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334章 中西结合的先驱者 下

第334章 中西结合的先驱者 下(2/2)

目录

【这便让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里出现了一幕奇景:一位洋大夫穿着西式服装,等病人坐下后,第一个动作竟是让对方伸胳膊 “把脉”,最后开的,还是传统草药方子。这在当时,给苏区百姓带来了极大冲击。】

【海德姆并未止步。因汤药见效相对较慢,再加上他本身具备的现代医学知识,他开始推动传统医药科学化。】

【1938 年中,海德姆论证可行性后,向中央提出建立 “边区药厂” 的建议。中央迅速重视起来,紧锣密鼓筹备后,不出半年,1939 年元旦,药厂正式投产,分传统药物、洋药、卫生材料三类产品。】

【截至 1946 年,药厂不仅能生产针剂、片剂、丸剂、散剂、膏剂等药剂,连脱脂棉、纱布等 100 多种卫生材料也能生产。】

【这些产品基本满足了边区军民需求,药效与国内外大药厂的同类产品相差无几,价格还更亲民。】

明朝,徐光启看着天幕上的药厂画面,感慨不已:“了不起!了不起啊!在被封锁的困境里,短短几年就建起能产百种药品的厂子,还能保证药效、压低价格,这办事效率与为民之心,实在令人佩服!”

身旁官员点头:“是啊!换做那些腐败政权,别说建药厂了,就算有药厂,也早被贪官污吏把控,哪会顾及百姓死活?”

【当然,受封锁环境限制,药厂的实践难免带些 “狂野”:比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素,用鞣酸和鸡蛋清合成鞣酸蛋白。】

【但平心而论,无论古今中外,药物首先要解决 “有和没有” 的问题,再谈 “好不好用”。俗话说得好:“能拔脓的膏药,就是好膏药。”】

天幕下,一位老药农笑着点头:“这话在理!当年我村闹痢疾,连最普通的草药都缺,最后还是用土方子熬了野菜汤,才勉强控制住病情。只要能治病,管它是啥法子、咋做出来的!”

旁边的郎中附和:“可不是嘛!治病救人,终究要落到‘有用’二字上,这才是抓住了根本。”

【此后,海德姆一直奋战在卫生建设第一线。建国后,他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成立麻风及性病研究所,开创 “传统与现代医药综合治疗麻风病” 的路线,为对抗麻风病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他还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入籍的国际主义战士,此后生涯中救死扶伤无数,直至 1988 年病逝。】

【2009 年 9 月 14 日,他被评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 100 位感动中国人物”—— 此时,人们更习惯叫他的中文名:马海德。】

唐朝,李世民站起身,声音庄重:“马海德先生,以异邦之身,献华夏之医,还愿入我国籍,与我百姓共患难、同进退,这份情谊与功绩,当载入史册,让后世永远铭记!”

房玄龄补充道:“他不仅治病救人,还为华夏医疗事业铺路,这份‘授人以渔’的远见,比单纯救几个人更可贵,称他‘感动中国’,实至名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