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慢车上总有一些短暂的缘分(1/2)
确定了奔赴西南的行程,方稷和铁柱婉拒了院里安排飞机的提议,选择了更能领略沿途风土人情的火车。用方稷的话说:“搞农业的,脚底板不沾泥土,眼里不看山河,怎么行?”
绿皮火车在崇山峻岭间哐当哐当地穿行,窗外的景色从华北平原的辽阔,逐渐过渡到中原大地的浑厚,再切入西南地区层峦叠嶂的秀美。
方稷靠窗坐着,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份关于西南地区气候与土壤特征的资料,时不时抬眼看看窗外,若有所思。
铁柱则忙前忙后,像个最称职的管家。
他把行李安置得妥妥当当,保温杯里永远有温度刚好的热茶,更重要的是——他变戏法似的,从那个巨大的、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帆布背包里,掏出了各式各样的吃食。
那不是火车上常见的泡面火腿肠,而是实实在在的、带着“家”和“手艺”味道的食物。
先是几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一看就是手工揉的,暄软扎实,其实一般是带烙饼的,但是铁柱觉得馒头更养气补气,所以特意蒸的馒头。
接着是一个密封的饭盒,打开盖子,一股诱人的酱香瞬间飘散出来——是切得厚薄均匀、酱色红亮的酱牛肉,筋肉分明,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然后是一包洗得干干净净、翠绿欲滴的小黄瓜和西红柿,最后,居然还有一小罐自家腌的、油亮亮的辣酱和一包油炸花生米。
“老师,先垫垫肚子,离饭点还早呢。”铁柱把酱牛肉和馒头递到方稷面前,憨厚地笑着,“酱是俺昨天晚上特意熬的,牛肉挑的腱子心,您尝尝味儿,这么多年进步了没有。”
方稷放下资料,眼睛一亮,笑呵呵地接过来:“你小子,还是这么周到。”他掰开馒头,夹上几片酱牛肉,又抹了点辣酱,一口咬下去,面香、肉香、酱香混合着丝丝辣意,在口腔里爆开,满足感瞬间攀升。他满足地眯起了眼睛,连连点头:“嗯!好吃!就是这个味儿!香的没边了!”
师徒俩就着简单却滋味十足的食物,吃得有滋有味。
他们这大快朵颐的架势,尤其是那酱牛肉浓郁的香气,像一只无形的小手,勾动了对面座位一位年轻妈妈的神经,更准确地说是,勾动了她怀里那个约莫四五岁小男孩的馋虫。
小家伙原本乖乖地靠在妈妈怀里玩着一个玩具小汽车,鼻子忽然用力吸了吸,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瞬间就锁定在了方稷手里那个夹着厚厚酱牛肉的馒头上,再也挪不开了。他停止了玩耍,小嘴巴微微张着,亮晶晶的口水隐隐有要决堤的趋势,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眼神里写满了最原始的渴望——“想吃”。
年轻妈妈有些不好意思,轻轻拉了拉孩子,小声说:“宝宝乖,我们有自己的零食哦。”说着拿出了一包小饼干。
小男孩看了一眼饼干,又坚定地把目光投回那诱人的酱牛肉上,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显然认为饼干和酱牛肉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铁柱最先注意到了对面“小馋猫”的注视。他看看孩子那渴望的眼神,又看看自己老师吃得正香的样子,忍不住咧开嘴笑了。他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方稷,朝对面努了努嘴。
方稷顺着视线看过去,正好对上小男孩那毫不掩饰的、纯净的渴望目光。老人家先是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眼神里充满了慈爱。他非但没有觉得被打扰,反而觉得童真可爱。
“铁柱,”方稷朝饭盒示意了一下,“给孩子切点儿,看把孩子馋的。”
“好嘞!”铁柱应得爽快,立刻拿出随身带的小刀和干净的食品袋,麻利地切了几片厚薄适中的酱牛肉,又拿了一个白胖馒头,一起递给了对面的年轻妈妈,憨厚地笑道:“妹子,拿着,给孩子尝尝,自家做的,干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