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39章

第39章(1/2)

目录

第 39 章

当然是用机器,然而这话和老爷子说不着,别说现在没有机器可用,就算是有在胜利大队也用不上。

先不说联合收割机和现在的拖拉机不是一回事,就算是她农场里那种单独的脱粒机也是要用电带动的再不济那也需要个柴油发动机带起来。

在这个连电灯都没有出现过的小乡村就算给他们机器也没法用,基础设施太过落后的时代,机械有时候就是一堆废疙瘩。

这种无力感南曼不是第一次有,这半年来她已经慢慢习惯这种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交融并存的特殊状态,或许新种花家这种特殊状态还需要存在很多年。

想到这里南曼不由有些惆怅,最终轻叹:“爷爷,咱们去割韭菜吧,晚上包饺子用。”

既然多思无用那就过好当下。

南家中午吃饭速度极快,几乎没怎么休息一家子又风风火火继续下地收麦子,整个大队这两天几乎都是这样。

南曼帮奶奶收拾好碗筷就开始摘菜,尽管有些“废”但终究不能真当个啥也不干的“废物”。

“奶奶,您能教我和面吗?”南曼看着老太太把刚去粮油站买回来的白面小心翼翼的用碗倒进盆里,心下一动觉得自己也应该学一学毕竟她农场里还放着几千斤的麦子呢。

“这有啥不能的。”老太太干了一辈子家务活儿,说起这些她当真是头头是道。

南曼在一旁听着并观察着老太太和面的手法,眼睛告诉她大约是学会了,至于手会没会那只有试试才知道,此刻家里却是不可能有粮食给她实验的。

家里现在农忙,所以三个娃很会看眼色知道这段时间不能频繁哭闹不然得挨揍,因为家里吃饭的人太多所以这时候南老爷子要帮着一起包饺子,于是三个娃娃很乖巧的继续在院子里玩起和泥巴。

南曼不太会包饺子,但她是个勇于尝试并善于学习的好孩子,所以哪怕包的慢且不好看,但好在她记住了要领封皮时要紧不能露馅,只要做到这个好不好看的也不影响吃。

所以最终南曼还是认为自己学会包饺子了。

包到一半时南曼领了烧水的任务,主要是她速度跟蜗牛一样,还不如替老爷子烧水让他继续专心包饺子。

初夏的傍晚烧柴火其实还挺带感的,没一会儿就会出一身汗,好在最近天热家里的铁锅已经拿到院子墙根下那口灶台上用,不然继续烧炕晚上会热的睡不着觉,比起在厨房烧火在院子里烧就只是有些热但并不闷。

水烧开南二叔他们还没散工回来,南曼便停下等了一小会儿,老爷子现在已经去隔壁南二叔家开始烧水了,一个锅肯定不够所以一般都是两个锅一起煮。

南川是第一个回来的,他开拖拉机散工后就回来的快,一进门就找水洗身上的土还有麦芒碎,看那样子就知道痒的不行。

“水都给晒好了,你回家洗吧,给虎头和小鹏一起洗了,我给大妞也洗洗。”南奶奶拎着三个泥猴子顺手就递给南川两个,每天涮泥猴子也是夏天的日常工作。

这时候两三岁的娃夏天都是光屁股的,南曼一开始还受不了但后来发现村子里这般大小的不管男娃女娃都这样,她也就习惯了。

南奶奶爱干净所以每天都要给重孙孙洗洗,有些忙得顾不上的人家这个麦收时节孩子当真就一直泥猴子过完这半个月。

饺子下出来后放在篦子上晾一下,然后一人一海碗开造,南曼这种食量在南家大约只排在三个娃前面,不过看虎头小鹏吃饭时那模样估摸着再过个几年她就得垫底。

吃过晚饭是不能歇着的,队里会在麦场点上油灯,然后全村能干活的人都得去麦场堆麦子,这是为了防止晚上下雨来不及收,所以天黑要把没晒干的麦子堆起来,等天亮再摊开。

“我今天看着洼地那片麦子也快熟了,但愿这几天别下雨吧。”南二叔从麦场回来后终于能坐下歇一会儿,然后就开始继续操心地里的事儿。

对于这些南川是不插话的,他白天开拖拉机没有别人那么累,所以晚上还能点灯看一点笔记,有不会的就直接问南曼,这种学习的状态一开始把南二婶都惊住了,她儿子打从落地起长这么大就不是个爱学习的,这出趟远门难不成脑子还能换喽?

“妈,他这是有劲头儿被吊着呢。”南川媳妇儿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丈夫现在这么积极纯属是为了拖拉机厂那个招聘,才不是突然脱胎换骨爱学习。

“哎,可惜时候不好,麦收也不能请假,不然这半个月不上工好好跟着曼曼学习这考试还能有点谱儿。”

南二婶也是有些心疼儿子,这时候谁回家不都是倒头就睡,偏偏儿子还得挑灯夜战看书。

南二叔洗完脚就打算睡觉,压根没有觉得儿子这有多辛苦,毕竟队里现在比他辛苦的人多了去:“行了,累不着他,大小伙子抗造的很,又不是天天这样。”

南川每晚只学一小时,多了他其实也顶不住实在是犯困,南曼表示等麦收结束还会给他补课让他别焦虑考试的事儿。

端午节包粽子是习俗,但对于北方农忙的乡村来说这是“奢侈”,不说糯米粽叶这些东西压根不是一般人家能负担的起的,就算能卖得起那也没空包。

收麦子和端午节是碰在一起的,这时候家里能有个做饭的人就不容易,更不用指望谁家还有空包粽子。

所以南家今年要包粽子其实算是个“盛事”,最起码南川长这么大吃粽子的记忆不超过两次,南燕一次也记不得虽然她小时候的确吃过。

南奶奶包粽子的手艺还是年轻时跟村里的私塾先生家学的,小时候的南和平在私塾里跟着先生认了几个字,为了表达感谢她有空的时候会帮着先生娘子干活儿,先生家日子好过一点所以每年都会包粽子。

当然南奶奶的手艺缺乏练习实在也说不上好,但比起从来没有包过粽子的一些人家那还是好的,南曼在一旁打下手更看不出好坏,反正她以前吃到的粽子和这里的模样不同,她吃的是三角状奶奶包得是长形的,因而无从比较。

南奶奶包粽子放得枣子特别多,主要是糯米稀罕,而红枣相对来说要便宜一点,所以一个巴掌大的粽子放七八个枣子这根本不是个事儿。

南曼很爱吃红枣多的粽子,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这有问题,只不过心里有些惋惜这时候没有条件包肉粽,蛋黄粽子也好吃,可惜她就只能想想。

包好的粽子需要煮大半天才能熟,南奶奶包完粽子就把煮粽子的活儿交给了南曼,本来应该是南老爷子的活儿,不过明天大儿子一家回来,南老爷子去小西沟河捞鱼去了所以只能南曼顶上。

“先大火后面火小一些。”南奶奶吩咐完注意事项就去做午饭去了,现在已经快晌午时间紧任务重得加快速度才行。

小西沟河是胜利大队的叫法,其实就是条溪水沟因为在村子西边所以叫小西沟河。

那水在夏天时不过才刚到成人的膝盖,平日里有些小鱼小虾供村里孩子们打牙祭,平时上工的大人是没有闲工夫来这里摸鱼的。

南老爷子拿着个鱼篓捕鱼效果并不理想,一上午就捉了七八条五六厘米长的小鱼苗,弄熟了后估摸着还不够一个人吃的。

小鱼弄回家时还是活的,三个娃围在盆边上看小鱼眼睛都不眨一下,时不时还拿手去碰一下然后“咯咯”的一起笑,似乎感觉很好玩的样子。

南曼看着这成果安慰道:“爷爷,要不这鱼就给虎头他们玩,他们是真喜欢就别吃了吧。”

南老爷子郁闷的点了点头,这点小鱼苗苗弄熟了都不够虎头吃的,还不如养着给孩子玩儿。

南奶奶翻个白眼道:“就说别让你去,瞎耽误功夫。”

今天的中午饭是老爷子送去地里的,早上天看着有云怕下雨所以大队长在上工前就通知今天上工后午饭时间不回家,所以各家各户需要安排好送饭的人。

南家这边午饭就是玉米窝头加烀咸菜配着白开水,昨天刚吃了饺子今天用不着加餐,再说明天还有粽子和肉吃,一想到这个今天的咸菜也更好吃了些。

干重体力活消耗的除了热量还有蛋白质,南曼看着奶奶平时炒菜放的那点油心里只叹气,难怪乡下人一场农忙过后都得有人累出病呢,营养跟不上啊。

“奶奶,家里有豆子吗?”肉现在南曼弄不来,但她可以“重操旧业”发豆芽。

“你想吃豆子?”这年头炒豆子也算个奢侈零食,二月二龙擡头会吃炒豆芽,但这都快端午节了还真没有人家会再炒这玩意,南奶奶以为是孙女馋了。

“不是,我想发豆芽。”

南奶奶并不奇怪孙女会发豆芽,这玩意儿在如今的乡下只有发的好不好没有会不会:“你还会这个呢?”

“嗯,我发的可好了,奶奶,你让我试试吧。”

南奶奶发豆芽的技术不咋地,主要是这种活儿是经验累积起来的,她是苦日子过出来的以前家里有点豆子哪里舍得吃,都是卖掉换钱自然也就没啥发豆芽的经验。

“你妈那豆芽就发的比我好,你是跟她学的?”

王美秀的爷爷年轻时有卖豆腐经历,人家发豆芽也有祖传的手艺,王美秀春天没菜买的时候都会自己在家发豆芽给孩子加菜。

“嗯,看过一些。”

南奶奶想到家里的确没什么油水,所以也就咬咬牙把家里那半瓢黄豆从柜子里拿了出来。

“只这两斤豆子了,原本想换点豆腐的,发豆芽也行。”要是搁别的孩子南奶奶肯定不敢一起拿出来,但孙女是文曲星下凡发个豆芽算什么!

南曼午饭前就把豆子洗干净泡上,等明天就可以正式发豆芽。

雨是在下午下了起来的,负责看麦场的人中午就开始堆麦子,整个胜利大队都能听到木锨与麦子碰撞的声音,到吃过午饭时那闷雷声传来,就连南奶奶这种老太太也扛着家伙事去堆麦子了。

南曼把三个小家伙儿拿根布绳栓着手腕另一头绑在窗户边上防止他们掉下去,这时候没有看人孩子的人家只能这么干。

“绑”好孩子后,南曼嘱咐虎头看好弟弟妹妹然后紧随其后去了麦场帮忙,这时候只要是能动的人都得去和老天爷抢速度堆麦子。

麦子堆起来后还得用麻袋装,南曼木锨不会用,但她可以帮着撑麻袋装麦子。

刚忙活完麻袋还没运上独轮车时,雨点就落下来了,闷雷滚动声音还挺吓人,其余的活儿南奶奶也帮不上忙就赶忙回家看孩子去了,打雷动静大怕吓着孩子,南曼则负责继续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