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许昌惊雷!(1/2)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许昌惊雷
建安十三年腊月,许昌城笼罩在冰雪中。陈果勒住青骓马,望着城楼上“曹”字大旗被狂风撕扯得猎猎作响,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了霜。马超的赤兔马踏碎冰棱,铁蹄下迸溅的雪花中,依稀可见去年战乱留下的焦土——那是曹操为逼荀彧就范,纵火烧毁的半条民巷。
“主公,钟繇已控制西城门。”柳如烟策马靠近,披风下露出半卷《许昌布防图》,“但荀彧先生说,许褚的虎卫军仍据守内城,且……”她忽然压低声音,“献帝被软禁在崇德殿,身边只有三名老宦官。”
陈果摩挲着伏波将军虎符,想起三日前收到的荀彧密信,信尾“愿借明公之剑,斩乱世之霾”的字迹力透纸背。他转头看向张辽:“文远,你带陷阵营从南门佯攻,吸引虎卫军主力;孟起,你率铁骑绕后截断曹军粮道,务必让许昌守军听见西凉战鼓。”
马超挑眉:“若许褚那莽夫出城迎战?”
“他不会。”陈果望向城头,隐约可见守军在寒风中瑟缩的身影,“曹操南征带走了精锐,剩下的多是屯田兵,如何敢与西凉铁骑正面对抗?”他忽然看向徐晃,“公明,你曾在许昌担任粮官,可愿带一队人马先入城安抚百姓?记住,开仓放粮时让百姓亲眼看见——”
“——粮食上盖的是曹公的印,底子里却是陈公交代的粟米。”徐晃接过话头,眼中闪过了然,“末将明白,要让百姓知道,断他们活路的不是粮食,是坐视不管的人。”
卯时三刻,南门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张辽的并州狼骑顶着铁盾冲向城门,城上守军刚要放箭,却见前排士兵突然掀开盾牌,露出里面塞满的馒头——每个馒头上都插着纸条:“降者得食,拒者断粮”。
“是真的!”城下突然传来惊呼。几个饿得面黄肌瘦的曹军士兵扔下弓箭,踉跄着冲向粮车。陈果在远处看得清楚,这些士兵的铠甲下竟露出补丁摞补丁的单衣,腰间挂着的不是兵器,而是讨饭用的瓦罐。
“主公,西门方向有动静!”亲卫的喊声打断思绪。陈果转头,正见钟繇站在西门城楼,白发在风中翻飞,手中举着的不是令旗,而是一卷《考工记》——那是当年汉献帝赐给他的礼物。随着他一声令下,西门缓缓开启,门内涌出的不是士兵,而是推着独轮车的百姓,车上堆满了热粥和棉絮。
“许昌父老!”陈果策马向前,声音盖过风雪,“今日破城,只诛首恶,不罪无辜!但凡放下兵器者,皆可到城西粮仓领粟米三斗、布帛一匹!”他忽然解下身上的狐裘,抛给一个冻得发抖的孩童,“我陈果在此立誓,必让许昌百姓这个冬天,有饭吃,有衣穿!”
城下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不知谁带头扔下长矛,紧接着,兵器落地声如暴雨打荷,此起彼伏。陈果看见一个曹军小校跪在地上, tears freezg on his cheeks:“我娘……她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就在此时,内城方向突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柳如烟策马赶来,鬓角发丝已被鲜血染红:“许褚带着虎卫军杀过来了,还有……”她递给陈果一支断箭,箭杆上刻着“曹”字,“这支箭是从崇德殿方向射来的,献帝恐怕……”
“走!”陈果握紧剑柄,青骓马长嘶一声踏碎薄冰。穿过西门时,他看见徐晃正扶着一位盲眼老人往粮仓走,老人手中拄着的拐杖,竟是用去年饿死的儿子的兵戈改做的。
内城崇德殿前,许褚的九环刀劈开最后一名亲卫的胸膛。殿内传来献帝微弱的咳嗽声,这位年轻的天子正趴在案几上,面前摆着半碗冷粥。许褚忽然想起,十年前在洛阳,他曾背着献帝躲过西凉军的追杀,那时天子的手还是暖的。
“许将军,”献帝抬起头,眼中映着殿外燃烧的“义”字大旗,“你说,朕这一生,还能等到‘天下大同’的那一天吗?”
许褚的刀忽然抖了一下。殿外传来马蹄声,陈果的青骓马踏过积雪,停在他五步之外。柳如烟紧随其后,手中捧着的不是兵器,而是一卷《礼记》——那是她昨日在许昌学宫找到的,被曹军用来垫马槽的典籍。
“许褚!”陈果翻身下马,解下腰间长剑放在地上,“我知你忠勇,但你看看这崇德殿的梁柱——”他指向殿内剥落的朱漆,“这还是当年光武帝重修的宫殿吗?如今的汉室,早已不是你当年效忠的那个汉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