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圈后继承一家博物馆 > 第78章

第78章(2/2)

目录

可是现在结果告诉她不可能。

江言心中有些恼火,压着这口气怎么也睡不着。

直到半夜她干脆从床上坐了起来直接订了去京市的票。

她准备再去京市那家档案馆碰碰运气。

江言一路奔波来到了京市档案馆,这次她熟门熟路的上了二楼。

那些书灵一见她来了,便格外激动。

“江馆长又来了”

“江馆长这次想看什么啊”

“江馆长再给我们写几个字吧!”

江言看着这群依旧活泼的书灵们直接开门见山:“我这次想查一查关于今虞琴弦的资料。”

她话音刚落,一本叫做《华夏丝制品考察》的书跳到了她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有些泛红。

它扭扭捏捏道:“江馆长,你可以帮我写一张情书夹在那本《华夏算数典抄》里面吗”

“”

江言愣住了,你小子真是心比天高啊!你居然喜欢数学啊

她默默给这本书竖起了一个大拇指算是对他这场盛大的爱情的肯定。

就……真厉害啊。

“可以,不过,内容你来啊。”

她可学不来什么情书。

《华夏丝织品考察》立马欢呼:“好!其实我已经想好了!就是想找个字好的……”

“……”

那她要是今天不来,它得等到什么时候

就在这时APP传来提示。

【《华夏丝织品考察》等书籍向馆长发出连线邀请,馆长是否同意。】

又是这熟悉的蓝牙模式,江言这一次直接点了同意。

下一秒她就迎来了更熟悉的黑暗。

“小潘,来。”

江言听到有个声音在说话,她睁眼发现自己是在一个陌生宅院里。

而她的面前站着一个中年人,他穿着一身青灰色长衫,面前摆着许多工具,在他不远处,年轻的潘仁旭正一脸激动地跑过来。

“师父!你研究那丝弦成功了”

江言看着这么年轻的潘仁旭心中十分感慨,她也知道另一人应该就是他的师父,那个早在好几十年轻就将华夏传统丝弦复刻出来的第一人——

方裕庭。

他说着一口努力靠近普通话的吴侬软语,发音格外特殊,江言听起来格外费力。

不过勉强还是能听懂。

方裕庭擡手就敲了敲自己唯一弟子的脑袋:“要是这么轻松就好了,你师父我也不用天天这么茶饭不思了!”

“不过啊,我这确实有点新发现。”

方裕庭脸上带了点笑,却在看向徒弟的时候变得严肃起来,他像个抽学生背课文的老师一般问:“北宋仁宗的《琴书所记》上面怎么说缠弦的啊”

突然被考试的潘仁旭呆了呆,小眼睛往旁边一瞟,在方裕庭手又一次要落下的时候赶紧答:“我知道!师父我知道!别打脑袋啊!会傻!”

看到这里江言不面开始庆幸潘仁旭教她的时候还是很克制的。

至少没有动手打头!

方裕庭道:“那你说说”

潘仁旭识趣地退后一步开始背:“第一弦用一百二十丝分为四股,用秦子四个,每个重五两,省秤黑锡为之以铁为茎……”

他背得摇头晃脑,听起来还是顺畅。

只是下一秒,方裕庭又屈指用指节对着他脑门就是一敲:“背天书呢”

“让你背这些古籍是希望你理解,然后将它们复现出来!不是让你死记硬背的!”

潘仁旭捂住额头连连点头。

就见方裕庭解释道:“按照书中描述,缠弦似乎不需要借助纺车,仅仅依靠熟练的人手左搓右合、简单的工具和一定的技巧,就可以造出好弦。”

“这之中最关键的就是技巧。”

方裕庭说着就拿出一个竹筒和七片小竹片。

这些道具江言在潘仁旭那里却是没有见过的,难道就差在这里

这么重要的步骤潘仁旭应该不会忘记的啊……

方裕庭一边操作一边说:“用旧竹筒卷,则须和竹筒煮也。令先用木一段,长四寸许……”

他说的也是那《琴书所记》里的内容,只是他是手脑配合,他说的每一句都对应着他正在做的动作。

江言在一旁看得入迷,却见方裕庭突然停下了。

江言顺着他目光看过去,就见一旁的潘仁旭已经靠着旁边的墙打起了小呼噜。

“”

潘老师!你年轻时候就是这么不靠谱的吗

方裕庭操.起一块木片就对着他脑门一敲:“你昨晚上山打老虎去了”

潘仁旭迷迷糊糊答:“昨天晚上看书太晚了。”

他不是不刻苦,反而是太刻苦了,他师父只有他一个弟子,而他着实不算天赋太强的。

只能以勤补拙了。

不过他还是小声嘀咕了一句“师父,反正你就是在做尝试……”

方裕庭听笑了:“你的意思是等为师成功了再教你”

“不是不是……”

潘仁旭赶紧摆手。

方裕庭冷哼一声:“滚进去睡觉,以后晚上早点睡。”

他语气虽然凶,却是实打实在关心潘仁旭。

得了应允,潘仁旭摸着脑袋:“那师父……我去了啊”

方裕庭没有回答他。

等潘仁旭走了,方裕庭才拿出来一些新的生丝。

江言看出来了他是在从做丝弦的第一步开始。

她是看过潘仁旭完整的制作丝弦过程的,这要是再看一次方裕庭的应该就能对比出两人制作过程中有哪里不一样了。

不过……方裕庭现在好像还没有成功。

江言也很有耐心,她站在一边看着方裕庭一步一步反复琢磨。

日升月落,冬暖夏凉。

江言就这样在这间小院子里看着方裕庭用了几年的时间只做这一件事。

这几年看下来,她都已经对制作丝弦的一些技艺烂熟于心了。

有时候她在旁边看着那些不断重复的步骤都有了一丝厌烦。

可是方裕庭却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而潘仁旭也一直跟在他身边,几乎没有一刻休息。

白天他跟着方裕庭要么是到处寻找原料,要么是翻古籍寻找蛛丝马迹,要么就是不断重复制作。

晚上,方裕庭都睡了,他却依旧在挑灯学习。

他好像不知疲倦一般。

而方裕庭也一样。

为了制作琴弦,他累出了很多种慢性病,身旁人都说他这是疯魔了。

要知道他早在之前就是苏州有名的琵琶弦制作大师了,他根本不需要研究丝弦。

可是他却为了复刻这传统技艺,放弃了很多。

江言想: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最终成功吧

这些大师们,都有着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坚持的动力。

这些才是他们华夏工匠最值得敬佩的。

这天江言依旧是在旁边看着,她甚至已经能背出步骤来了。

可是这一次,方裕庭的神情却有一些不一样。

他难得露出了几分期待来。

他将做好的丝弦上在那把用来试音的古琴上,他是会弹古琴的,随手一拨弦就是一串美妙的音符。

江言欣赏来一阵才惊觉,今天这弦居然没断

要知道之前这些被做出来的弦可都是撑不过几次拨弦就会断的。

毕竟丝弦不比钢弦,其制作难度上最难克服的一点就是怎么让其坚韧。

要知道蚕丝又细又软,要将它制作出琴弦,也只有华夏的先人们能够想到。

方裕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脸上闪过几分惊喜之色,他改单手拨弦为双手拨弦,也加入了一些技巧。

丝弦依旧没有断。

一旁的潘仁旭直接咋呼出声:“师父!是不是成了!!”

方裕庭停下手说:“……好像是。”

不过他不能肯定,又说:“咱们再试一次!!”

说着他们就又行动起来。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两人做了一堆琴弦,没有一份失败品。

一向注重形象的方裕庭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脸上带着笑:“成了!丝弦成了!”

江言在旁边心里也跟着高兴,可是却也有一个疑问升起——

方裕庭刚才制弦的步骤和潘仁旭和她一起制作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啊。

潘仁旭几乎是一比一在复刻这方裕庭的方法。

可是为什么他会失败

难道是因为蚕丝质量可是他们使用的蚕丝是还在博物馆里用灵气滋养过的,不可能会有质量问题啊。

这一点冯二的反应也可以证明。

那问题出在哪里

江言开始一步步回想刚才那些细节,而这时,APP跳出来提示。

【书籍内容已完全展示结束,连线即将中断。】

“”

怎么比她家APP的阅读模式还坑啊!你这样不行啊!还想不想她帮忙写情书了啊

信不信她就给写半份啊

可惜江言的吐槽没有任何用处,十秒后她看着在自己面前蹦跶的那本恋爱脑书籍,满脸无奈。

帮它写好情书之后,江言又坐上了返程的飞机。

她一路都没有说话,脑子里一遍遍在回想着方裕庭制丝弦的细节,一定是有哪里被她遗漏了。

就在这时,空姐过来询问她要喝什么,江言想也没想直接答:“矿泉水,谢谢。”

这话刚一出口她就愣住了。

对……是水啊!

方裕庭制作丝弦的时候,不管是煮丝分丝还是缠丝的时候,用的都是他院子里的井水!

而潘仁旭用的是自来水。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格外细小的差异了!

江言心里一阵激动,虽然不知道这对不对,但是至少是有一个方向了。

一下飞机她立马开始查潘仁旭所在的地方的关于水的变化。

然后她发现,在方裕庭去世后,今虞琴弦制弦的地方经过了两次搬迁,而当地的水厂也改良过水处理的模式。

有变化,就说明有变量!

说明这可能就真的是突破口!

江言立马就去了潘仁旭的家,她行色匆匆连门都没有来得及敲。

“潘老师!”

此时的潘仁旭正在屋子里整理自己以前的笔记。

他本来想的是自己就算收不了徒弟,有这些笔记流传下去,以后万一有人有兴趣也可以把他们今虞琴弦的制作手艺传承下去。

只是现在他觉得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就连他自己按照师父教的来都做不出成功的今虞琴弦呢,还指望别人看这些笔记学会

还是别丢这个人。

他准备将笔记给烧了。

只是这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就听到江言的声音,他探出头去,就听江言又说:“潘老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制弦失败的!”

“……”

潘仁旭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然后又隐约有了几分气愤。

他不知道江言问这个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嘲讽他只能做失败品吗

可是他又知道江言不是这样的人,他只是自己是在迁怒。

他只能压在这怒火说道:“……是在我们第二次搬迁的时候。”

那次之后本来他能稳定制作的琴弦突然开始出问题了。

开始还是很少的一些有问题,后来却变成了十个里有七八个都不行。

最终他也只能放弃了。

江言一听这话面色一喜:“对上了!潘老师你们第二次搬迁是不是十七年前”

那时候正好是水厂二次改进滤水和净水技术的时候,加入一些新的东西的投放。

潘仁旭满脸疑惑,江言直接说道:“潘老师,您的技术一直没有出问题!您是方老先生最好的学生。”

毕竟他的每一个步骤都和江言所看到的方老先生的制作步骤一模一样。

潘仁旭神色一僵:“不……是我砸了师父的招牌。”

他想起十几年前那些对他失望的人。

他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在背后说:“唉,也不知道方先生为什么就收了这么一个徒弟,他们今虞琴弦这块招牌算是被他砸了。”

而他最后选择放弃也是因为他师父当年好友气愤地指责他让他的师父断了传承。

他确实让他师父断了传承啊。

如果他当年学习的时候再努力一点……

江言看着陷入了回忆里的潘仁旭说:“不是您的问题,是水!”

就在这时潘仁旭的房间里的电话响了。

他没有反应过来江言说了什么而是转身先去接了电话。

电话那头一个人说道:“请问是潘仁旭潘先生吗”

“很抱歉打扰您,我们是霓虹丸三公司,我们一直仰慕方老先生的丝弦制作手艺,现在我们复刻出了他老人家当年那样的丝弦。”

“我们想邀请您来亲自看一看。”

潘仁旭听着电话那头还在不断说着的话脸色一白。

他做不出的琴弦,被霓虹人做出来了。

他还有什么颜面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师父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