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2)
还有一点爷孙情吗
符朗看着二人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笑意:“都可以学。”
吴三木这才松了一口气,正高兴着,就见他大孙子悄悄在他耳边说:“爷爷,那以后你就降辈分了,只是我师兄……”
“哎哟!”
他话还没有说完后脑勺就挨了一下,他委委屈屈摸着后脑勺开始向符朗告状:“师父你看他,师兄爷爷打我!”
“……”
符朗看着这个千年后的年轻人突然觉得头疼起来。
要不也跟着打一顿吧
应县木塔的广场上,其他的学生们也都在跟着那些跨越千年时光而来的工匠的虚影们学习着。
他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是或惊喜或专注的神情。
而就在这一教一学里,时间的齿轮带动了名为传承的轴轮,一起转动。
※
一个月后。
江言看着自己桌上堆起来的论文也有些震惊。
这才一个月这些学生居然就教论文了不会是敷衍她吧这可不行,她可是保证了要顶级论文的。
这么想着,她坐下来开始逐一看了起来。
等她看完已经一上午过去了,她起身准备倒水却发现陶五已经把一杯温水放到了她的手边。
她端起来喝了好几口才压下心里的激动,而这时在门口等着“宣判”的那些学生从门缝里看到这一幕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我感觉我以后毕业答辩可能都没有这么紧张!”
“也不一定……万一毕业答辩的时候也是江馆长来,我可能还是紧张。”
“其实我觉得我论文水准真的很好,但是一想到是江馆长在看,我又觉得我可能还需要打磨一下了!”
就在这时,江言走过去把门打开,看着被吓成鹌鹑的一群学生她笑着说:“进来说吧,反正都是要紧张的。”
“……”
那进去了不是更紧张吗
江言看着这群学生年轻的脸,因为每天都在施工现场,他们其实都晒黑了好多,但是目光却越发亮了,也更加沉稳自信了。
“你们的论文我看了。”
江言刚一开口,就听到学生们倒抽一口气的声音,她格外花心地还特意放慢了语速,以一种颁奖典礼故意倒计时的状态慢悠悠但是格外严肃地说:“我觉得……”
一个急脾气的学生终于忍不住了:“江馆长!是死是活,您给我们一个痛快吧!求求了!”
这学生话音刚落,其他学生立马重重点头附和,就连一向沉稳的赵芳芳都忍不住跟着点头。
江言这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还是别逗了,都给逗急了。
她起身,一手按在那些论文上神色带着几分骄傲:“我觉得这些论文都非常好,我会帮你们去投递发表的。”
这些论文的质量其实完全是超出她预料的,虽然她一开始就知道在那些工匠老师的教授下,这些学生肯定会如同海绵一样吸饱知识,可是没想到居然能这么快。
果然年轻人就是潜力无限啊。
而这些学生,在以后肯定会成为他们华夏文物和古建筑修复上的中流砥柱。
等他们完全成长起来,他们华夏文物修复圈可就有自己的一批生力军了。
就再也不会出现需要人才的时候还要被国外卡住脖子的情况了。
这也就是江言的目的。
一个领域只有一个人厉害是没有用的,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真的聚沙成塔。
江言话音刚落,那群学生却沉默了下来,隔了好一会儿直接抱头痛哭。
“”
她没有骂他们啊,这是怎么了
江言脸上闪过一些无措,陶五皱眉上前,正准备施法这群人“闭嘴别哭”,就见那群学生对着江言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您,江馆长!”
如果没有江言,他们根本不可能学到这些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技术的。
江言也是一愣,然后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头:“你们该谢的可不是我。”
他们该谢的是那些愿意跨时光而来的华夏的古代工匠们,是他们愿意将这份传承继续下去而已。
这话一出,这群学生哭得更大声了。
一旁在沙发上看热闹的黑猫直接把头钻进了一个抱枕下盖住,人类的大型幼崽果然也是这么烦人啊。
而小明索性用这种嘈杂练心起来,直接入定了。
江言看着哭得越发声势浩大的学生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还全员哭包啊!
这时,陶五上前:“别哭了。”
他的声音很是平静温和却透露着一丝毋庸置疑,哭得正起劲的学生们突然觉得自己嗓子好像有些哑了。
他们“啊”了几下依旧发不了声,正害怕着,却发现说话没有问题。
就是不能哭了
眼泪还挂在脸上的学生们满脸疑惑,而陶五则开始送客。
“我们馆长还有其他事要忙,出去哭吧。”
不然他也不介意把他们放水里,只要不死人这不犯法,没有违背师父的教导。
学生们满脸呆愣地被送出门,等那扇门无情关上之后他们脸上刚才不知道为什么就自己止住的泪突然开始啪嗒啪嗒一个劲往下落。
“……”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送走了学生,江言觉得房间里终于安静下来了,她这才开始帮这些学生找投递论文的渠道。
这时候她才想起来,她不知道投哪里啊!
她之前那些顶刊论文都是直接拿给业界的大拿们看过之后就直接被推荐的,然后就是顶刊来求着想要刊登,她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找啊……
江言一时有些为难起来。
而这时门外眼泪流完了的学生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江馆长是不是还没有说让我们投哪里啊”
“好像是……不过按照江馆长的意思好像是她帮忙投”
“你们说我们的论文会发表在哪里啊!会不会真的是顶刊啊”
“别想了,我们可是才大二大三,除非是江馆长挂一作,不过江馆长可没有提呢。”
门内,江言将这些论文一键抄送给了那些顶刊审稿人们。
※
“哦!江……江馆长刚才发来了三十多篇论文!!”
文物研究杂志的审稿人克丽丝惊讶地看着自己邮箱里来自江言发过来的那一堆论文脸上是止不住的惊讶。
他们业内现在是谁都知道江言论文的含金量了,可是江言也是他们业内有名的不爱写论文的“大师”。
除了不爱写,还很少主动投递,一般都是先在业内被其他大师们争相传阅后他们才会得到消息的。
怎么这次……
她话音刚落,其他同事就立马挤到了她的电脑面前。
“居然真是传说中的江馆长还是三十二篇我马上我叫主编过来!”
这可是大事件啊!
“这么多真的科学吗”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科学,但是那可是江言,之前她就有过一次性上传十几篇论文的事迹!”
“我记得那次是文物科学杂志那边获得了刊登权他们直接搞了一个随册专刊来发江馆长的论文,那次他们的反响特别好!”
“这次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拿下发表权啊不过……江馆长只给我们发了吗”
“应该不会吧”
一想到这里,社内所有人都急切起来,立马让克丽丝把邮件转发给他们,让他们先来拜读。
而这时主编伊莉雅也行色匆匆地走来了:“确定是江言江馆长吗”
伊莉雅一脸振奋,这可是让他们文物研究杂志压过文物科学杂志的好机会!
上次就是让他们捷足先登了使得他们的dex压了他们好久!
这次他们可不能输。
而她还在斗志昂扬的时候却发现其他人的脸上都露出纠结来。
克丽丝擡头看向伊莉雅:“主编……这些论文好像不是江馆长写的。”
不但不是一作,二作都不是!
伊莉雅愣了一下:“……不是说是江馆长投递的吗”
“确实是,但是……好像是她学生们写的。”
闻言伊莉雅点点头:“江馆长的学生的应该也不错吧”
克丽丝继续说:“是……本科在校学生。”
“……”
本科生不是不能发他们期刊,而是一般都不可能。
因为在文物领域就是讲究一个经验的,本科生能有什么经验
难道江言是想用她的威望走后门
那绝对不可能,他们杂志可是有自己的道德的,不够水准的论文连到那些审稿专家手里的资格都不配有。
不过……
伊莉雅想了想还是说:“先进行初审吧。”
那可是江言发来的论文啊,就算不是她写的,也应该看看。
说完他们开始看起了那些论文。
几个小时候所有人从电脑里擡起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
每个人都发出感叹:“这居然是……本科学生的论文”
这些新奇的角度和技艺,以及里面透露出的经验,完全不像是本科生该有的深度。
这就是江言带出来的学生吗
伊莉雅也看完了这些论文,她开口道:“符合投递标准,可以送审。”
她压下了心里的激动,这些论文所表达的可不只是江言能带学生啊,而是一个未来。
等这些学生成长起来,未来华夏文物圈将会怎么蓬勃的发展,她都不敢随意去想象。
看来以后文物修复圈的中心,真的可能会改变了。
※
金刚组。
安井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正看着眼前新一期的《文物研究》,看着封面上关于应县木塔的论文索引,他陷入了沉思。
江言这是真的在没有他们帮助下开始了还写了论文。
不过以她的水准这种论文信手拈来吧,代表不了什么。
安井这么想着翻开了杂志,只是他心里有些奇怪,这一期的杂志怎么这么厚。
他先是索引了论文目录,想找江言的看却发现居然没有江言的名字,而那些和应县木塔修复相关的论文的作者他居然一个也不认识。
最重要的是居然有那么多相关论文。
安井震惊之余还是点进去看了起来,而这一看他直接陷入了“自闭”。
这时松本进门来准备找他看一篇论文,却见自己师父捧着杂志面色格外难看。
松本正想开口,就听安井说:“你觉得一个人可以在几个月内带一群本科学生写出几十篇能登上《文物研究》的论文吗”
“”
安井师父在说什么梦话
松本赶紧答:“这当然不可能……”
“江言做到了。”
安井长舒了一口气,比起这个,他更想知道的是在应县木塔修复,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
早知道……
他叹了一口气。
而这时其他之前去过的团队也都看到了这些论文。
※
江言正在看应县木塔修复进度,现在几乎是已经完全落架了,下一步就是全方面修复之后进行重组了。
一切都很顺利。
而经过几个月的学习,这些学生们居然都已经能上手加入到修复工作里了,这就是更令人欣喜的了。
江言正高兴着,手机就突然响了,依旧是林家轩打来的。
“小江!你怎么做到的那些孩子的论文居然能有这个水平”
而且还一看就不是纸上谈兵的水平,是经过实践验证的。
要不是他知道这些都是各大学院送过去的本科生,他都要觉得是天才打窝了!
只几个月江言就把他们培养成这样了
难怪那些学校的今天都跑来问她江言什么时候招第二期学生,他们那些研究生博士生也想参与。
本科生都能脱胎换骨,换了更有经验和能力的,那不得直接起飞
江言笑着说:“就是让我这里的老师们带着他们实践学习了一下而已,不算什么。”
也就是一对一大师课的程度吧。
林家轩闻言叹了一口气,隔了好一会儿才说:“小江啊,你这是给我们发展了一批生力军啊。”
要是这样发展下去,他们整个行业内都会赢了脱胎换骨。
因为新鲜的血液注入了,还那么优秀。
“林馆长,这就是我想做的。”
传承。
等挂了林家轩电话之后,江言的手机突然开始抖个不停,都是先前那些来竞标过的团队发来的。
江言看着那些诉求基本上都是想派人来学习的短信略微一思考,然后通通回复:可以,欢迎。
闭门造车是不对的,光是学习过去的技术也是不行的,要和现代的新进技术交流才可以。
这些国际修复团队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而且,这也算是之前让他们白跑一趟的弥补吧,大家共同进步,一起为全世界的文物修复做贡献也挺好的。
想到这里江言却发现唯独金刚组没有发短信。
想了想她干脆在自己的国际社交媒体账号上发了一条消息。
【山海博物馆江言:我的新项目应县木塔修复欢迎大家来观摩交流。】
这句话只有业内人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表明江言愿意带他们一起。
毕竟连一群本科生都能在那里学到那么多!
一时间很多外国学校和团队向江言投去交流学习的橄榄枝。
而安井也看到了。
他坐在茶室内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发出了那条短信。
【江馆长,我们金刚组也有意愿在这个项目上一起交流学习。】
短信发出后,他心里难得有一点惴惴不安,要知道他当时可是用了十亿这样的小心思……
如果江言要拒绝的话。
过了一会儿江言的短信来了,极为简短的回复:欢迎。
江言看着手机上那些信息嘴角一勾,他们泱泱华夏,可不会那么小气。
毕竟,万国来朝我们都见过呢。
而此时微博上已经是一片欢腾了。
【江馆长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而且这居然是江馆长自己出资修复的项目,我哭了,又出钱又出力,江馆长这是不图名利啊。】
【一个月三十多篇顶刊论文……江馆长这是会醍醐灌顶吗我酸了!】
【我不酸!我好骄傲!听说国外团队都争着来交流学习,咱们华夏文物修复圈地位+10086啊!】
【我现在就是后悔,当时江馆长来我们学校招学生的时候我没有珍惜,现在后悔莫及,要是我也去了,这论文不就有我一份了吗】
【@山海博物馆江馆长,什么时候招二期,孩子真的很需要!】
不过这些江言还没有来得及看。
此时的江言正高兴着应县木塔修复项目的顺利,她觉得按照这样她估计还能摸鱼回博物馆住几天,只是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她的APP突然抖动了好几下。
她点开一看发现是他们博物馆的群在不断刷消息。
她疑惑地点进去。
【馆长!不好了!那些屋子里的文物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