸着连A大大一学生都不会看的书应该算是这里最具有难度的书籍。
意识到待在这里纯属浪费时间后,南曼最终头也不回的离开。
下午回程的车是一点出发,她还有几个小时可以逛一下,大夏天也实在不能跑远了。
如果是在京城的空闲晚上南曼说不准还会去看个电影,体验一把“黑白大片”的高级感,但此时除了国营饭店和供销社,她还真没别的地方消遣时间。
鉴于图书馆对面就是供销社,南曼选择了过去溜达一圈,她没打算去买东西,真就是消遣时间。
这年头光看不买的人才是多数,她进去一点也不显眼。
说是不买东西,可出来后还是拎着一瓶冰汽水,没办法天太热这玩意儿不要票哪怕贵点,南曼也想喝一口。
除了买了汽水,南曼还买了瓶花露水放包里,县城这玩意儿还供不应求,市里就好很多。
她是给南燕买了以后才发现,此时的女性不管老少其实都稀罕带香气的东西,哪怕是块香皂那也可以当香水用。
所以她这回想给王美秀买一瓶,爱美不是年轻的专属,妈妈们也有这个权利和资格。
等回京城还可以买些更好的回来,虽然以她的眼光很看不上这些东西的效果,但这会儿人家就是“高大上”。
那就入乡随俗吧。
资料南曼也没放农场里,这也不需要掩人耳目都是光明正大的交往,所以以后学习的时候也不需要遮遮掩掩。
去汽车车站的公交车一个小时一趟,南曼在国营饭店吃了碗面后直接在她门口坐了公交车,不得不说城市小了就是方便,这要是在京城就可劲儿折腾吧。
到了车站还不到十二点,南曼看着远处那低低矮矮的平房和更远处那稀稀疏疏的楼房,突然意识到这兰市其实比陵城“繁华”多了,人家好歹还有不少小楼,陵城县除了那几栋在中心区的楼房,也就纺织厂家属院的筒子楼算个“高大建筑”。
“所以我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人,似乎没有资格嫌弃人家兰市落后哈。”
你家还是人家小弟呢!
这么一想,就更酸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