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羡·牌坊(2/2)
既然她没错,那就不该为了这种人寻死。
一死了之不划算,她开始努力攒钱,变卖饰品,只为了有朝一日给自己赎身。
曾经苍柘也有过取缔青楼的风潮,然而没多久,又恢复了原样,但沈长卿尽力争取到了取消贱籍之名,让妓与假母分账,又让妓有权留下嫖客单独给的钱。
尽管这样一来,仍然是把身体当做生意,但至少赚钱离开楼子的人不在少数,希望还是有的。
宋三丫不信任任何说要给她赎身的嫖客,她只相信握在自己手里的钱。
取消贱籍了,但贱籍还在人们心里,她知道自己被人看不起,也不会有任何嫖客会对她动真心,只有她实实在在攒下的钱才是真实的。
在此期间言处光和谢采都来过很多次,言处光另娶,但时常到楼子里折辱她,谢采也心满意足,也给言处光好处,虽然不能让他重新做衙役,但好歹捞了个胥吏的活。
这些都被宋三丫看在眼里,希望有朝一日报复回来。
当地虽然是高原,但贸易往来频繁,有钱人不少,像她这样漂亮的人,宣传造势一番,想赚钱不难。
三年后,她攒够了赎身钱,离开楼子,去了京城。
这一路很难,是她此生都不愿意再回想的艰难。
但是她想见识一下距离沈长卿更近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像沈长卿所说一样,依靠自己的勤劳获取安身的报酬。
恰逢尚食局招帮厨,于是她凭借手脚麻利又认识许多字,顺利入了宫。
也就是这个时候,宋三丫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宋如羡——如若羡慕什么,那就去争取吧。
进宫并不是结束,从前那些仇恨,总有一日宋如羡会一个不落地报回来。
她要攒足够多的钱,让自己有底气,最好是将来有一天可以和什么贵人交好,那样到时候无论寻私仇还是报官,都不会因为没有背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学完规矩,分入尚食局,一个比她还小几岁的庖厨主动挑走了她。
这位姜主膳笑着说:“真好,你做活真干净。”
应当就是这一刻吧,这是她命运的拐点。
与姜翘深交以后,宋如羡意外得知,过小年的“官三军四民五”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像言处光那样的身份,是不可以在二十三的时候过小年的。
但是言处光一直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宋如羡有了这个依仗,决定在小年的时候回鸿县突袭言处光。
回去的路上,她本来紧张得很,但是真正进入鸿县,一下子就冷静了起来。
下雪了,鸿县的街道上并没有太多行人。
正是腊月二十三,衙门没什么人,不过宋如羡去报官,还是有人受理的。
她确认过今日值班的没有言处光的人,并且保险起见,她也没有直接说言处光的大名,而是举报有人违反律法,亲自带路。
当衙役踹开言处光家大门的时候,言处光正和他又娶的娘子挂灯笼。
不用想,偷偷提前过小年的证据就摆在眼前了。
衙役二话不说,就将人绑了,带回衙门。
言处光看到带队的宋如羡,一时间并没有认出来她是谁,他嚎叫了好半天“冤枉”,才有点咂摸出味儿来,知道她是来报仇的。
今年恰逢四年换任,新来的县令是一位中年女郎,她被临时叫过来处理这事儿,听宋如羡陈情,心中已经了然。
除却言处光,又传谢采与宋伯既,县令听几人申辩,更加感到可悲。
因此事情比宋如羡预期中还要顺利,县令查明真相后,很快就依律判处:
言处光与前妻和离后绑了人卖掉,且一直以来都是私过二十三的小年,被判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谢采作为朝廷命官,无视律法,私下狎妓,又以权谋私,给言处光行方便,应当上报州城官员商议处理,但最终罢官和牢狱之灾逃不了;
宋伯既卖女,从此往后宋如羡对其无赡养义务,又因其与言处光合谋图利,判苦役三个月。
宋如羡很满意,分外感谢这位县令。
她很清楚,如果现在坐在这儿的是从前的县令,免不了要和稀泥,并保下谢采,所以今儿也算是她的幸运。
这种大仇她真恨不能将几人宰了,但她理智尚存,还是要尊重法律的。
事情办完,她买了一份甑糕。
自己买来的甑糕,远比当年言处光哄着她才买来的要香。
而后,她快马回了京城。
心事了结,前途光明,似乎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大雪落在她的身上,这世界朦胧而美丽。
五年后的除夕。
宋如羡坐在窗边看雪,雪中有几个笨拙跑动的人,在雪地上翻来滚去。
如今她已经是鲜满楼的掌勺庖厨,有了高昂的收入,来年还即将开分店,由她来当店长。
“真好啊,今儿的雪好美。”宋如羡搓了搓手,对正在打雪仗的朋友们笑起来。
读书改变命运!
宋如羡回乡复仇,和后来在宫中收拾了吴函,其实都是因为管事儿的官员是女人,在那个时代,如果没有女子掌权,这个故事十有八九要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