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39章

第39章(2/2)

目录

“别忙活了,这雨下不大。”有经验的老农看着天就知道能下多久,天空的乌云虽然黑压压的但浮动得快,没一会儿就挪动了好几个位置,地面刚湿一会儿就往南去了。

然后大家又开始等太阳出来晒干地面,再然后确认云彩不会来了,又开始一袋袋的倒出来继续晒。

总而言之就是“折腾”!

南曼刚才被大家那紧张的表情弄的也很紧张,此刻她一边跟着倒麦子一边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她一定得把收麦子的机器倒腾出来,就这个折腾法不累死也得吓死。

地里刚割好的带着麦秆的麦穗也陆陆续续运回来了,摸上去有些湿漉漉的,看大队长的脸色估摸着地里应该没下冰雹,所以暂时一切都顺利。

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一天端午节也正式到来,在胜利大队这一天顶多吃个煮鸡蛋再给孩子弄个五彩绳系上就算过节。

对了,门口还要插艾草,这玩意儿村子路边就有甚至不用特意去找,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插一点。

南曼这个年纪是不用戴五彩绳的,但她以前没戴过所以厚着脸皮也要求和大妞戴一样的,南奶奶自然会满足她毕竟是宝贝孙女。

“等到下第一场雨再剪下来,扔到水沟里就行。”胜利大队这边的习俗是说五彩绳剪下来扔到水里会变成泥鳅,南曼的记忆碎片中似乎真有个小姑娘带着更小的一个娃娃蹲在水沟边等着五彩绳大变泥鳅的画面。

这大概是小南曼和小南燕干的事儿,南曼小时候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当真觉得小娃娃是真好忽悠。

南和平和王美秀回老家只带着南岳回来,主要是纺织厂最近要加班完成上面给的任务,南江和南路这个月连休班都免了。

端午节这时候不算个重要节日,所以王美秀只割了两斤肉和两斤红糖回来,另外就是从家里带了一小兜子富强粉,她是估摸着老家没什么细粮所以打算自己带面包饺子。

“有曼曼带回来的细粮票,家里细粮暂时还够吃。”南奶奶知道大儿媳妇是担心麦收家里吃食顶不上,这才带粮食回来。

不过现下麦子收了,估摸着这几天晒干第一批就会分麦子,谁让队里有些人家已经快断粮了呢。

细粮不舍得吃那是还有的吃,等没得吃时有啥就吃啥,所以麦收时节吃杂粮馒头啥的还真挺正常。

有南和平和王美秀加入,今天这饺子包的速度就格外快,南曼连烧水的活都没抢上,只能沦落到去看孩子。

事实上孩子也不用她看,虎头他们现在有了“新玩具”,看小鱼这个游戏就能玩大半天。

南曼趁着这功夫就把泡好的豆子控干水分盖上湿布还是等待它们发芽,夏天发芽快,长个两三天就能吃。

王美秀发现闺女在弄豆芽后心里还感叹自己闺女机灵,在旁边看过几回就弄得像模像样,不愧是她闺女!

南家三天内吃两顿饺子,过年也就这待遇了,但对于麦收这种没白天没黑夜的重活来说,吃几顿都不过分只不过没条件天天吃而已。

王美秀和南和平端午回来原本计划吃顿饭就走,但看着家里太忙南和平就打算留下帮忙,南岳明天还要上学再加上还有俩大儿子上班等着吃饭所以王美秀就先回去。

带上南奶奶给割的一兜子有些老的的韭菜和春黄瓜外加十个小粽子,王美秀下午就带小儿子先回了县城。

南曼本来计划一起回,但她答应南川帮他补课的再加上还要把南奶奶做饭,另外她的豆芽还没发好所以暂时也就不回去,反正这个暑假她能在家待好久,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豆芽发好的时候坡地上的麦子差不多已经收割完,南和平回来这两三天眼看着就晒黑了好些。

不过他在老家除了多一个干活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南曼去公社可以骑车去,这样就省了南老爷子再跑腿儿。

南曼身上是有钱和工业票的,但她没有肉票了,不过她没有她爸妈却有,王美秀临走前放下了两斤肉票,这是她拿票和人家换的就为了补贴婆家麦收时节吃顿好的。

公社里去买肉是不用肉票的,但得早早排队凭借运气一般农忙的时候不提前打招呼压根买不到,当然如果你有肉票那就另当别论。

南曼今天是打算去买点肉炖黄豆芽,虽然她已经吃够了豆芽,可她不否认这个时代豆芽算是道好菜。

一大早出发赶到公社,卖肉的猪站已经排起长队,估摸着南曼现在排过去估计也剩不下啥,但谁让她有票呢,有票的可以在另外一个窗口排队,那个窗口都没人所以这会儿也没开。

南曼走过去拍了一下窗口,里面的人打开:“有票?”

“嗯,有票。”南曼只打算买一斤,这时候天热买多了容易坏,但她看到里面有大腿骨就改了主意。

“大腿骨怎么卖?”

“这个不要票,但你得去那边儿排队。”卖肉的售货员显然不想让任何人钻空子,南曼是生脸肯定也不是提前打过招呼的熟人所以必须排队。

“我是胜利大队南前进家的侄女,我爷爷说打过招呼要买肉。”“南前进”这名字其实没有南老爷子好使,猪站的头儿和老爷子是熟人,但南曼不好意思跟人说她是南小二他孙女,说二叔的名字也一样。

是的,南老爷子本名就叫南小二,非常朴实无华的一个名字。

“你是南和平他闺女?”卖肉的人听到南二叔名字后一脸惊讶的看向南曼。

南和平的女儿不就是那个十里八村都知道的大学生吗?别问他怎么知道的,南老爷子平日里吹他孙女是大学生那已经是日常,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上大学的孙女。

“对,我最近提前放假回来了。”南曼猜出对方可能是怀疑她一个学生咋不上学反而在老家蹲着。

“嗨,我知道你回来了,你爷爷前两天还跟我们头儿吹,啊,不是,是跟我们头儿说你帮着贵丰拖拉机厂造拖拉机呢,说要买肉回家给你包饺子吃,这是又要割肉?”

南曼知道她爷爷又吹牛了,略微不好意思点头:“嗯,最近麦收打算再买点儿。”

“行,一斤肉,再要点大腿骨?”

“三斤腿骨。”

南曼说这话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买猪肉她付了肉票不算插队,猪骨头大约别人不会买不然她也不好意思在这个窗口买。

这个时代乡下人割肉是很奢侈的事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根本不会买骨头的,尤其是这时候农忙就更不会,他们最想买的永远是那肥囔囔的大肥肉,要不也得是肥瘦相间的猪肉,这样的肉吃了才算是“油水”,买骨头大家觉得这是“浪费”。

一般猪骨头有一些都是猪站内部人员用最便宜的价格带回去打牙祭,另外一些会便宜卖给关系好的。

当然这个价格外部人员拿不到,如果不是南老爷子的面子“原价”南曼也买不到,因为这骨头已经默认是要内部消化的。

骨头南曼按照原价付了钱,又拎上用麻绳栓好的肉,南曼道完谢后就赶去供销社买酱油,南奶奶平日里是不舍得买这个吃的,但今天南曼自己花钱买啥她说了算。

供销社打好酱油,南曼又买了点儿醋,南奶奶喜欢凉拌各种蔬菜,但她不舍得放调味料,所以这凉拌菜除了有咸味儿啥也尝不出来,南曼吃了几天就够够的。

买完东西南曼就抓紧回家,中午做饭还等着她这肉炖豆芽呢。

看到南曼拎着骨头回来,南老爷子奇怪的问道:“肉卖完了?”

不能啊,走的那么早还带着票。

“没,买到肉了。”南曼把骨头转过来刚好能看到被它们挡住的那一斤肉。

“我看书上说,吃骨头炖出的汤也很好,不比吃肉差就买了点,刚开始他们还不卖给我呢,多亏了爷爷您的面子。”南曼怕老爷子说自己,赶忙拍上彩虹屁。

“是吧,我和猪站的老刘是熟人,报我名字好使,哈哈~”南老爷子听了这话也忘记再问骨头的事,既然孙女说看书学来的,那就吃吧,虽然没吃肉香但也是荤腥呢。

三斤腿骨上几乎没肉,这时候骨头剃肉剃得格外干净,买骨头那就真是骨头,啃骨头的事儿都不用想。

南奶奶问清楚价格后也没有说南曼,这骨头汤是不是好东西那是对比肉来说,就这个价格来说的确也算好东西,他们家吃得起。

用劈柴的斧子剁碎再去清洗干净就可以用葱姜下锅煮。

是的,猪站的骨头不给提供剁骨头服务所以得自己来。

煮骨头也不用放油,甚至还能开锅后撇出一层浮油用来炒菜,等到骨头炖出成色直接放豆芽和盐就可以,朴实无华到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为了每个都能吃过瘾,南奶奶把豆芽放得足足的,平日里绝对不舍得这么吃,但现在不这么吃人扛不住,所以一大锅汤最后变成了一大锅菜。

“太奶,炖肉好了吗?”虎头几个闻着味儿后连小鱼都不看了,一上午就围在灶台边等着,小孩子还分不出肉和骨头哪个更好,但闻着味道想吃就是了。

话说关于五彩线变泥鳅这个说法,作者小时候真的信过(ー_ー)!!

傻乎乎等着下雨,记得应该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下了雨忙不叠拆五彩绳扔进水里就在一旁蹲着看,看了好久都没等到 →_→

然后我妈还忽悠我说要等我回家看不到的时候才会变泥鳅←_←

但这事我直到上小学都深信不疑╭(╯^╰)╮

考虑以后写本书就叫《那些年妈妈忽悠我的那些事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