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2)
第 40 章
南曼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后吃过不下上百顿豆芽,但不得不说有骨头和没骨头的炖豆芽当真不是一回事。
一碗骨头汤炖豆芽配上在锅边现烙的玉米饼子,在这个缺衣少食的时代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哪怕现在是夏天,哪怕每个人都喝汤喝出一身汗,那也美的心里冒泡。
看着南家人一家老小吃得那么香,南曼感觉自己的胃口似乎也比平时更好一些,当然如果这豆芽能换成别的什么菜就更好了。
吃饭完,南二叔一家回自己家稍作休息一下就打算出门上工,南燕则收拾好碗筷准备睡个午觉。
南燕摸了摸自己已经吃撑的肚子,此刻感觉幸福无比:“炖骨头的汤真香,虽然没吃肉过瘾,可还是好吃,这几天就跟过年一样。”
“瞧你这点出息。”南二婶儿拍了拍歪在一旁没有坐像的小女儿,提醒她注意点大姑娘的形象。
看着女儿晒黑的脸颊,南二婶感叹道:“羡慕你姐吧?你当初好好读书现在也不用下地。”
南燕皱了皱鼻子嘟囔道:“就我这脑子用功也考不上大学,我姐那是羡慕得来的嘛!”
两个嫂子看着婆婆又要数落小姑子,连忙道:“小妹也不错,当个老师以后也不用下地,就是麦收特殊点儿。”
“就是,咱们燕子十里八村那也是数得着的好闺女。”
南二婶看看着两个儿媳妇无奈道:“原本咱们乡下人不上学也没觉得什么,可人就怕比较,我这看着曼曼再看一眼燕子,心里可是后悔没让她小时候好好用功,哪怕考个专科学校都行。”
南家两个儿媳听了这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就他们家兄弟姐妹这几个怎么看都不像是读书的料,用功考上的几率也不大吧?
“一代人落下那就步步落下,你们大伯当初就比你们爸用功,所以人家能自己张罗着去县城打工后来进了有编制的工厂,人家的孩子出生就是吃商品粮的,读书也都好都能考高中啥的,哎,燕子他们几个我就不提了,但虎头大妞他们几个可是不能再混日子,以后你们俩得上心。”
“哎,妈,您放心,我们肯定上心。”孩子争不争气不知道,但只要想上学她们肯定是要好好供着的,这年头当父母的能做的似乎也就只有这些,毕竟她们小时候也没正八经上过学,还是跟着识字班上课才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
就南燕这个初中毕业,在两个嫂子看来就已经算是“文化人”,婆婆想把燕子对标曼曼这纯属自找烦恼。
南二婶也就是心里感叹一下,自己生的孩子什么样自己还不清楚嘛,他们两口子就没养到个爱读书的孩子。
不过南川好歹以后能有个好前程,原本大儿子当兵小儿子务农,她心里总觉得亏着小儿子了,但现在又感觉小儿子命好,毕竟这年头当工人可比当兵吃香。
俩儿子前程都有了,她就惦记着最小的闺女,等她说个好人家自己也就再不用愁什么。
大哥家的孩子再好那也是人家的,她羡慕却不嫉妒,现在全家其实都很知足,说到底这也是托了大哥一家的福才有这宽裕日子过。
“等坡地的麦子收完,燕子你就不用下地了,在麦场看场晒麦子吧,我让你爸去给大队长说一下给你换个活儿,洼地的麦子种的少队里用不着这么多人。”
闺女这些天晒的黢黑,等秋天还不知道能不能养回来,她还想着过年前给她相看婆家呢。
“我还是去干活吧,让我哥回来,我哥得考试呢,在家还能多看看书,我姐也能多给他补课。”南燕虽然性子还有孩子气,但她大事不糊涂,知道哥哥那个考试才是全家最重要的事儿。
“傻妹子,哥是壮劳力大队不会答应的,你就听妈的回来看麦场,到时候也能帮着爷爷奶奶干点活儿,他们这几天也累的不轻。”
南川心里虽然熨帖妹妹关心自己,但他和妹妹不一样,他这种壮劳力是麦收的主力大队一个都不能缺,妹妹这样的小姑娘才是添头,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
南二叔也很同意让闺女在村子里干麦场晒麦子的活儿,除了轻快也是想着让她在家里干点家务,这时候做饭一点也不轻松,家里人多每天都要和面蒸干粮,今年要不是有南曼在家里肯定也得留下南燕帮着老太太干活的。
坡地收完麦子时是又过了一天的事,南燕回村干晒麦子的活儿换的也很顺利。
村里本来种在洼地的麦子就不多,那一片麦子收割个两三天就能结束,后面还是打麦子晒麦子的活儿,所以南燕“换工作”这事儿大队长当时听完就应承下来。
南和平这一天也没去下地,他本来是就是帮二弟凑凑工分,现在人够用那就不用他再去,说实话他干农活的手艺生疏了二十年,南燕说不定干的都比他漂亮,农活手艺不行也是当初促使他去县城谋生的动力之一。
“我先不走,等到麦收完了再走,到时候你和南川一起回咱家。”南和平肤色黑了两个度可见这几天是真累着了,早上起来帮着南老爷子浇完菜园子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南曼有些诧异:“回咱家?”
“对,你哥考试不用你陪着,但我得去,让他去咱们家也方便学习,等考试前我陪他去考试。”
南和平有自己的打算,考试的事他替不了侄子,但侄子去考试不能一个人去,南川不是后世那些年轻人见多识广,这时候有个经验老道的人陪着出门比他自己去要强得多。
所以他陪着去要比南曼更合适。
南曼想了想似乎也不是不行,尤其是她发现这个身体怕热很容易中暑,点头道:“也好,我陪着出门说不准堂哥还要分心照顾我。”
和闺女说好侄子考试的事儿,南和平就又出门去了,出门时还带了个鱼篓,一看就是要去抓鱼。
“奶奶,我爸带着鱼篓出门了。”南曼有些哭笑不得的和奶奶汇报情况,她原本想着让她爸去帮着把猪食弄了,南老爷子和南燕一起去了麦场,今天的弄猪食的活儿现在还没人做,南曼一个人弄得慢所以想找个帮手。
“我让他去的,你爸抓鱼有一手,猪食忘了给你说,我打算今天把地窖那些快坏的红薯干煮掺着猪草喂猪。”
马上要分新粮食,地窖存储的陈粮一般也会吃完,南家老宅这点红薯干原本也剩不下是,但今年南川不在家吃饭将近两个月,南二叔家粮食就还有富裕不用二老接济,所以老宅就剩下二三十斤红薯干吃不着。
红薯干一般到这时候会长毛,缺粮的人家吃得时候要先洗干净然后晒干再掺着别的食物做窝头味道那是相当难吃,南家今年不用再吃这个所以就打算煮了喂猪。
南曼已经切碎了一部分猪草,这些量加上红薯干就足够那两头猪今天吃的,估摸着最近几天南老爷子打猪草都可以少打一半,二三十斤地瓜干两头猪一两天也吃不完。
“要我下地窖吗?”南曼没去过还挺想看看的。
南奶奶当然不会让南曼去:“用不着你,你爸今早就从地窖拿出来了,在厨房的麻袋里放着呢,一会儿你帮我洗干净就行。”
行吧,南曼略微遗憾的去了厨房,红薯干的味道还是挺大的,不过这味道不知为啥她觉得略微有点熟悉。
嗯,像是荔枝味儿?
这时候的北方人九成九对荔枝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吃,但南曼在星际时经常吃到所以她很熟悉这个甜味儿。
可是为啥坏掉的红薯干有股荔枝味?
南曼一边洗一边闻,再次确认自己没有闻错,她猜测可能是红薯中淀粉或者别的什么物质因为霉变产生了和荔枝中一些相同的酸性物质,但具体是不是她不确定,这会儿也没有实验室可以证明。
地瓜干洗干净也不用再加工,毕竟这是给猪吃的,只要吃不坏肚子就行,味道什么的也不用将就,南奶奶把四分之一放到锅里蒸熟,其余都又晒了起来。
南和平回来时太阳已经老高,南曼看了一眼时间都早上九点半了,这出去将近三个小时半都是抓鱼去了?
南和平把鱼倒进木盆,南老爷子抓的鱼苗苗早就被三个娃给玩死了,这会儿盆里只有他刚倒的清水:“小西沟河今年水量不大,多亏我往上游走了,这才抓到大一些的鱼,就是时候不对,应该等下过大雨后再去那时候绝对能抓到大的。”
所谓大一点的鱼其实也没多大,七八厘米长宽有三厘米左右,总之是比南老爷子抓到的大,当然量也大,抓了大半篓子。
“爸,你这么厉害?”南曼看着这鱼量都惊呆了,她看到南老爷子抓鱼那么困难还以为这个活儿很困难呢。
南和平得意的道:“那是,你爸我捉鱼摸虾年轻时十里八村都是出名的,不信你问你奶奶。”
南奶奶淡定的点点头:“对,你爸抓鱼有一手,那什么,老大你就直接把鱼收拾出来,中午我给炖个鱼汤再烀和饼子吃。”
南奶奶不打算在孙女面前揭大儿子老底,大儿子年轻时做不好干地里的活儿天天喜欢捉鱼摸虾,以至于他十七岁之前在十里八村是出了名的“懒汉”,因为这事儿没少被亲爹揍。
后来去县城做工,这才渐渐没人喊他“懒汉”了,等到成了纺织厂正式工后就更没人觉得南和平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南和平自然不是真的懒笨,恰恰相反他从小就比弟弟机灵,但他就是不爱干地里的活儿,去县城做工照样是出大力气吃大苦,可那个他却干的越来越好,他就是不爱在地里刨食吃而已。
一堆小鱼收拾出来也挺费劲,南奶奶和完面要做饼子时南和平才收拾好,南曼去菜园子摘下第一批刚熟的茄子切好,等着鱼用油煎一下放葱姜蒜后倒水炖上直接就扔进去,今天的菜和饭一锅出。
下好茄子再放两勺用自制大酱做调味料,香味儿没一会儿就出来了,南曼以前没吃过这个味道,但她感觉这味道很促进食欲,裹满汤汁的饼子配着炖成一体的茄子和鱼简直是绝配。
唯一的缺点就是小鱼刺多,三个娃不能直接吃,都是南奶奶提前把鱼肉挑出来小心的喂,以至于今天三个娃吃饭的速度远低于平时。
这顿荤菜算是给辛劳的麦收画个收尾,虽然地里还有一两天的活,但家里的饭食吃过这顿却是要恢复正常了。
“大鱼大肉”的日子暂且结束,但南川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子却要马上开始,麦收结束时距离拖拉机厂考试的日子也就还剩四五天,他这时候必须得请假准备去贵丰县的事儿。
南家没有对外说什么考试,只说南川要到县城办事儿,村里人也的确看到他跟着南和平和南曼一大早就动身去了陵城县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