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东宫厨娘投喂崽崽日常 > 宁不言·万事莫言

宁不言·万事莫言(1/2)

目录

宁不言·万事莫言

宁不言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

家里人口众多,打渔为生,通常都是大人出海,小孩儿在家,除却官府规定的休渔期之外,基本上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

大人打来的鱼,没法很快卖掉,因此就会让小孩子负责晾鱼干,又或者有手艺好的人专门做腌鱼,之后销往内陆。

像渔乡这种地界儿,从来是不缺海味的,想卖得上价,得往内陆走很远很远,于是当地又有专门做运输的队伍,几十个人拉车,再带上三两个习武之人,以免丢财丢命。

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也使得本地没有任何稀罕玩意儿,所有人身上都是鱼腥味,闹市最常见的东西也和鱼有关。

直到有一天,雨神镇来了两个没有鱼腥味儿的男人。

此时正是秋季,耶娘翁婆都出去打渔,只有宁不言和几个兄弟姊妹在家玩乐。

晾鱼干并不难,除却按时翻动和有雨就回收之外,再没什么需要挂心的,于是大大小小一群孩子在院中东奔西跑,玩捉迷藏。

宁不言最喜欢捉迷藏,他从小就擅长爬高,只要藏树上,就没人可以抓得到他。

这一次也一样,六岁的小宁不言三两下窜上树,蜷缩在枝丫间,一动也不动,从树下看,是完全看不见他的。

这棵树十分茂盛,叶片上也没有害虫,宁不言等人来找他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数树上的蚂蚁。

数着数着就入了迷,一时间竟然没有听见有人喊他进屋吃饭。

“哗啦”一声,不似风吹动,大树外侧的枝条摇了摇,惊动了宁不言。

“什么东西?”他嘀咕了一声,拨开树叶,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

“……有人?”一个男声传来。

宁不言钻出去,轻巧地跳到地上,仰头道:“你是什么人?来我家有事吗?”

那大树的边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这人也跳下树,只不过是落在了墙外,而后又从宁家正门敲门进入。

“抱歉,我路过此处,以这树木落脚借力,未曾发现这树是你家的。”男人拱手道。

宁不言挠了挠头:“无妨无妨……不过你上树做什么呢?你也在玩捉迷藏吗?”

男人笑道:“并非如此,我是习武之人,习惯了不走常路。小郎君方才是为了捉迷藏才躲在树上?”

“是啊!我的兄弟姊妹们都捉不到我,只有我能上去!”宁不言的小脸上满是骄傲。

男人一怔:“你自己上去的?怎样上去的?”

这树最低的枝条也有八尺高,这么小的孩子难道真能独自上去?

宁不言见他不信,叉腰道:“您可看好了!”

说罢,他扭头看向大树,不用拉长助跑距离,直接就窜过去,蹬在树上,双手稍稍借力,一息之间,就爬到了树冠处。

“看见了嘛?”宁不言抓着树枝,洋洋得意地说。

男人沉默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小郎君快下来罢。”

忽而又有人喊道:“阿言,吃饭了!”

宁不言立即跳下来,对男人摆手道:“我吃饭去了,大侠再见!”

男人负手,看着他的背影,然后离开了宁家。

这小孩儿忒可爱,自己不过是寻常武夫,哪里就是大侠了?

不过最惊人的,还是他的天赋。

五步上树,一跃而下,跑动时也可以看到,小腿很结实,脚腕细长,骨头端正,是个习武的好苗子。

这样好的孩子,要是能有个好的师父带着,将来功夫差不了。

可惜他武功平平,在江湖中只是勉强能自保,教不了这个孩子。

他教不了,但他师父行。

此次他们师徒二人游玩至此,只是想看看渔乡这片不一样的风光,遇到这样的小孩儿,便是意外之喜了。

又过几日,男人的师父厉渭则亲自登门。

恰逢宁不言的阿娘伤了手,今儿没出海,于是接见了厉渭则。

厉渭则带了厚礼,客套一番之后,对向三鱼说:“如若娘子的小儿可以跟我习武,不出十年,他定能成为你们渔乡最出色的镖师。”

向三鱼面露纠结。

她和宁老五有四个孩子,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继承家中那丁点儿渔具船只,过安稳的小日子。

出去走镖?那多危险!

甭说宁不言有没有那个本事,功夫再到家,也怕受伤。

尽管出海也有危险,但相较于走镖,那还是好很多的。

宁不言在一边插嘴:“阿娘,让我去嘛!我听刘渔乐说,他爹当镖师,能挣可多钱了呢!”

向三鱼瞪了他一眼,然后对厉渭则讪笑:“我们家就是普通人家,不想孩子吃苦,也不想孩子遇到危险。老先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拜师学艺……不妥。”

宁不言委屈地拉着向三鱼的衣摆,然后用期盼的目光看向厉渭则。

厉渭则无奈地笑了笑:“娘子的想法,老朽可以理解。但你或许不知道,我说他可以做镖师,只是最保守的说法,将来这孩子的优秀程度,未必亚于老朽。”

说着,厉渭则摘下自己脖子上的项链,就在向三鱼的眼皮子底下,单手捏着项链上坠着的银竹子,直到银竹子失去棱角,而后留下浅浅的皮肤纹路。

向三鱼惊呆了,结巴了一下:“多谢老、老先生的赏识,容我再考虑考虑。”

送别厉渭则之后,宁不言的脑海里还在回放他捏银饰的那一幕。

那得是多么大的劲儿啊!

宁不言跃跃欲试,找来家里废弃的鱼叉,试着捏了捏。

纹丝不动。

哎呀,要是能跟着厉师父习武,他肯定也行!

他并不知道阿娘和阿耶要怎么商量,接下来几天都有点魂不守舍的,时不时就观察耶娘的表情。

其他家庭成员暂且不知道这件事,宁不言也没有声张,毕竟万一要是耶娘不允许,他不就白欢喜了?

五日后,家里轮到阿娘和四婶儿做晚饭。

渔乡不缺鱼,但寻常人家也没到随便吃新鲜鱼肉的那种阔绰。

今天向三鱼做了带鱼汤,给宁不言盛了满满一大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