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卧槽,太燃了!(1/2)
她冷笑一声,心想,这老家伙的文学评论,向来是学院派的陈词滥调,跟不上时代,这次城市论坛,怕是要借题发挥,批判一波“五感数据库”的“不科学”和“民科风”了吧?
她揉了揉眉心,深吸一口气。
正好,就拿这老白当磨刀石,看看这帮老家伙,到底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第二天内部汇报会上,于佳佳一改往日的数据分析,直接放了一段赵小满“听地”的视频。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这啥玩意儿?
跟咱们的“高大上”项目有啥关系?
于佳佳清了清嗓子,掷地有声地说:“以后,不要再问‘你怎么知道’,要先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感觉不对’!”她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们要重建的是信任!是对一线工作者,对普通人,最朴素直觉的信任!”
会后,姚小波偷偷找到于佳佳,递上一张截图,带着点小兴奋地说:“佳佳姐,你看这个!”
那是一条从未留言过的用户评论:“我妈扫了三十年街,她说有些路,夜里哭。”
姚小波小心翼翼地保存文件,命名为:“情感共振样本003——大地有记忆。”
窗外,春雷初动,闷雷滚滚,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预热。
万物将醒,而有些沉睡的观念,也该醒醒了!
姚小波像是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把“情感共振样本003——大地有记忆”的截图发给了林穗。
彼时,林穗正抓耳挠腮,为《手感的尽头》第二集选题愁得满头包。
选题会开了三次,不是觉得不够劲爆,就是觉得太过猎奇,始终没法拍板。
她总觉得,缺了点啥,少了点啥,就像煲汤少了那颗提鲜的虾米,总觉得味道寡淡。
当这条评论猝不及防地跳入眼帘时,林穗的手指猛地一颤,像是被电流击中一般。
“我妈扫了三十年街,她说有些路,夜里哭。”
短短一行字,像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林穗记忆深处的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她猛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一名环卫工人,三十年如一日地清扫着老家那条种满梧桐树的街道。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林穗像是着了魔一般,翻箱倒柜地找出那些被她压在箱底的旧相册。
泛黄的照片上,母亲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但眼神却依旧明亮。
她一张一张地翻看着,试图从中寻找些什么。
终于,在一本老旧的日历本里,她找到了!
那是母亲每年冬天都会做的一件事:用鲜艳的红色笔,在日历上密密麻麻地标注出“路面易结冰段”。
那些红色的标记,像一颗颗警示的信号,提醒着过往的行人,也守护着城市的平安。
更让林穗震惊的是,她将母亲标注的“易结冰段”与市政的除冰车路线图进行比对,竟然惊人地发现,二者高度吻合!
那一瞬间,林穗的脑海中电光火石般地闪过无数画面。
她仿佛看到了母亲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里,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手电筒,仔细地观察着路面的每一处细节。
她感受到了母亲脚下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对这条街道,对这座城市,那份深沉的爱。
她一直以为,母亲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做着一份简单而平凡的工作。
但她从未想过,在这份平凡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细腻的观察和如此精准的判断。
这不就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城市触觉系统”吗?!
当晚,林穗几乎一夜未眠。
她反复咀嚼着那条评论,琢磨着母亲的那些红色标记,以及母亲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有些路,夜里哭。”
她终于找到了!找到了《手感的尽头》第二集的主题!
她要追拍这个被忽视的“城市触觉系统”,她要记录下那些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城市守夜人”!
另一边,于佳佳也正忙得不可开交。
自从“五感数据库”项目启动以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像雪片般地涌来,让她应接不暇。
她深知,要让这个项目真正落地,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她需要团结更多的人,集思广益,共同推动这个项目的进展。
于是,她当机立断,召集“五感数据库”的核心成员,召开了一场线上会议。
屏幕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依次亮起。
有技术大拿,有行业专家,还有像许嵩这样的热心志愿者。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件事情。”于佳佳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打算建立一个‘异常感知预警联盟’,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城市的平安保驾护航。”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许嵩率先发言,他提到自己写歌的时候,常常会凭着一种“胸口发闷”的感觉来调整旋律的节奏。
他怀疑,这很可能是潜意识对声波频率的一种生理反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