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讯(1/2)
死讯
宋淮舟收到家书的时候已经到达了西北大营。一日前他与定王宋煜私下见了一面。这些年宋煜看着平平无奇,却因为宋烨光环太盛,一直暗暗韬光养晦。
得知沈清欢失踪的消息,宋淮舟面色铁青,一双手紧紧地捏着信纸,强忍着愤怒。江宴见他面色难看,担忧地望着他,直到宋淮舟将手中的信递给他时,他飞快地扫了一眼,面色也凝重起来。
“将军,究竟是什么人掳走了夫人?”江宴收起信纸,沉重地望着宋淮舟。宋淮舟青筋暴起,一双墨瞳中满是愤怒。
他才离开十日,沈清欢就在宫宴结束后被人掳走,那人是算定了他出征在外鞭长莫及。可放眼整个京都,能有这般手段的人寥寥无几。
他从未与人结怨,自然不会有人蓄意报复。能在闹市不动声色地劫走人,又能藏匿的那般好,只有宫中的人才能做的这样神不知鬼不觉。
既然不是七公主,那嫌疑最大的就是文帝。文帝一直信不过他,觉得他功高盖主,碍于刚刚登基,还不敢轻易动他。他一边将他支开,借着剿匪的名义让他来到西北,想来是想让自己有来无回。
一路上他并非没有猜疑,西北是宋家先祖起事之地,边防重地除了世代镇守的沈家,还有一支隐匿的宋家军是直接效力于历任君王的。
文帝不同于守成的仁君宣帝,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野心勃勃,想要将分散的权利收拢,达到皇权鼎盛的格局。而挡在他面前的第一个人就是在军中威信深重的宋淮舟和容老将军。
容老将军打了一辈子战,如今已经老迈,文帝并把他视作威胁,反而是年轻力壮的宋淮舟更让他忌惮。
所以他趁着自己出征的时候掳走沈清欢以作威胁也不是不可能。可文帝这么做,只会让局面更难以收拾。
可若不是文帝,还会有谁?宋淮舟陷入了沉思,好半晌都一言不发。江宴沉吟片刻,沉声问道:“要不要属下回去协助江流查探夫人的踪迹?”
宋淮舟看了江宴一眼,随即摇了摇头。“不必,先想办法解决匪患。那人挟持了夫人,却又一直没有动静,一时半刻应该不会伤害夫人。等了结这里的事,我亲自回去。”
若此人意在挟制他,不等他回去,是不会有动作的。
宋淮舟心意已决,江宴也不再说话,两人连夜商议着剿匪之策,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策略后,第二日一早,兵分两路,前后包抄,与猖獗的盗匪于沙漠荒地中酣战一场,一直打到日落时分。
滋扰西北百姓已久的匪患终于落下帷幕,宋淮舟率兵五千,绞杀匪寇四千人,另有两千人逃窜到沙漠深处。
宋淮舟亲自去拜访了镇守凉州的沈章,与沈章推心置腹的一番交谈后,留下江宴与两千兵马继续追击逃窜的匪寇,自己带着剩下的一千人马,即刻启程回京。
回京路上他们果然受到了不明军士的埋伏。一千人马只存活了一百余人,宋淮舟浴血奋战,带着这一百余人杀出重围。回到京都时,宋淮舟满身狼狈,眼神肃杀,满身煞气地回到了将军府。
简单的梳洗后,宋淮舟一身冷寂地入宫觐见了文帝。文帝望着满脸风尘却眼神凌厉的宋淮舟,心中一凛,故作欢喜地说道:“爱卿你终于回来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有陛下的关照自然是顺利的。”宋淮舟不想与他虚与委蛇,开门见山地说道:“微臣此次觐见为的是拙荆失踪之事。”
“自拙荆失踪算起,前后已经有二十多日,天子脚下竟然发生当街掳劫朝廷命妇之事,还请陛下给臣一个说法。”宋淮舟眼神冰冷,望向文帝时已经没有半分身为臣子的恭敬。
“朕已经派人到处去找了,如今沈氏的画像已经散发了下去,临近的郡县都查遍了,为了找沈氏,朕恨不得掘地三尺,却还是没有丝毫消息。十日前徐昶曾经查明,事发次日有一辆马车曾离开京都,一路朝蜀地奔去,朕已经派五城兵马司的人沿路去追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文帝看着宋淮舟一脸冷漠的样子,心中又惊又怒,却碍于他的身份不敢撕破脸。
他没想到宋淮舟竟然能突破重围活着回来,所以收到他进宫的消息,他一时间还没想好该如何安抚他。
“拙荆失踪多日,微臣还请陛下准许我亲自带人查找她的踪迹。”宋淮舟眸光一沉,文帝的反应他都看在眼里,对他的怀疑也少了几分。
“这是自然,当务之急是要找回沈氏,朝中近日无事,爱卿安心去找吧。”文帝心虚地笑了笑,准了他的请求。
宋淮舟离开皇宫时,在宫门口遇到了穆时安,穆时安一脸从容,与宋淮舟满面的焦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日,宋淮舟就收到了徐昶递来的消息,在蜀中果然找到了疑似沈清欢的女子。当天下午,宋淮舟就带着江流一路奔往蜀中,五日之后他就到达了蜀中。
可他并没有找到沈清欢,等他来时,迎接他的只有一具面容尽毁的尸体。徐昶一脸沉重地告诉他,一日前,这位疑似沈清欢的女子在登山时不慎坠崖身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