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霜刃初开(1/2)
区委大楼顶楼的会议室飘着冷咖啡的酸涩,沈砚之盯着投影仪上跳动的补偿款公示名单,视线在"陈秀芳"三个字上停留三秒——那是昨夜被推倒围墙的陈奶奶的大名,此刻正以加粗黑体躺在第七行,像道未愈的伤口。
"沈区长执意要公示,是不是太理想化了?"王显章的手指划过名单末尾的"特殊困难户补贴"栏目,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沈砚之缠了纱布的左手——凌晨在棚户区抢险时,他被坠落的青砖划破虎口,血迹在白衬衫袖口洇出月牙形的印记。
沈砚之按动遥控器,画面切换成昌和置业的资金流向图:"理想化?"他的指尖敲在"住建局工程监管科"对应的资金节点上,"上周陈奶奶家的墙被推倒,现场遗留的水泥块检测报告显示,含钙量比国家标准低37%——和昌和去年在青河小学项目用的是同批次次品。"他注意到纪委书记陈立伟的笔记本猛地翻到新页,笔尖在"豆腐渣工程"四字上划出深痕。
会议桌尽头的李建林忽然清了清嗓子,保温杯盖拧开又合上,发出金属相扣的脆响:"公示可以,但要控制范围。"这位区委书记的目光在"周明辉"的名字上掠过,第三十五章里沈砚之递出的U盘此刻正躺在他办公桌最下层的抽屉里,"先在街道办试点,等稳定了再......"
"等不得。"沈砚之打断他,从文件夹里抽出叠照片甩在桌上——被污水浸泡的墙角、裂缝里塞着的劣质钢筋、拆迁办监控中消失的三小时录像,"昌和置业的施工队今晚就会进驻北区,而他们的施工许可证......"他抽出张红头文件,"审批日期是上周三,但住建局系统里的备案时间却是前天。"
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发出故障般的嗡鸣,王显章的手机在桌面震动,静音模式下的屏幕亮起,显示"吴总"来电。沈砚之看着他脸色青白交加地起身,忽然想起第三十五章在周明辉办公室发现的台历——每个月十五号都标着"永年书记家宴",而今天正是四月十五。
"李书记,"沈砚之放软声调,将《青河水利志》推到对方面前,泛黄的书页停在光绪年间县令修渠被构陷的章节,"老城区的排水系统用了三十年,去年暴雨淹死的三个孩子......"他的声音突然哽住,指腹划过书中"官商勾结"四字,"我们现在公示的不只是补偿款,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李建林的手指在书页上顿住,窗外飘来挖掘机的轰鸣——那是昌和置业的车队正在棚户区外围集结。他忽然抓起红笔,在公示方案上签了"拟同意",字迹比平时潦草三分:"限三天内完成街道办公示,所有流程必须录像存档。"说罢起身时,袖口带倒了沈砚之面前的玻璃杯,滚热的茶水泼在那份资金流向图上,恰好遮住"周永年"三个字的尾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