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906章 时砂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第906章 时砂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2/2)

目录

1967 年的苏蔓团队,重点分享了 “时砂对细胞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苏蔓身后的屏幕上展示着细胞显微镜图像:“我们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时砂能量能激活人体细胞中的‘Sox2’基因 —— 这种基因与细胞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密切相关。激活后的 Sox2 基因,能促进细胞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加速受损细胞修复。” 她还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接受时砂能量作用的细胞,Sox2 基因表达量比对照组高 42%,生长因子浓度提升 38%。”

周教授立刻追问:“这种基因激活效应是否具有特异性?比如只针对修复相关基因,还是会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 苏蔓回答:“目前的研究显示,时砂能量对 Sox2 基因的激活具有特异性,未发现对其他基因的异常影响,但我们还在进行长期观察,确保其安全性。”

最后,江浅团队分享了 “时砂在医疗领域的初步应用成果”,展示了慢性胃溃疡、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前后对比数据,以及 “时砂能量医疗传输仪” 的技术参数。“我们发现,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时砂能量强度和传输方式,比如胃溃疡适合 8 单位能量的腹部贴片传输,周围神经病变适合 6 单位能量的局部电极传输。” 江浅说,“下一步,我们计划研发针对不同疾病的专用治疗探头,提升能量传输的精准度。”

会议的交流环节更加热烈。1913 年的陈砚团队提议:“可以将时砂与巫祝仪式结合,探索时砂能量在传统祭祀中的应用,或许能进一步强化仪式的时空稳定效果。”1938 年的陆峥团队则建议:“各时空可以共享时砂的频率波动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时砂能量参数标准’,方便不同团队之间的技术对接。” 苏蔓团队提出:“希望能与现代团队合作,开展时砂能量对干细胞再生的影响研究,探索其在器官修复领域的应用。”

江浅认真记录下各团队的建议,总结道:“今天的分享交流让我们收获满满,不仅完善了对时砂特性的认知,还确定了多个后续合作方向。接下来,我们将成立‘跨时空时砂研究协作组’,设立时空稳定、生物应用、医疗创新三个专项小组,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建立‘时砂研究共享数据库’,实时更新各团队的研究数据和技术文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会议结束时,各时空团队的成员都面带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1913 年的陈砚团队已经开始准备时砂与祭祀仪式结合的实验方案;1938 年的陆峥团队着手整理时砂频率波动数据,准备上传共享数据库;1967 年的苏蔓团队则与江浅团队约定,下周开始干细胞再生研究的合作。

夕阳透过会议厅的窗户,洒在主屏幕上,四个时空的参会现场在屏幕上连成一片,仿佛跨越百年的时空在此刻交融。江浅知道,这次成果分享会不仅是对过去研究的总结,更是未来合作的起点。随着各时空团队的紧密协作,时砂的奥秘将被进一步揭开,它在时空守护、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