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407章 曾几何时

第407章 曾几何时(1/2)

目录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赵工请来几位有经验的牧民一起查看。这些牧民仔细检查土壤情况后,也认同赵工的分析。首领这才意识到问题出在过度浇水,而不是钻探作业。他诚恳地向勘探队道歉,并撤销了对勘探作业的限制。

这件事让考察队进一步认识到与当地牧民沟通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定期举办说明会,向牧民解释各项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每次开工前,都会邀请部落代表参与方案讨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考察队也加强了对年轻牧民的培训工作。他们组织技术讲座和实地操作培训,让当地青年了解现代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这些培训活动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朱昭熙在听取汇报时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这些年轻牧民的桥梁作用。他们既了解传统文化,又愿意接受新事物,可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考察队采纳了这个建议,在每个项目组都安排了当地青年参与工作。

对此朱昭熙觉得有些好笑,这些工作人员不断地向她抱怨虞元国的牧民们愚钝,保守,他们不知道的是,曾几何时,他们的父辈也是和这些牧民一样,对于现代科技,那种本能的畏惧,如果不是她当年一力压着这些人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或许他们和现在的这些牧民没什么两样。

通过这些措施,考察队与当地牧民的关系逐渐改善。牧民们开始理解这些工程项目的意义,也不再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抱有戒心。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主动向考察队提供帮助,分享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随着考察工作的深入,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在西部区域进行水源勘测时,考察队计划修建一个小型蓄水池,用于解决干旱季节的饮水问题。这个计划原本得到了部落首领的同意,但在施工开始时,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几位牧民妇女来到施工现场,表示强烈反对。她们认为蓄水池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向,影响附近草场的生长。尽管工程队员反复解释蓄水池的设计已经考虑了这些因素,她们仍然坚持己见。这种情况让工程进度再次受阻。

考察队这次没有急于推进工程,而是先邀请反对最激烈的几位妇女参与方案讨论。工程师们用简单的图示说明蓄水池的工作原理,展示如何通过科学设计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他们也认真听取妇女们的担忧,对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

这个过程花费了额外的时间,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妇女们看到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态度逐渐软化。

最终达成的方案既满足了工程需要,也照顾到了当地人的关切。蓄水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而且因为有了当地人的参与,施工过程中还解决了一些原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计划也在稳步推进。考察队从每个部落挑选了若干名有志青年,组成技术学习小组。这些年轻人白天参与工程实践,晚上接受理论知识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基础工程、农业技术、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