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首战告捷与新的阴霾*(1/2)
随着白墨按下启动按钮,实验室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台由废品、系统奖励和千临智慧拼凑起来的“混搭科技”装置,承载着整个便携b超项目的希望,也关系着一个月后评审会的成败。
嗡——
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响起,设备面板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数字显示屏也跳出了初始化的读数。高压电源模块的电压稳定地攀升,pId温控模块开始精确控制加热单元,伺服电机带动着拉伸装置平稳运行。
“各项参数初步正常。”林涛紧盯着监控仪器的屏幕,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千临走到设备前,戴上绝缘手套,开始进行更细致的调试。她调整着电压、温度、拉伸速率等关键参数,目光专注而冷静。白墨则在一旁,根据千临的指令,小心翼翼地将一小片经过提纯处理的pVdF薄膜固定在拉伸夹具上。
极化过程正式开始。强电场施加在被均匀加热和拉伸的pVdF薄膜上,肉眼无法看见的分子偶极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开始缓缓转向,试图沿着电场方向排列。这是一个需要精确控制的过程,温度过高或过低、电场强度不当、拉伸速率不匹配,都可能导致极化失败,甚至损坏材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设备运行的轻微噪音和众人屏住的呼吸声。
千临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不断地微调着参数,眼神紧紧锁定着薄膜的状态和仪器的反馈数据。白墨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默默祈祷着一定要成功。
一个小时后,极化过程结束。设备自动断电,冷却系统开始工作。
“取样,测试压电性能。”千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林涛和另一位研究员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片经过极化处理的pVdF薄膜取下,送到旁边的测试仪器上。这台简易的压电测试仪,也是他们根据千临提供的原理图临时搭建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仪表指针上。当施加一定的压力到薄膜上时,指针会因产生的电荷而偏转,偏转幅度越大,代表压电性能越好。
指针动了!
虽然幅度不大,但确实稳定地偏转了一个角度!
“成功了!有压电效应!”林涛激动地喊了出来,声音都有些变调。
实验室里顿时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
白墨激动地握紧了拳头,眼眶有些发热。太不容易了!从找到材料,到改装设备,再到成功极化,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现在,他们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