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回国打算(2/2)
答辩结束后,朱昭熙和学生们交流:“你们的研究要多结合草原的实际情况,多去牧区调研,知道牧民真正需要什么,研究成果才能帮到他们。毕业后不管是去合作社,还是去技术推广站,都要沉下心来做事,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处。”
学生们认真听着,纷纷点头表示会记住她的话。
之后,朱昭熙又去了边境巡逻队的训练基地。巡逻队正在进行野外巡逻演练,队员们背着装备,在草原上快速行进,遇到模拟的 “可疑人员”,能迅速做出反应。
巡逻队队长汇报:“现在我们每天分三班巡逻,重点路段每两小时巡查一次,还配备了新的通讯设备,遇到情况能及时上报。”
朱昭熙查看了队员们的装备,叮嘱道:“边境安全很重要,你们要提高警惕,但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平时多组织训练,提升应对能力,同时和周边牧民保持联系,他们发现可疑情况也会及时告诉我们,形成联动。”
随着行期越来越近,朱昭熙与朱见明、刘志远的交接会议也开得更频繁。每次会议,她都会详细交代各项工作的进展:牧区合作社的羊毛收购进度、设备制造厂的生产计划、学堂教材的印刷情况,还有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安排。
“和宁国、扬国的贸易,要坚持我们的定价标准,不能因为他们压价就妥协。我们的羊毛和肉类质量好,有自己的市场,不用怕他们。”
朱昭熙说,“另外,偏远牧区的医疗点建设,这个月要确保三个新医疗点投入使用,药品和医生要及时到位,不能让牧民看病难。”
朱见明和刘志远一边记录,一边不时提出疑问。
“医疗点的医生已经从和林市医院抽调好了,药品也在调配中,就是运输有点麻烦,偏远牧区的路不好走。” 刘志远说。
“可以协调运输队用越野车运输,再让当地合作社派牧民帮忙,确保药品按时送到。” 朱昭熙说,“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俩多商量,不要怕麻烦,办法总比困难多。”
除了政务交接,朱昭熙还抽空见了牧区代表刘安和几个合作社的骨干。刘安汇报说,之前犹豫要不要把羊毛卖给宁国商人的几户牧民,听了合作社的分红计划和其他牧民的例子后,已经决定把羊毛卖给合作社了。
“他们还说,想加入合作社的饲草种植项目,明年跟着大家一起种苜蓿。” 刘安笑着说。
朱昭熙很高兴:“这就对了,要让牧民们自己明白,跟着合作社干,长远来看更有保障。你们也要多倾听牧民的想法,合作社是大家的,要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
她还审阅了刘志远补充修订后的草原文化教材定稿。教材里新增了几篇讲述草原近年变化的文章,有牧民通过合作社改善生活的故事,也有设备制造厂如何造出适合草原的机器的内容,图文并茂,很适合学生阅读。
“教材做得很好,下个月按时分发到各学堂,让孩子们既能了解草原的过去,也能看到草原的现在和未来。” 朱昭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