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跨越山海的传承对话(2/2)
夏晚晴没有急着辩解,而是播放了基地与镇上医院合作的临床数据:“我们用三年时间,跟踪记录了200例用传统草药治疗的病例,有效率达87%,这是数据,更是无数村民的亲身经历。”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科学需要验证,但传承的初心—— 让百姓少受病痛折磨,从来不需要证明。”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研究中医药的华裔教授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不是故弄玄虚,是扎根土地的智慧!”
论坛间隙,一位非洲学者找到夏晚晴,递来一张草药照片:“我们部落有种‘发烧草’,效果和你们的柴胡相似,可近年濒临灭绝,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吗?” 夏晚晴看着照片,眼睛一亮—— 这草竟与“神农手札补遗”中记载的“耐热柴胡变种”高度吻合!
她立刻拿出老默头的手札,指着图谱说:“这种草喜温热、耐干旱,我们可以试试在基地模拟你们部落的气候,培育幼苗后送回去。” 非洲学者又惊又喜,紧紧握住她的手:“草木真的无国界!你们的传承,救了我们的草药!”
这样的“草药缘分”不止一桩:日本汉方医分享“当归种植技巧”,帮基地解决了当归减产问题;南美学者带来“雨林草药图谱”,其中一种藤蔓竟能增强“蝶影草”的安神效果…… 夏晚晴和秦轩忙着记录、交流,突然明白:传承的远扬,不是输出,而是共生—— 你帮我守护草药,我助你延续智慧,像神农当年尝百草时那样,心怀天下,无分彼此。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合作意向,夏晚晴和秦轩回到奇异乡村。村民们敲锣打鼓迎接,老猎户拉着她的手:“听说咱的草药走到国外去了?真给咱乡村长脸!” 夏晚晴笑着拿出带回的海外草药种子:“不止呢,以后咱基地还要种非洲的‘发烧草’、南美的藤蔓,让世界各地的草药在咱这儿扎根!”
当晚,夏晚晴站在“百草之心”前,看着它柔和的光芒,仿佛看到神农的微笑。她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建立“国际草药互助圃”,培训乡村青年成为“传承使者”,把草药知识编成儿童绘本…… 传承的路,从来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延伸的远方。
月光洒在传承基地的屋檐上,夏晚晴知道,属于奇异乡村的神农故事,还在继续—— 它不再只是乡村的传说,而是跨越山海的对话,是扎根土地又拥抱世界的勇气,是每一个热爱传承的人,用双手和真心,续写的新篇章……