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寒门青云路:我在官场撕伞的日子 > 第36章 霜刃初开

第36章 霜刃初开(2/2)

目录

傍晚的棚户区飘着煤灰味,沈砚之蹲在陈奶奶临时安置的板房里,看老人用胶布粘补被撕碎的全家福。床头的搪瓷缸里泡着银杏叶,是他今晨从自家树上摘的:"奶奶,公示名单里您的补偿款多出二十万,是当年您丈夫在青河大堤抢险时的......"

"别说那些。"陈奶奶颤巍巍地握住他的手,浑浊的眼睛映着板房外的挖掘机灯光,"我听见他们说,王区长今晚要去市委......"她忽然从枕头下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张泛黄的收据,"这是十年前交的动迁押金,盖章的人叫周明辉。"

沈砚之的后背骤然绷紧,收据上的日期正是昌和置业成立的前一个月。手机在裤兜震动,加密短信显示:"王显章已到周永年住所,随行人员携带密码箱。"他站起身,望着远处路基上插着的"青河民生工程"彩旗,突然想起第三卷大纲里的关键节点——当第一铲腐土被挖开,整个利益链的崩塌将从这面彩旗开始。

深夜的办公室,沈砚之将陈奶奶的收据扫描进电脑,与周明辉银行流水里的可疑账目比对。屏幕右下角弹出陈立伟的消息:"周明辉妻子账户今早转出800万,去向是香港。"他摸出从周明辉办公室顺来的钢笔,笔帽内侧刻着"永年赠"三个小字,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窗外忽然响起刺耳的警笛声,沈砚之望向楼下,三辆纪委的车辆正驶入大院。他知道,陈立伟终于对周明辉动手了,而这只是撕开"青河系"的第一刀。翻开笔记本,他在"徐鹤的秘密武器"那页背面写下:"官场上的校音叉,从来不是用来调音,而是用来敲碎谎言的钝器。"

凌晨时分,当沈砚之准备离开办公室时,桌角的《青河地方志》突然滑落,露出夹在中间的银杏叶书签。叶片上不知何时被陈奶奶用针线绣了行小字:"青天大老爷,百姓等您掀伞"。他捏着书签站在窗前,看远处棚户区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散落的星子缀在暗夜——那些曾被保护伞遮蔽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青河的晨曦。

手机震动,赛事官微的消息让他愣了一瞬——哦,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了。此刻他眼前的屏幕上,是青河新区的卫星地图,昌和置业的地块在夜色中泛着暗红,像极了徐鹤眉骨下的胎记。沈砚之忽然笑了,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拆迁红线",知道自己即将挥动的,不是改编乐谱的刻刀,而是斩向腐根的利刃。

楼道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立伟的秘书推门而入,手里攥着份刚截获的传真:"沈区长,昌和置业准备转移资产!"沈砚之抓起外套冲向电梯,路过消防栓时,玻璃倒影里的自己与光绪年间那位修渠县令的画像重叠——同样的目光如炬,同样的脊背挺直,同样在寒夜里,为千万百姓,举起了那把撕伞的霜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