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七零:科研大佬带飞签到锦鲤躺赢 > 第206章 暗流涌动与柳暗花明

第206章 暗流涌动与柳暗花明(1/2)

目录

王副主任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在白墨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她知道,霍凌风虽然力排众议,优先保障了她们的资源,但这必然会触动基地内其他部门或项目的利益。军工基地就像一个小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竞争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这个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年代,任何资源的倾斜都可能引发不满和质疑。

“王主任,您这话从何说起?”白墨脸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无辜,“我们项目确实得到霍团长的支持,调用了一些设备和人力,但我们使用的很多都是仓库里闲置或者报废的设备,比如那台高压测试仪,都是我自己想办法修复利用的。至于影响其他重点项目,应该不至于吧?我们都是尽量错开时间使用公共设备,林涛他们也经常加班加点,就是为了不耽误别人。”

她的语气诚恳,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得到支持,又 subtly强调了她们的自力更生,将影响降到了最低。

王副主任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依旧锐利:“白医生谦虚了。不过,据我了解,为了你们那个‘便携式设备’,林涛工程师带领的技术小组,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了。要知道,他们原本承担着‘红星’项目部分关键组件的测试任务,现在进度明显滞后了。还有,你们申请调用那台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一用就是大半天,其他几个课题组都有意见反映上来。”

他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步步紧逼,显然是有备而来,连具体占用了什么设备、影响了哪个项目都一清二楚。

白墨心中暗凛,看来这“反映意见”的能量还不小。她面上笑容不变,心里却快速思索着对策。直接顶撞肯定不行,但也不能任由对方拿捏。

“王主任,您说的‘红星’项目我知道,非常重要。但据我所知,林涛小组负责的部分,和我们目前攻关的技术有共通之处,尤其是在信号处理方面。我们这边取得的进展,很多经验可以直接应用到‘红星’项目上,从长远看,未必是耽误,反而可能是促进。”白墨巧妙地将两个项目联系起来,暗示她们的工作并非毫无关联的“不务正业”。

她顿了顿,语气放缓,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委婉:“至于设备使用……基地资源紧张,大家都想抢时间出成果,有点小摩擦在所难免。不过霍团长已经协调过了,我们会尽量优化时间安排。而且,王主任,我们这个便携式设备,如果能成功推向国际市场,不仅能赚取宝贵外汇,缓解基地经费压力,更能向外界展示我们国家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实力。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是吗?”

她巧妙地将项目拔高到“为国争光”和“缓解经费压力”的高度,同时点出霍凌风的支持,暗示这并非她个人行为。

王副主任沉默了片刻,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深深地看了白墨一眼,似乎在评估她话里的分量。白墨提到的外汇和政治意义,确实是无法忽视的因素,也是霍凌风敢于力挺这个项目的底气所在。

“为国争光,目标是好的。”王副主任的语气松动了一些,但并未完全退让,“但前提是不能影响既定的重点任务。基地有基地的规矩,资源调配有优先次序。霍团长那边,我会去沟通。白医生,希望你们能……好自为之,尽快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来。”

他站起身,没有再多说,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王副主任离去的背影,白墨脸上的笑容缓缓敛去,眼神变得凝重起来。这次谈话,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藏机锋。王副主任的态度,代表了基地内部一部分人的质疑和压力。如果一个月后拿不出过硬的成果,恐怕后续的麻烦会接踵而至。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霍凌风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刚才王副主任过来,她就收到了消息,只是没有立刻出面,想看看白墨如何应对。

“霍团长,给你添麻烦了。”白墨有些歉意地说。

“麻烦的不是你,是那些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看不到长远利益的人。”霍凌风走到她身边,目光投向实验室里忙碌的千临,“不过,王主任说的也有道理,时间紧迫,压力确实在我们这边。”

她顿了顿,问道:“那个pVdF材料和设备,有进展了吗?”

“材料刚弄到一批国产样品,梁老板那边也在帮忙找进口货。设备……我把仓库那台报废的高压测试仪拖回来了,打算看看能不能修复改造一下。”白墨指了指角落里那个蒙着布的大家伙。

霍凌风看了一眼那个“老古董”,嘴角抽动了一下,没说什么。她知道白墨有些“特殊”的本事,或许真能变废为宝。

“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霍凌风留下这句话,便转身去处理王副主任带来的后续影响。

白墨深吸一口气,将刚才的不快抛诸脑后,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压力越大,动力越足。她来到千临身边,将刚拿到的国产pVdF颗粒料样品递过去。

“临临,看看这个怎么样?”

千临放下手中的焊笔,接过样品袋,倒出一些乳白色的颗粒在培养皿中,拿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又取了一些进行简单的物理性能测试。

片刻后,她得出结论:“纯度尚可,但分子量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极化后的压电性能一致性较差。杂质含量也略高,需要提纯处理。可以作为初步实验材料,但想达到理想性能,最好还是用进口高规格材料。”

意料之中的结果。国产材料在当时确实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进口样品,梁老板在想办法了。那极化设备……”白墨看向角落里的“废品”。

千临也走了过去,围着那台锈迹斑斑的高压测试仪转了一圈,纤细的手指在布满灰尘的仪表盘和老化的线路上拂过。

“基本结构还在,高压电源部分损坏严重,需要更换核心组件。温控系统缺失,需要重新设计。机械拉伸装置……需要精确控制拉伸速率和倍率,这个得重新制造。”千临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白墨听得头大:“更换核心组件?重新设计?重新制造?这……我们哪有那个时间和条件啊?”她原本还指望能修修补补凑合用呢。

“系统商城里,有没有高压脉冲电源模块或者精密温控单元?”千临问道。

白墨赶紧打开系统商城界面,快速搜索起来。

“有!有!有一个‘小型高精度可编程高压电源模块’,积分要3000点!还有一个‘pId智能温控模块’,要1500点!”白墨看着那高昂的积分价格,一阵肉疼,这几乎是她现在全部家当的一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