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334章 中西结合的先驱者 下

第334章 中西结合的先驱者 下(1/2)

目录

【然而,一次不期而遇,彻底改变了这一切。1938 年,海德姆随 129 师前往山西途中,见一名战士因疟疾发作,走路歪歪斜斜,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这时,队伍中一位无名老中医让战士坐在路边,解开上衣,在他第 7 颈椎与第 3 胸椎各扎了三根银针。片刻后,那战士竟能站起来,跟着部队继续转移了。】

【这神奇的操作,直接看呆了海德姆。他立刻上前,追问其中原理。】

【询问后他才知道,这是中国传统医术 “针灸”。虽只能缓解疟疾,不能根治,却能让战士跟上队伍,总比一直病发要强。】

【经历此事后,海德姆意识到:若将自己的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医药、治疗方法结合,定能扭转当前困境,救治更多人。】

【于是,他开始遍访苏区名医,潜心学习。与传统医师密切交流中,他不仅摸清了常用草药的性能、功效,研究出哪些草药可替代洋药,还学会了 “望闻问切”。】

天幕下。

葛洪喃喃自语道:“第七颈椎下,大椎穴。可强力振奋阳气,扶助人体正气,按后世来说应该叫刺激免疫力系统”。

“同时通过督脉总督阳经的作用,宣通表里,将伏于半表半里的“疟邪”透达外出。间接调节少阳枢机,终止寒热往来的典型症状”。

“而第三胸椎下的身柱穴同样属于督脉,也有强身健体、宣肺清热的作用”。

葛洪分析完,赞叹道:“这是个高手啊”。随后他话锋一转,“海德姆医生也是位实在人,一眼就看出这套技术的价值”。

唐朝。

药王孙思邈捋着胡须,哈哈大笑:“好!好一个中西结合!这海德姆先生这融会贯通的本身可不小啊,一个医学博士,却能为人谦逊,不固执己见,还肯放下身段学咱们的传统医术,这份胸襟,比许多守旧的本地大夫都强!”

身边的学徒笑道:“是啊师父!以前总有人说洋医术厉害,传统医术落后,可这洋大夫却亲自学把脉、开草药,倒是打了那些人的脸。”

“诶,你这话就着相了,能治病的就是好医术,管它哪里的,又何必分什么高低呢”,孙思邈纠正了徒儿的说辞,又教导道:“医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互相攻击谩骂的,明白了吗”。

学徒听后,羞愧的低下了头,应了一声,“师傅,徒儿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