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430章 种子方舟的返聘

第430章 种子方舟的返聘(1/2)

目录

时间如同埃塞高原上的季风,裹挟着汗水、硕果与岁月的尘埃,倏忽间便掠过了十数个春秋。

当年的中方基地,早已不再是孤悬于红土之上的几排白色板房。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功能齐全、辐射广阔的现代农业示范中心,高标准的粮仓、现代化的加工厂、以及培训本地农技员的学校拔地而起。昔日的麦田更是扩展成了万顷良田,金浪翻滚时,景象蔚为壮观。陈硕和孟轲这对黄金搭档,早已挑起了大梁,陈硕沉稳地掌控着全局战略,孟轲则以其无与伦比的本地化能力,将项目的根须深深扎入这片土地的肌理之中,成为了项目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方稷,这位项目的奠基人与灵魂人物,也终于到了告别这片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异国土地的时刻。

退休送别会简单而隆重,项目全体中埃员工齐聚一堂。

没有过于煽情的言语,只有真挚的感谢与不舍。

方稷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布夹克,平静地发表了简短的告别感言,回顾了从无到有的艰辛,感谢了所有人的付出,并将象征未来的旗帜,郑重地交到了陈硕和孟轲手中。

他看着眼前这群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年轻人,眼中是欣慰,是释然,也是一种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平静。

飞机在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腾空而起,方稷望着舷窗外逐渐变小、最终被云层遮蔽的那片红土地,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他早已将事业的接力棒稳妥地传递了下去,心中满是坦然。

然而,当飞机历经长途飞行,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舱门打开,方稷随着人流走出廊桥时,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赫然出现在接机的人群中,正用力地朝他挥手。

是铁柱!

方稷愣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下。眼前的铁柱,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河南、在三亚跟着他摸爬滚打的毛头小子,鬓角也已染上了风霜,但身板依旧挺直,笑容依旧憨厚而温暖。

“老师!”铁柱大步上前,接过方稷手中简单的行李,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铁柱?你…你怎么来了?”方稷又惊又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退休的消息并未特意通知太多人。

铁柱咧开嘴,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了起来:“我咋不能来?知道您今天回来,我特意过来接您!陪您一起回家!”

方稷是何等了解铁柱的人,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个实心眼的徒弟,哪里是单纯来接机,他是担心自己骤然离开忙碌了一辈子的岗位,从非洲广阔天地回到国内,会感到失落、孤独和不适应,这是变着法儿地来陪伴自己,给自己一个缓冲。

方稷心中感动,却故意板起脸,拍了拍铁柱结实的胳膊:“胡闹!你那边工作不忙了?我退休是我自己的事,还用得着你这么大老远跑来接?我好得很,用不着你操心。”

铁柱只是嘿嘿地笑,也不争辩,拎起行李就在前头带路:“车在外面等着呢,老师,咱先回家。”

看着铁柱宽厚的背影,方稷摇了摇头,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扬起一抹温暖的弧度。这傻小子…

回国后的日子,方稷确实如他自己所说,适应得很快。种种花,看看书,拜访一下老友,享受着难得的清闲。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将就此归于平静。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农科院老领导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回院里“坐坐,聊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