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906章 时砂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第906章 时砂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交流(1/2)

目录

时砂在时空稳定、意识连接、生物影像及医疗领域的一系列突破,让跨时空守护联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了整合各时空的智慧,推动时砂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江浅决定组织一次 “跨时空时砂研究成果分享会”,邀请 1913 年、1938 年、1967 年及现代的科研人员、专家共同参与。

会议在现代实验室的多功能会议厅举行,通过时空通讯器实现四地实时连线。会议厅的主屏幕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显示各时空团队的参会现场 ——1913 年的会场设在钟楼旁的临时研究室,陈砚团队身后是刚完工的钟楼铜钟;1938 年的会场位于战壕旁的简易帐篷,陆峥团队的背景里能看到运行中的时砂干扰装置;1967 年的会场则是设备齐全的生物实验室,苏蔓团队面前摆放着时砂能量增幅装置和细胞培养皿。

“首先,感谢各时空团队在时砂研究中付出的努力,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希望能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江浅作为会议主持人,率先发言,“究进展。”

陈砚团队的分享聚焦 “时砂与青铜棺阵的协同稳定作用”。陈砚手持一份手绘的棺阵图纸,指着上面的符号说道:“我们在钟楼铜钟旁放置时砂容器后,发现铜钟与青铜棺阵的能量共鸣强度提升了 30%。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时砂的能量能强化棺阵的‘时空屏蔽效应’,之前偶尔出现的‘时空幻影’现象,在时砂与棺阵协同作用下,彻底消失了。” 他还展示了一组数据对比图:“这是放置时砂前后,棺阵周围的能量波动记录,放置后频率稳定在 12.0-12.3 赫兹,波动幅度减少 60%。”

江浅点头称赞:“这个发现很重要!时砂与传统巫葬器物的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升时空稳定效果,为我们构建‘多层时空防护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接下来是 1938 年的陆峥团队,他们的分享主题是 “时砂在战场遗迹时空裂缝修复中的应用优化”。陆峥站在战场遗迹的现场画面旁,介绍道:“我们在之前的基础上,尝试将时砂与干扰装置结合,研发出‘时砂 - 电磁复合干扰系统’。通过调整时砂能量与电磁干扰的配比,裂缝修复时间从原来的 20 分钟缩短至 12 分钟,且修复后的裂缝区域,地脉能量传导效率提升 25%。” 他还播放了一段修复过程的视频:“大家可以看到,时砂能量能引导电磁干扰精准作用于裂缝核心,避免能量浪费,这对修复复杂的时空裂缝特别有效。”

苏蔓团队对此很感兴趣,提问道:“你们在调整能量配比时,有没有遇到时砂频率与电磁频率冲突的问题?我们在研发增幅装置时,曾因频率不匹配导致能量损耗增加。” 陆峥回答:“确实遇到过,后来我们在系统中加入了‘频率协调模块’,让电磁频率实时跟踪时砂频率波动,冲突问题就解决了,你们可以参考这个思路优化增幅装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