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种子方舟的返聘(2/2)
方稷只当是院里体贴,为他这个退休的老家伙办个小型的告别茶话会,或许还会有几个当年的老同事聚一聚。他欣然前往。
然而,当他被请进那间熟悉的会议室时,却发现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几位熟识的老领导和老同事,还有几位来自西南地区的、面孔陌生的农业专家,以及一份摊开在桌上的、封面印着“国家西南地区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实验室”字样的厚重规划方案。
寒暄过后,老领导开门见山,笑容恳切:“老方啊,今天请你来,可不是单纯喝茶告别的。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咱们,代表农科院和西南种子实验室,正式向你发出邀请,希望你能接受返聘,参与并指导西南种子实验室的筹建与初期研究工作。”
老领导指着那几位西南来的专家:“西南地区地形气候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和种业‘卡脖子’问题。我们急需一位像你这样,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极其丰富的、在不同生态区实战经验的顶尖专家来掌舵、把关。
这个实验室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我们想来想去,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方稷听着老领导的阐述,看着那份充满挑战与希望的规划方案,感觉体内沉寂了没多久的血液,仿佛又重新开始加温、涌动。退休后的闲适固然不错,但那种站在科研前沿、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脸上焕发出如同年轻时代接受戈壁滩任务时的光彩,声音清晰而有力:“我愿意!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大的挑战,我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只要国家还需要我这把老骨头,我义不容辞!”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方稷即将奔赴西南,开启他科研生涯的又一个新篇章。
消息传开,铁柱第一时间找到了方稷。
“老师,西南那边山高路远,气候环境也复杂,我跟你一起去!”铁柱的语气异常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方稷皱起了眉头,立刻反对:“胡闹!你现在的岗位很重要,也是国家的需要!怎么能说走就走?我这是返聘,是去做研究,不是去垦荒,用不着你跟着。你好好干你的工作!”
铁柱却异常执拗,他看着方稷,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有敬爱,有担忧,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老师,我已经决定好了。”铁柱的声音低沉下来,“上一次,从沙漠基地,我没能跟着您,是因为我觉得,国家的岗位不是我们师徒的私产,调动要靠组织安排,不能动用私人关系。那样做,对您、对我、对项目都不好。我心里虽然想跟着您,但我认那个理儿。”
他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方稷已然花白的鬓角,声音有些哽咽:“但是这次…这次不一样了。我去机场接您的时候,看到您…看到您头发都白了大半了…老师,您年纪真的大了。西南那边条件……,我…我不能让您一个人去!”
铁柱的拳头微微握紧,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决心:“这次,说什么我也要跟在您身边!工作我可以申请调动,可以辞了再去应聘!要是…要是这次我不跟着您,我怕…我怕有生之年,再见您…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
最后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了方稷的心上。他看着铁柱那双发红的、充满了真挚与决绝的眼睛,所有拒绝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明白了。铁柱这次的坚持,早已超越了工作的范畴,这是一种沉淀了数十年、亦师亦友亦父子的深厚情谊,是一种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沉担忧与守护。
方稷的眼眶也有些发热,他沉默了很久,最终,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重重地拍了拍铁柱的肩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无声的触碰和一声轻轻的叹息:
“你这傻小子啊…好吧…那就…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